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体系中,包含着许多保护生态和谐的观念。少数民族群众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口头文学中,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口口相传。作品对生态和谐思考的表达方式虽然感性、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法律、经济内容。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 生态和谐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南方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口头文学体系,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故事、传说、歌谣等。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中,包涵着丰富的生态保护内容。少数民族群众把他们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口头文学中,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口口相传,使生态保护的知识深深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中。这些知识既有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还有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关系的认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认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生活在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少数民族的许多口头文学中,都反映出他们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强烈愿望。他们常常把人的生存发展与某些生态要素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共命运的氛围。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比喻,是将人的成长与树木的培育联系在一起。广西金秀瑶族的《满月酒筵彩话》唱道:“愿你家金童,长得像深山楠竹,活得像崖上青松。”①广西融水地区的侗族《发彩竖新屋歌》唱:“生男壮像杉木树,生女好比竹笋齐。”②云南那马人(白族的一支)在婚礼上,老人会念道:“生儿像松树林一样成长,生女像栗树林一样茂盛。”③虽然是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歌词咏唱的内容却惊人地相似。他们把树木的生长作为生活幸福与孩子成长的喻体,耐人寻味。可以看出,在南方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自然环境中的各类生态要素都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侗族古歌唱道:“鲤鱼要找池塘中间来做窝,人们也会找好的地方来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子孙万代像鱼群,红红绿绿出出进进多又多。”④他们以鱼群比喻民族的繁荣,把自然资源的繁茂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具有深刻的生态哲理。正是它们在群众中的传播,约束和限制了人们对自然过分的索取,维系了少数民族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叹的和谐关系。
关于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南方少数民族形成了对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的朴素思想。他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和紧密相关的。例如,广西贺州瑶族的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⑤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道:“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⑥巴马布努瑶的“敬碗酒串肉”词唱:“千谢万谢哎!鹰谢千重山,鸟谢万重岭,山高才有鹰站的地方,岭大才有鸟飞的竹林。千谢万谢哎!鱼谢千江水,星谢万重天,水长才有鱼来游,天高才有星子亮。”这些口头文学反映出他们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进而形成了他们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的观念。
由于具有生态保护系统性的观念,少数民族群众深入发掘了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维护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巨大社会效益。贵州台江反排苗的“勾夯词”唱到:“地方靠树遮,村寨靠人(指头人)保。”⑦《苗族古歌·枫木歌》唱道:“枫树是个真好汉,枫树又有话来说:我长大来遮村寨,我的枝桠六百尺,我的树干七百尺,遮荫江河与山坡,遮护千村与万寨。”⑧苗族史诗《种子之屋》唱道:“那古老的枫树啊,枝枒长又长,树梢伸到天边边,枝叶铺展展,千山可遮荫,万谷能乘凉。那古老的枫树种啊,长得枫树高又直,树巅冲进青云里,枝叶遮荫了大地。”⑨
基于对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南方少数民族群众树立了严禁生态破坏行为的观念,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许多民族的民歌当中,就有专门宣讲、公告、传承这类习惯法的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苗族的“议榔词”和侗族的“约法款”。例如苗族议榔词唱道:“封山才有树,封河才有鱼。封山育林,不准烧山。哪个乱砍山林,我们要罚他12两银子;他若不服,要加倍罚到24两至36两。”“偷人家杉树,罚银三两三;偷人家松树,罚银一两二;偷人家干柴,轻的罚银六钱,重的罚银一两二。”⑩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的歌谣形式,把维护生态的法规传播开去。侗族的《六面威规》唱:“如果谁人,鼓不听声,耳不听音,不循古时条款,不遵锣声劝告,是他掳山掠冲,是他掳河掠溪,擂掉十二坡茶桐,压翻十二岭松杉,我们寨脚,有人乖巧,寨头有人聪明,寨中有人利害,那就跟他,把道理来讲,那就跟他,把款条来讲。”这些歌谣以老人教导年青子孙的口气,教育他们不要乱砍滥伐,否则将要承担严重的行为后果,从而起到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年轻人耳濡目染,生态保护的法规渐渐会在心中扎下根来,这极大地稳定、巩固、延续了生态保护习惯法的生命力。
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关系的认识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体系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毫不矛盾的,相反,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的谚语和俗语。广西壮族的《贺新居歌》唱道:“门前有条古宝树,儿孙常穿公子杉;门前有条古宝树,两只鹦鹉对面啼。” {11}广西融安地区的谚语道:“家有千株棕,一世不愁穷。”“荒山变林山,不忧吃和穿。”{12}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曰:“双手种下摇钱树,金山银岭靠人造。”{13}广西贺州的谚语:“种竹种木,世代享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14}……这些俗语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总结了种植保护树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地保护森林资源。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古老的习惯法中,还出现了对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朴素认识。一些少数民族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告诫人们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贵州省从江县占里寨。这个侗族村寨几百年来保持着他们的控制人口习惯法,留存有许多阐述节育观念的口头文学:“占里是一条船,人多了就要翻。” {15}“一张桌子四个角,多坐几个人桌子就会塌”,“生男孩保护爸爸,生女孩照顾妈妈。崽多无用,女多无益;崽多要分田,女多要嫁妆;崽多了讨不到媳妇,女多了嫁不出去。”{16}当地古歌《劝世歌》有两首这样唱道:“祖祖辈辈住山坡,没有坝子也没河。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告知子孙听我说,不要违反我规约。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崽多无田耕。女争金银男争地,兄弟姐妹闹不停。盗贼来自贫穷起,多生儿女穷祸根。”{17}这里的侗族群众很早就认识到,人口过度膨胀,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他们在口头文学中宣讲的先进的控制人口理念,有力地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既是他们文明发展精华的凝聚,又担负着巨大的社会教育和规范功能。而那些有关生态和谐的内容,既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享受精神文化的需求,又传播了生态保护习惯法,具有双重功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对生态和谐的思考,虽然是以感性、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法律、经济内容,值得我们去汲取其中的营养,以保护我们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0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6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6页。
④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⑤{14}贺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贺州市志》(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73页。
⑥{1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8~890页。
⑦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2页。
⑧田兵:《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⑨马学良,今旦:《苗族史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⑩李廷贵,酒素:“苗族‘习惯法’概论”,《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59页。
{11}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编印:《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调查》(第二集),1982年,第392页。
{12}融安县志编篡委员会:《融安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64页。
{15}张晓松:《苗侗之乡:黔东南文化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6}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17}梁旺贵:“占里村‘款约’与计划生育”,《贵州日报》,1997年7月17日。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 生态和谐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南方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口头文学体系,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故事、传说、歌谣等。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中,包涵着丰富的生态保护内容。少数民族群众把他们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口头文学中,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口口相传,使生态保护的知识深深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中。这些知识既有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还有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关系的认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认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生活在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少数民族的许多口头文学中,都反映出他们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强烈愿望。他们常常把人的生存发展与某些生态要素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共命运的氛围。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比喻,是将人的成长与树木的培育联系在一起。广西金秀瑶族的《满月酒筵彩话》唱道:“愿你家金童,长得像深山楠竹,活得像崖上青松。”①广西融水地区的侗族《发彩竖新屋歌》唱:“生男壮像杉木树,生女好比竹笋齐。”②云南那马人(白族的一支)在婚礼上,老人会念道:“生儿像松树林一样成长,生女像栗树林一样茂盛。”③虽然是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歌词咏唱的内容却惊人地相似。他们把树木的生长作为生活幸福与孩子成长的喻体,耐人寻味。可以看出,在南方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自然环境中的各类生态要素都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侗族古歌唱道:“鲤鱼要找池塘中间来做窝,人们也会找好的地方来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子孙万代像鱼群,红红绿绿出出进进多又多。”④他们以鱼群比喻民族的繁荣,把自然资源的繁茂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具有深刻的生态哲理。正是它们在群众中的传播,约束和限制了人们对自然过分的索取,维系了少数民族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叹的和谐关系。
关于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南方少数民族形成了对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的朴素思想。他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和紧密相关的。例如,广西贺州瑶族的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⑤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道:“树矮无鸟站,门低没客来。”“是水才有鱼虾游恋”,“是林才有山鸟啼鸣。”⑥巴马布努瑶的“敬碗酒串肉”词唱:“千谢万谢哎!鹰谢千重山,鸟谢万重岭,山高才有鹰站的地方,岭大才有鸟飞的竹林。千谢万谢哎!鱼谢千江水,星谢万重天,水长才有鱼来游,天高才有星子亮。”这些口头文学反映出他们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进而形成了他们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的观念。
由于具有生态保护系统性的观念,少数民族群众深入发掘了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维护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巨大社会效益。贵州台江反排苗的“勾夯词”唱到:“地方靠树遮,村寨靠人(指头人)保。”⑦《苗族古歌·枫木歌》唱道:“枫树是个真好汉,枫树又有话来说:我长大来遮村寨,我的枝桠六百尺,我的树干七百尺,遮荫江河与山坡,遮护千村与万寨。”⑧苗族史诗《种子之屋》唱道:“那古老的枫树啊,枝枒长又长,树梢伸到天边边,枝叶铺展展,千山可遮荫,万谷能乘凉。那古老的枫树种啊,长得枫树高又直,树巅冲进青云里,枝叶遮荫了大地。”⑨
基于对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南方少数民族群众树立了严禁生态破坏行为的观念,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许多民族的民歌当中,就有专门宣讲、公告、传承这类习惯法的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苗族的“议榔词”和侗族的“约法款”。例如苗族议榔词唱道:“封山才有树,封河才有鱼。封山育林,不准烧山。哪个乱砍山林,我们要罚他12两银子;他若不服,要加倍罚到24两至36两。”“偷人家杉树,罚银三两三;偷人家松树,罚银一两二;偷人家干柴,轻的罚银六钱,重的罚银一两二。”⑩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的歌谣形式,把维护生态的法规传播开去。侗族的《六面威规》唱:“如果谁人,鼓不听声,耳不听音,不循古时条款,不遵锣声劝告,是他掳山掠冲,是他掳河掠溪,擂掉十二坡茶桐,压翻十二岭松杉,我们寨脚,有人乖巧,寨头有人聪明,寨中有人利害,那就跟他,把道理来讲,那就跟他,把款条来讲。”这些歌谣以老人教导年青子孙的口气,教育他们不要乱砍滥伐,否则将要承担严重的行为后果,从而起到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年轻人耳濡目染,生态保护的法规渐渐会在心中扎下根来,这极大地稳定、巩固、延续了生态保护习惯法的生命力。
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关系的认识
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体系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毫不矛盾的,相反,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的谚语和俗语。广西壮族的《贺新居歌》唱道:“门前有条古宝树,儿孙常穿公子杉;门前有条古宝树,两只鹦鹉对面啼。” {11}广西融安地区的谚语道:“家有千株棕,一世不愁穷。”“荒山变林山,不忧吃和穿。”{12}广西都安瑶族的《说亲词》唱曰:“双手种下摇钱树,金山银岭靠人造。”{13}广西贺州的谚语:“种竹种木,世代享福。”“家有百棵树,不愁吃穿住。”{14}……这些俗语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总结了种植保护树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地保护森林资源。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古老的习惯法中,还出现了对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朴素认识。一些少数民族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告诫人们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贵州省从江县占里寨。这个侗族村寨几百年来保持着他们的控制人口习惯法,留存有许多阐述节育观念的口头文学:“占里是一条船,人多了就要翻。” {15}“一张桌子四个角,多坐几个人桌子就会塌”,“生男孩保护爸爸,生女孩照顾妈妈。崽多无用,女多无益;崽多要分田,女多要嫁妆;崽多了讨不到媳妇,女多了嫁不出去。”{16}当地古歌《劝世歌》有两首这样唱道:“祖祖辈辈住山坡,没有坝子也没河。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告知子孙听我说,不要违反我规约。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崽多无田耕。女争金银男争地,兄弟姐妹闹不停。盗贼来自贫穷起,多生儿女穷祸根。”{17}这里的侗族群众很早就认识到,人口过度膨胀,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他们在口头文学中宣讲的先进的控制人口理念,有力地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既是他们文明发展精华的凝聚,又担负着巨大的社会教育和规范功能。而那些有关生态和谐的内容,既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享受精神文化的需求,又传播了生态保护习惯法,具有双重功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对生态和谐的思考,虽然是以感性、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法律、经济内容,值得我们去汲取其中的营养,以保护我们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0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6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6页。
④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⑤{14}贺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贺州市志》(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73页。
⑥{13}都安瑶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都安瑶族自治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88~890页。
⑦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2页。
⑧田兵:《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⑨马学良,今旦:《苗族史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⑩李廷贵,酒素:“苗族‘习惯法’概论”,《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59页。
{11}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编印:《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调查》(第二集),1982年,第392页。
{12}融安县志编篡委员会:《融安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64页。
{15}张晓松:《苗侗之乡:黔东南文化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6}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17}梁旺贵:“占里村‘款约’与计划生育”,《贵州日报》,199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