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确立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说到语感,大多教师都会觉得很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语感既不玄虚也不神秘,它切实地存在于一切语言和实践之中。如果我们简单来理解,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这种感觉,凡使用语言的人都会有,大人有,小孩儿也有。“成章入口,才能入口成章。”在提及这句话时,不禁就会使人联想到“语感”这一话题。关于语感,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语感,是叶圣陶、吕叔湘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多次使用过的一个语文教学概念。
那么,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段论述:“不了解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以,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教师,也有必要在语感培养上下点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通过平日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第一,诵读吟咏,多看多记,初步感受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深入了解作者的时代、生平及其个性等基础上,真切地去体验他在这一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沿着字、词、句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意境,使学生通过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正误感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上的色彩感受,从而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方面。所谓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含义以及语言的潜在意义。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积淀着思考。在汉民族的实践中,语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字字如歌的神韵美。我国文人就有重视语感的美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等等都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常常是凭着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来遣词造句、运用语言的。也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刘成章的《安赛腰鼓》一文,作为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不必急于分析,而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体会出那恢弘的气势,让自己的心灵随之激荡,从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获得审美感受。
第二,揣摩咀嚼,品味语言,感受语情。
推敲、揣摩是咬文嚼字、比较辨析和反复地回想、思考,它们是训练语感的良好途径,所不同在于,推敲侧重于理解词句,揣摩偏重于整体把握文章。所以,听说、读书就要多推敲、多比较、多体会、多归纳,反复咀嚼。于词,在确认其意义之外,还应领会其情味;于篇章,在领略其大意之外,还应分辨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以及哪些是抽象语句、哪些是含蓄语句等等。语感教学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揣摩、斟酌、品味之技巧,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诚然,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其意蕴。叶圣陶老师认为:“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多了,了解得就越真切。”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片断,只有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才能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再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第三,理解分析,注重语言实践操作能力。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将二者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在指导学生对语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主旨,对语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着力“听说”,听要注意了解内容、抓中心要点,说要准确、连贯、得体;尤其突出“读写”,因为只有博览群书才能逐渐形成语感,而“写”可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可以经常督促学生写写日记、读书心得也包括办办黑板报等等,使学生在不断运用中,既激发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形成。
综上所述,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学中在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语感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要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勤于总结,以获得收益。
那么,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段论述:“不了解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以,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教师,也有必要在语感培养上下点功夫,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通过平日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第一,诵读吟咏,多看多记,初步感受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深入了解作者的时代、生平及其个性等基础上,真切地去体验他在这一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沿着字、词、句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意境,使学生通过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正误感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上的色彩感受,从而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方面。所谓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含义以及语言的潜在意义。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积淀着思考。在汉民族的实践中,语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字字如歌的神韵美。我国文人就有重视语感的美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等等都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常常是凭着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来遣词造句、运用语言的。也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刘成章的《安赛腰鼓》一文,作为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不必急于分析,而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体会出那恢弘的气势,让自己的心灵随之激荡,从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也获得审美感受。
第二,揣摩咀嚼,品味语言,感受语情。
推敲、揣摩是咬文嚼字、比较辨析和反复地回想、思考,它们是训练语感的良好途径,所不同在于,推敲侧重于理解词句,揣摩偏重于整体把握文章。所以,听说、读书就要多推敲、多比较、多体会、多归纳,反复咀嚼。于词,在确认其意义之外,还应领会其情味;于篇章,在领略其大意之外,还应分辨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以及哪些是抽象语句、哪些是含蓄语句等等。语感教学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揣摩、斟酌、品味之技巧,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诚然,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其意蕴。叶圣陶老师认为:“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多了,了解得就越真切。”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片断,只有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才能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再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第三,理解分析,注重语言实践操作能力。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将二者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在指导学生对语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主旨,对语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着力“听说”,听要注意了解内容、抓中心要点,说要准确、连贯、得体;尤其突出“读写”,因为只有博览群书才能逐渐形成语感,而“写”可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可以经常督促学生写写日记、读书心得也包括办办黑板报等等,使学生在不断运用中,既激发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形成。
综上所述,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学中在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语感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要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勤于总结,以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