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一支艺术上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气息的流派——长安画派。他们着力表现中国西部特有的地貌环境和风土人情,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生动、新鲜、活泼,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就是赵望云。
笔者见过一幅赵望云的人物画——《秋林驮运图》,纸本,纵33厘米,横22.5厘米,左下角题识:“舍兄存正,廿七年(1938年),望云。”钤白文朱印一方:“赵望云”。画面中心,一男子头扎白羊肚头巾,一手执鞭,正吆赶着背驮几支步枪等物品的两只毛驴前行。前面的一只毛驴前蹄抬起,仰首顾盼;后面的毛驴四蹄着地,缓步向前。另一穿黑色棉袄的老农双手拿着鞭子放在身后,跟在毛驴后面,亦步亦趋,神情悠然自得。远处,林木葱茏,叶子或依然青翠,或已被秋霜染红,一派深秋景象。林木中,两骑马之人肩扛步枪,朝画面深处疾驰而去,渐行渐远。
这幅画描绘了抗战时期支援前线、运送物品的情景。通观这幅画,赵望云运用水墨线描与速写技巧,描绘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赶驴之人,还是骑马之人,都刻画细腻,栩栩如生。特别是画中的老农,尤其令人难忘。老农的一仰首,一抬足,甚至翘起的胡子,无不神情逼肖,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回味无穷。透过画面,我们甚至能感觉到他走路时胡子随之抖动的样子,从中也不难感受到他率真倔强的个性。再看看两头毛驴,虽然笔调简单,却显得笔力苍厚,用墨浓淡有致,情态逼真,形象生动活泼,无怪乎解放前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赵望驴”。当今画驴名家、他的学生黄胄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有所发展的。对林木的描写,则是寥寥数笔,勾勒枝干,树叶用墨点染而成,笔墨润燥相间,景色参差,富于变化。在色彩运用上,浅淡简约,以黄褐色与黑色为主色调,着力表现黄土高原那种干涸、雄浑的独特地貌。整体画面浑厚质朴,笔调朴素自然,乡土气息浓厚,意境新奇,意味隽永深长。
题识中的“舍兄”,指的是老舍先生。1937年,赵望云与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翌年,赵望云、老舍等人随冯玉祥将军聚居在四川巴县中学一所楼房内,赵望云与老舍二人结为好友。同年,老舍还为赵望云《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作序,可见他们的友谊之深厚。这幅画难能可贵之处,是见证了两位艺术大师的真挚情谊。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赵望云以天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河北省境内旅行写生,每天在报上发表一幅作品,题材都是北方农村寻常百姓生活。他注重写生,一生都在写生之路上漫漫跋涉,不断求索。他的行程先从北京辗转华北、东北、华东,进而旅行于中南、西南、西北的广大农村、牧场、林区,并深入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说:“我喜欢看没有看到过的东西,自然界无穷尽的变化,社会无量数的人群,好像都与我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伟大的自然社会,它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引诱着我的精神。”他率先倡导“深入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是最早用中国水墨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位画家,也是第一个将视线转向民间并真正以劳苦大众作为主角的先驱,是中国画的转型人物。他认为:“一切快乐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优美,亦多因为人的活动。”所以他能根据不同的题材与环境,运用娴熟多变的绘画技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这幅尺幅虽小却生动传神的人物画,我们由衷感叹这位艺坛巨擘独特的绘画风格与艺术魅力。
(责编:唐陌楚)
笔者见过一幅赵望云的人物画——《秋林驮运图》,纸本,纵33厘米,横22.5厘米,左下角题识:“舍兄存正,廿七年(1938年),望云。”钤白文朱印一方:“赵望云”。画面中心,一男子头扎白羊肚头巾,一手执鞭,正吆赶着背驮几支步枪等物品的两只毛驴前行。前面的一只毛驴前蹄抬起,仰首顾盼;后面的毛驴四蹄着地,缓步向前。另一穿黑色棉袄的老农双手拿着鞭子放在身后,跟在毛驴后面,亦步亦趋,神情悠然自得。远处,林木葱茏,叶子或依然青翠,或已被秋霜染红,一派深秋景象。林木中,两骑马之人肩扛步枪,朝画面深处疾驰而去,渐行渐远。
这幅画描绘了抗战时期支援前线、运送物品的情景。通观这幅画,赵望云运用水墨线描与速写技巧,描绘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赶驴之人,还是骑马之人,都刻画细腻,栩栩如生。特别是画中的老农,尤其令人难忘。老农的一仰首,一抬足,甚至翘起的胡子,无不神情逼肖,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回味无穷。透过画面,我们甚至能感觉到他走路时胡子随之抖动的样子,从中也不难感受到他率真倔强的个性。再看看两头毛驴,虽然笔调简单,却显得笔力苍厚,用墨浓淡有致,情态逼真,形象生动活泼,无怪乎解放前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赵望驴”。当今画驴名家、他的学生黄胄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有所发展的。对林木的描写,则是寥寥数笔,勾勒枝干,树叶用墨点染而成,笔墨润燥相间,景色参差,富于变化。在色彩运用上,浅淡简约,以黄褐色与黑色为主色调,着力表现黄土高原那种干涸、雄浑的独特地貌。整体画面浑厚质朴,笔调朴素自然,乡土气息浓厚,意境新奇,意味隽永深长。
题识中的“舍兄”,指的是老舍先生。1937年,赵望云与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翌年,赵望云、老舍等人随冯玉祥将军聚居在四川巴县中学一所楼房内,赵望云与老舍二人结为好友。同年,老舍还为赵望云《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作序,可见他们的友谊之深厚。这幅画难能可贵之处,是见证了两位艺术大师的真挚情谊。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赵望云以天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河北省境内旅行写生,每天在报上发表一幅作品,题材都是北方农村寻常百姓生活。他注重写生,一生都在写生之路上漫漫跋涉,不断求索。他的行程先从北京辗转华北、东北、华东,进而旅行于中南、西南、西北的广大农村、牧场、林区,并深入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说:“我喜欢看没有看到过的东西,自然界无穷尽的变化,社会无量数的人群,好像都与我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伟大的自然社会,它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引诱着我的精神。”他率先倡导“深入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是最早用中国水墨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位画家,也是第一个将视线转向民间并真正以劳苦大众作为主角的先驱,是中国画的转型人物。他认为:“一切快乐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优美,亦多因为人的活动。”所以他能根据不同的题材与环境,运用娴熟多变的绘画技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这幅尺幅虽小却生动传神的人物画,我们由衷感叹这位艺坛巨擘独特的绘画风格与艺术魅力。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