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已不再是一种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本文主要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自主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老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下面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对自主教学方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做好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知识、技能及方法的支持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靠书本、因特网的资源自主学习,学生的资源将会很零散,老师如果能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的目标、待完成的任务以及本堂课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等内容做成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目标明确,且有强劲的知识、方法支持,这样才能让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新,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任务驱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
任务驱动是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有效的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在设计任务时,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务设计应体现教学三维目标。课堂中,教学内容要体现教学三维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问的形式,依据本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同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设置分层次。自主学习是要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去学习,但是班级学生层次不尽相同,如果任务设置一概而论,那对于信息素养好的学生来说,自学任务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难以有效发挥;而对于信息素养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任务设置偏难,从而使他们产生为难情绪,难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导致自主学习结果不理想或失败。只有分层次布置任务,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任务,从而才能积极、主动、自愿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自主学习的预期目标。
(三)部分任务需分组合作完成。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环境,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鼓励所有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
三、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自主学习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运作中,教师的行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在沟通过程中把握学生的疑惑与思想观点,在必要时对方向进行纠正。另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网络和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足以使很多学生脱离或偏离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老师也需及时引导和掌控学生,使他们顺利沿着老师的指导方向进行。总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管理而不影响学生的自主性。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现自主学习的结果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时,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教学三维目标,教师订制有效的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老师点评等方式让学生认清自己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情况,从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增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良明.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老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下面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对自主教学方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做好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知识、技能及方法的支持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靠书本、因特网的资源自主学习,学生的资源将会很零散,老师如果能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的目标、待完成的任务以及本堂课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等内容做成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目标明确,且有强劲的知识、方法支持,这样才能让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新,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任务驱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
任务驱动是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有效的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在设计任务时,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务设计应体现教学三维目标。课堂中,教学内容要体现教学三维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问的形式,依据本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同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设置分层次。自主学习是要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去学习,但是班级学生层次不尽相同,如果任务设置一概而论,那对于信息素养好的学生来说,自学任务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难以有效发挥;而对于信息素养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任务设置偏难,从而使他们产生为难情绪,难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导致自主学习结果不理想或失败。只有分层次布置任务,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任务,从而才能积极、主动、自愿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自主学习的预期目标。
(三)部分任务需分组合作完成。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环境,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鼓励所有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
三、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自主学习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运作中,教师的行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在沟通过程中把握学生的疑惑与思想观点,在必要时对方向进行纠正。另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网络和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足以使很多学生脱离或偏离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老师也需及时引导和掌控学生,使他们顺利沿着老师的指导方向进行。总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管理而不影响学生的自主性。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现自主学习的结果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时,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教学三维目标,教师订制有效的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老师点评等方式让学生认清自己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情况,从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增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良明.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