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而是要让他们真正形成数学素养,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并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单阐述了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对目前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这一教学模式实效性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实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并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一教学模式还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得到大范围的全面应用,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也缺乏足够的经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继续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总结。因此,教师应当对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重视,积极探索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分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第一,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有着较为强烈好奇心的成长阶段,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授,但却对参与各种类型的游戏和活动充满兴趣。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特别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而分组合作学习则能够很好地规避学生这一年龄段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逻辑思维的魅力。另外,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学习当中,学生往往都想要为小组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多的贡献,基于这一精神上的动力,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安排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就会使得他们数学学习的效果实现飞跃式的进步。
第二,目前小学数学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从各个小学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模式有着较高的重视,也能够认识到分组合作学习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时还不够科学合理。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要么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安排进行划分,无论是哪一种划分方式,都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但同时也暴露了小组成员分配不够均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同学生面对同一数学问题时表现有所不同,学习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数学基础情况不同,教师也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刻意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和交流,就使得合作学习的具体推进工作变得十分缓慢,无法收获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第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班级内的学生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科学地组建起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配置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人员选择时应当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都有数学学习成绩良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形成有梯度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外,还要对他们的性格、处事方式等加以考虑。例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活泼的学生就应当穿插配置,保证每一小组都能有善于沟通、善于合作、善于调动气氛的学生。这样一来,小组学习的重要价值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强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有着充足的热情,才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例如,当教师讲到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有关知识点时,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购物小票,带领大家认真观察购物小票,并提出一定问题,如小票中的各种数字有着怎样的特点,数字中间的“点”又代表着什么含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同样的数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教师就引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对上述问题加以解答,从而引出对小数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仅得到了有效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也有所增强。
第三,适当分配相应任务。在分组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在进行任务分配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任务分配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都安排同样的学习任务,并检查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而为学习小组进行排序,对表现良好的小组予以奖励。其次,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对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和探讨共同完成全部知识内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小组1来寻找班级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形状的物品,让小组2来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形状特点,让小组3来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等。通过不同学习任务的分配,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这样,他们的了解和认知会更加深刻。
第四,注重成果评价工作。评价一直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客观合理的评价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學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优点加以发挥,对缺点加以改进。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以后,一定要重视成果评价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基础情况出发,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相应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引导他们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以后都能有所进步。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有关内容时,教师给出了(3 6)÷3的题目,基础良好的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运算顺序,还能够得出最终正确的结果。但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可能在顺序上出现错误,在实际运算上出现错误等,这时,教师就要根据他们的情况予以客观评价,并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树立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情况的前提下,科学进行分组,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更愿意投身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来,并就自己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与教师共同展开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展开交流与合作,将数学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元婷.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 情感读本,2020(3):31-32.
[2]王晓青.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问题”设计与实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3]高宝建.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9(7):99-100.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实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并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一教学模式还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得到大范围的全面应用,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也缺乏足够的经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继续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总结。因此,教师应当对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重视,积极探索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分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第一,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有着较为强烈好奇心的成长阶段,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授,但却对参与各种类型的游戏和活动充满兴趣。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特别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而分组合作学习则能够很好地规避学生这一年龄段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逻辑思维的魅力。另外,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学习当中,学生往往都想要为小组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多的贡献,基于这一精神上的动力,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安排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就会使得他们数学学习的效果实现飞跃式的进步。
第二,目前小学数学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从各个小学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模式有着较高的重视,也能够认识到分组合作学习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时还不够科学合理。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要么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安排进行划分,无论是哪一种划分方式,都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但同时也暴露了小组成员分配不够均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同学生面对同一数学问题时表现有所不同,学习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数学基础情况不同,教师也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刻意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和交流,就使得合作学习的具体推进工作变得十分缓慢,无法收获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第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班级内的学生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科学地组建起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的配置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人员选择时应当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都有数学学习成绩良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形成有梯度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外,还要对他们的性格、处事方式等加以考虑。例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活泼的学生就应当穿插配置,保证每一小组都能有善于沟通、善于合作、善于调动气氛的学生。这样一来,小组学习的重要价值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强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有着充足的热情,才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例如,当教师讲到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有关知识点时,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购物小票,带领大家认真观察购物小票,并提出一定问题,如小票中的各种数字有着怎样的特点,数字中间的“点”又代表着什么含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同样的数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教师就引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对上述问题加以解答,从而引出对小数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仅得到了有效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也有所增强。
第三,适当分配相应任务。在分组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在进行任务分配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任务分配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都安排同样的学习任务,并检查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而为学习小组进行排序,对表现良好的小组予以奖励。其次,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对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和探讨共同完成全部知识内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小组1来寻找班级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形状的物品,让小组2来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形状特点,让小组3来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等。通过不同学习任务的分配,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这样,他们的了解和认知会更加深刻。
第四,注重成果评价工作。评价一直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客观合理的评价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學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优点加以发挥,对缺点加以改进。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以后,一定要重视成果评价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基础情况出发,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相应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引导他们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以后都能有所进步。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有关内容时,教师给出了(3 6)÷3的题目,基础良好的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运算顺序,还能够得出最终正确的结果。但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可能在顺序上出现错误,在实际运算上出现错误等,这时,教师就要根据他们的情况予以客观评价,并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树立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情况的前提下,科学进行分组,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更愿意投身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来,并就自己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与教师共同展开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展开交流与合作,将数学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元婷.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 情感读本,2020(3):31-32.
[2]王晓青.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问题”设计与实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3]高宝建.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9(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