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落实者和实践者,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改变农村基层干部现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同时经济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理论支撑和实践证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可行性
一、组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的必要性
首先农村基层干部现状决定了建立专职基层干部队伍的必要性。农村税费改革、行政村区划调整和村干部精简后,村域规模变大,村干部人数减少,工作任务相对加重,而由于忽视村干部这个“冷门行业”,认为村干部是农民,不好管,村干部收入低,不能管等思想观念作祟,导致一些群众办事找不到村干部,村里的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出现激化、恶化的现象。
其次,与农村领导体制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抑制了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发挥。村官是中国行政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涉及人群最大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工作比较辛苦,待遇较低,还有不少不能兑现,一旦退下来,衣食有忧,没有保障。另一方面,责任重大,他们不但承担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着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在这双重压力下,不少村官面对自已官小利微的境地,渐渐产生了“没品没根当村干,不如做个小老板”的想法,一些人把村干部工作当作一种副业。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提高基层工作效率,改进党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有必要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建立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条件已成熟
(一)具备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业和农村客观上承担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一个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之道。胡锦涛同志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顺应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新形势,近年来农村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取消农业税,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推進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与这些举措相比,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的经济条件已基本具备。
(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在理论界呼之欲出
理论界在探讨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问题上已有准备。潘宁早在1998年就撰文指出,选派国家干部到村委会任实职或恢复从村干部中选拔国家干部的做法,改变村干部亦“官”亦“农”的现状,以增强村干部吸引力,有效抑制大规模的村干部流失的现象。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在实践中日趋明显
目前,全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着村干部专职化实践,有的地方还把这种做法作为经验在县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酬县乡财政负担。如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于2002年确定村支部书记的工资由镇财政全额发放,其余村干部由镇财政补贴30%。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关于对村干部报酬实行财政专项支付的意见(试行)》正式实施,115位村党支部书记成了首批享受年薪制的村干部。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在《吴兴区规范村干部报酬试行办法》中规定,村干部的年报酬由基础性报酬、绩效性报酬、奖励性报酬三部分组成,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研究决定后乡镇统一发放。
2.农村基层干部来源多样化。一些地区逐步打破村干部本村产生的单一局面,村干部来源趋向多样化,岗位趋向公职化。有流动任职的,山东平邑县农村党支部书记采取异村任职办法。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干部,如2006年浙江嵊州采取公开招考形式,将录取的120名大学生配备到120个主要行政村担任村干部职务。河南省从2002年开始先后在平顶山、鹤壁等市开展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至今全省共选派大学生村干部18822名,覆盖行政村16965个,占全省行政村的35.6%。“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3.农村干基层干部部职能行政化。目前村干部承担了许多应有政府承担的职能,在他们办理的多项工作任务中,许多都是政府交办的,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配合市、镇的各种创建活动、土地征用等等。
三、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面临的问题
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具有可行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过程必然面临的问题。
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选贤任能。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
生活上真正关心,政治上足够重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专职村干部报酬、养老保险和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对专职村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保证合理的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专职村干部基本报酬。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专职村干部,从而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提高他们干业、爱业的积极性,拓展村干部的发展空间。使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奔头,退休后有靠头,为农村发展稳住一批能够带头富、带领村民富的“领头雁”。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可行性
一、组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的必要性
首先农村基层干部现状决定了建立专职基层干部队伍的必要性。农村税费改革、行政村区划调整和村干部精简后,村域规模变大,村干部人数减少,工作任务相对加重,而由于忽视村干部这个“冷门行业”,认为村干部是农民,不好管,村干部收入低,不能管等思想观念作祟,导致一些群众办事找不到村干部,村里的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出现激化、恶化的现象。
其次,与农村领导体制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抑制了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发挥。村官是中国行政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涉及人群最大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工作比较辛苦,待遇较低,还有不少不能兑现,一旦退下来,衣食有忧,没有保障。另一方面,责任重大,他们不但承担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着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在这双重压力下,不少村官面对自已官小利微的境地,渐渐产生了“没品没根当村干,不如做个小老板”的想法,一些人把村干部工作当作一种副业。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提高基层工作效率,改进党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有必要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建立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条件已成熟
(一)具备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业和农村客观上承担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一个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之道。胡锦涛同志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顺应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新形势,近年来农村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取消农业税,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推進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与这些举措相比,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的经济条件已基本具备。
(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在理论界呼之欲出
理论界在探讨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问题上已有准备。潘宁早在1998年就撰文指出,选派国家干部到村委会任实职或恢复从村干部中选拔国家干部的做法,改变村干部亦“官”亦“农”的现状,以增强村干部吸引力,有效抑制大规模的村干部流失的现象。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在实践中日趋明显
目前,全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着村干部专职化实践,有的地方还把这种做法作为经验在县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酬县乡财政负担。如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于2002年确定村支部书记的工资由镇财政全额发放,其余村干部由镇财政补贴30%。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关于对村干部报酬实行财政专项支付的意见(试行)》正式实施,115位村党支部书记成了首批享受年薪制的村干部。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在《吴兴区规范村干部报酬试行办法》中规定,村干部的年报酬由基础性报酬、绩效性报酬、奖励性报酬三部分组成,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研究决定后乡镇统一发放。
2.农村基层干部来源多样化。一些地区逐步打破村干部本村产生的单一局面,村干部来源趋向多样化,岗位趋向公职化。有流动任职的,山东平邑县农村党支部书记采取异村任职办法。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干部,如2006年浙江嵊州采取公开招考形式,将录取的120名大学生配备到120个主要行政村担任村干部职务。河南省从2002年开始先后在平顶山、鹤壁等市开展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至今全省共选派大学生村干部18822名,覆盖行政村16965个,占全省行政村的35.6%。“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3.农村干基层干部部职能行政化。目前村干部承担了许多应有政府承担的职能,在他们办理的多项工作任务中,许多都是政府交办的,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配合市、镇的各种创建活动、土地征用等等。
三、农村基层干部专职化面临的问题
建设专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具有可行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专职化过程必然面临的问题。
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选贤任能。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
生活上真正关心,政治上足够重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专职村干部报酬、养老保险和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对专职村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保证合理的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专职村干部基本报酬。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专职村干部,从而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提高他们干业、爱业的积极性,拓展村干部的发展空间。使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奔头,退休后有靠头,为农村发展稳住一批能够带头富、带领村民富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