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化市辖7个县(市、区),总人口226万人。为确保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菜、安全菜,坚持围绕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蔬菜农残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步晚,机构设施严重不足,为了加强通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农委一把手负总责的通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农委与委属相关科(室)、有关直属单位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2.净化市场源头,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
为从源头上杜绝高毒禁用农药,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了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市场联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药市场秩序。在全市农药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将进销信息登记备案存档,要求农户在购买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时,索证索票,做好保存。在备春耕等重要期间,市、区农业执法部门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商店进行了集中检查整治,重点检查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禁用农药和氧乐果等限用农药。对允许使用的农药,检查其有效成份不足和违法添加其他高毒农药成份。
3.规范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
为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一是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2012年重点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检测耕地面积403.5万亩,采集土样5357个。二是加快“三品”认证步伐。推动农产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争创名牌产品。三是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以县为单位,依法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登记,明确了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人和农业部门监管责任人,督促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落实监管责任。在“三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中建立了生产过程登记制度,监管生产过程中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四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标准化基地做为教育基地,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印发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在冬春科技服务活动中,组织农技人员,按照各种农作物标准化规程,编制简单易懂的生产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通过集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方式传授给农民,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
4.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积极配合省农委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先后开展了蔬菜、水果、食用菌例行监测和保护地蔬菜、露地生产基地蔬菜、冬储秋菜、高风险蔬菜等专项监测、采集蔬菜、水果、食用菌样本472个,合格率达99.2%,其中,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对不合格样品,及时通知销售市场和基地,督促其加强管理,限期整改。在通化市主要农贸市场、超市设置4个检测点,利用已配备的蔬菜农残速测设备,开展不定期快速检测测,逢重大节日和秋菜集中上市期间,增加检测频次,扩大检测范围,全年检测蔬菜水果9000多批次,保证了上市蔬菜、水果的质量安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农产品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设立咨询热线、开展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农户和市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一是围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由市农委主管主任亲自带队,组织专家21人,设立咨询台1个,宣传条幅1个,宣传展板8块,发放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手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单等资料280多份。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发放宣传资料41400余份,咨询服务群众817余人。二是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容进行了学习。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施药知识,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手册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干部群众服务,推广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四是通过网络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知识。在信息中心帮助下,在通化农网上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宣传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舉措、进展及取得的成效,宣传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步晚,机构设施严重不足,为了加强通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农委一把手负总责的通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农委与委属相关科(室)、有关直属单位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2.净化市场源头,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
为从源头上杜绝高毒禁用农药,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了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市场联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药市场秩序。在全市农药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将进销信息登记备案存档,要求农户在购买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时,索证索票,做好保存。在备春耕等重要期间,市、区农业执法部门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商店进行了集中检查整治,重点检查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禁用农药和氧乐果等限用农药。对允许使用的农药,检查其有效成份不足和违法添加其他高毒农药成份。
3.规范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
为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一是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2012年重点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检测耕地面积403.5万亩,采集土样5357个。二是加快“三品”认证步伐。推动农产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争创名牌产品。三是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以县为单位,依法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登记,明确了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人和农业部门监管责任人,督促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落实监管责任。在“三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中建立了生产过程登记制度,监管生产过程中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四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标准化基地做为教育基地,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印发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在冬春科技服务活动中,组织农技人员,按照各种农作物标准化规程,编制简单易懂的生产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通过集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方式传授给农民,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
4.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积极配合省农委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先后开展了蔬菜、水果、食用菌例行监测和保护地蔬菜、露地生产基地蔬菜、冬储秋菜、高风险蔬菜等专项监测、采集蔬菜、水果、食用菌样本472个,合格率达99.2%,其中,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对不合格样品,及时通知销售市场和基地,督促其加强管理,限期整改。在通化市主要农贸市场、超市设置4个检测点,利用已配备的蔬菜农残速测设备,开展不定期快速检测测,逢重大节日和秋菜集中上市期间,增加检测频次,扩大检测范围,全年检测蔬菜水果9000多批次,保证了上市蔬菜、水果的质量安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农产品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设立咨询热线、开展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农户和市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一是围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由市农委主管主任亲自带队,组织专家21人,设立咨询台1个,宣传条幅1个,宣传展板8块,发放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手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单等资料280多份。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发放宣传资料41400余份,咨询服务群众817余人。二是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容进行了学习。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施药知识,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手册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干部群众服务,推广普及科学种养知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四是通过网络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知识。在信息中心帮助下,在通化农网上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宣传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舉措、进展及取得的成效,宣传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