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闯新路:首部《医学美学》之孕育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协作会议在福建中医学院召开.会议由原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协作组组长、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邱琳枝教授主持.我代表原江西省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德育教研室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许多学者认为,当今医学处于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新时代,是医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发展医学交叉学科的新时代.经研讨发现,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问题日益突显,不能忽视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审美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但是,至今没有一本关于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教材和专著,这是亟须填补的一个中外学科空白.因而,我和邱琳枝、张建中等与会教师发起编写《医学美学》一书,并推举邱琳枝为这个选题的组长,我出自本能地表示当好他的助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对培养及移植的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培养中的幼鼠脂肪细胞,分别添加bFGF、VEGF、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组脂肪细胞活性,分析其作用效果;通过对移植体的大体观察、质量测定、HE染色、微血管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内眦赘皮是内眦角部自上而下的一片蹼状皱襞,致内眦角角度圆钝,是东方人眼睑常见的特有组织结构及外形特征,常伴随单睑、隐性重睑和半双状态重睑[1,2].在行重睑成形术中,当睑裂形态较为狭长、伴轻度或无内眦赘皮时,单纯行重睑成形术即获得自然美观的重睑效果;而当内眦赘皮程度较重,内眦角圆钝及上睑内、中部睑缘弧度较大时,单纯行重睑成形术可能导致重睑线在内侧无法折叠显现、分岔形成、重睑线消失或甚至睁眼困难等情
期刊
目的 探讨持续弹性外牵引对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以阐明其矫正乳头内陷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个月龄雌性小型猪3只,每只均有12个乳头,共计36个乳头.每只猪留取4个乳头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8个安放乳头内陷矫治器进行持续弹性外牵引为实验组,分别于牵引后2、4、8、12周切取每只小型猪的1个空白组乳头和2个实验组乳头,将切除的乳头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
在体外组织培养传代过程中,正常人类细胞逐渐丧失增殖传代能力,最终达到一种不可逆的增殖停滞状态,称为细胞老化.有证据表明,体外细胞的老化至少部分反应体内的细胞衰老[1].为研究皮肤老化,先研究细胞老化很必要.目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发现一些指标,如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降低,DNA的损伤修复能力降低,线粒体DNA片段的缺失,端粒长度缩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升高,老化相关
期刊
目的 比较单用308 nm准分子激光疗法治疗白癜风与联合局部应用维生素D3类似物他卡西醇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78例稳定期泛发性的白癜风患者的自身对称或相邻的皮损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实验组联合外用他卡西醇软膏,对照组用安慰剂软膏,1个月观察1次,拍照对比疗效,对78例患者进行治疗后评价.结果 不同治疗部位疗效评价:实验组头面、躯干、四肢皮损的总有效率分
2001年Zuk等[1]首次报道,脂肪组织中存在与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相似的多能干细胞,称之为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目前已经证实,从人、兔、猪及鼠等不同物种脂肪组织中均可获得这种细胞。
期刊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 -2)抑制剂NS-398对长-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永生化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白介素1α(IL-1α)、a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NS398对人类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单纯照光组、NS-398 干预组和空内对照组.单纯照光组用长-中波紫外线(UVA-UVB)照射,NS-398干预组预先用不同浓度NS
由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将于2011年5月12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的模型,探讨6-O-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lmethyl chitosan,6-O-CM-CH)局部注射对瘢痕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兔耳腹侧制备直径约1cm、深达软骨膜的圆形瘢痕123个,随机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A、B、C3组,每组4只.分别于术后第30天、第40天瘢痕组织内注射药物,于术后第35天、第45天取瘢痕样本,分析成纤维细胞密度、羟脯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