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了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开展作文教学呢?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一种氛围——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1. 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扩散
当前作文因“应题”,“应体”,“应命”,“应法”,“应套”,“应试”,使学生感到束缚,拘泥违心,无奈尴尬。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的口”精神,《新课标》的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当然自由表达不等同于胡言乱语,所以第三学段作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所以我们要更少地限制,让学生的心灵松绑,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驰骋思维。
2. 少一些写实,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的事物都带上主观色彩。他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听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的形象,那些充满奇幻意味的瑰丽的色彩,那些随意穿越时空,可以呼风唤雨的神仙、游侠和斗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寻找梦想栖息的家园。
所以《新课标》中,多次明确提出了作文课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第一学段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第三学段则进一步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
3. 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谈
淡化技巧训练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以往的写作教学对写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是为什么而写的;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顺连贯”等。与此不同的是,《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仅在第三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淡化技巧的同时,《新课标》又强调了另一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对学生情感和素材内容的积累又是非常重视。
该如何做?那便是更少一些技巧的训练,更多一些随笔式的漫读,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二、创造一个话题——激发表达的欲望
1. 关注学生兴趣的焦点,提高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钥匙。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学生才有了交流的朋友,孩子一起玩,共同的兴趣越多话题越多,越是讲不完,越讲兴趣越浓,带出来的交谈对象也越多,这便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的作文课堂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越上表达交流的越多?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关注孩子们兴趣的焦点,没有把握住他们流行的话题,自然提不起表达的兴趣来。
如同样是写一件事,教师如果把话题限定在“洗衣服”或“洗碗”之类的老套话题,学生肯定不会太有兴趣;但反过来说,如果教师创造的话题是“学游泳”或“学滑冰”的话,学生兴趣就会提高一些了;但若话题是看动画片的话,那一定是人人都想发言的了。
2. 抚摸孩子情感的软骨,强化表达的冲动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这是当前作文的一个通病,怎样让学生真情地表达?那便是轻轻抚摸孩子的心灵,激起他们心中的温情,触发孩子富于情感特色的回忆,从而强化孩子表达的冲动。
学生是人,也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当他们的情感被激活时,比我们成人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形之于色。他们或泪
流满面,或喜笑颜开,或忧伤失望,或振奋自信。这要求教师创造一个适当的氛围(情境)和话题。
三、紧抓一个重点——唤起并积累学生对写作对象的细腻体验和独特感受
1. 提醒生活,培养情感的感受能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差异极大。同样面对瀑布,李白会产生绚烂热烈夸张的强烈感受;叶圣陶则会产生“如烟、如雾、如尘”的空濛柔和之感;而朱自清却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潭里,有了“女儿绿”的优柔温和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关注萧条的冬天过去以后那一片嫩叶的萌发,那一朵花蕾的绽放;提醒孩子仔细聆听午夜的鸟鸣、风过的声音;提醒学生感受雪花的滋味、心跳的节奏……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利用感性的言语、音乐乃至影视作品来诱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体验,让学生用言语来描述,在描述中深化这种感受,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感受能力的发展。
2. 阅读引导,丰富学生的体验
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对生活感受丰富、细腻、深刻的作品,易于触发学生的心灵,读一部好书,无异于学生的心灵受一次洗礼。因此,阅读是激发、培养情感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说,作文课是不能脱离阅读课的教学而独立存在的)。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把握学生心理,选取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易于触动心弦的内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作品形式,可以以一组文章的形成展开阅读,重在情感感受的触发积累,诱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然后作相应的写作。这样读写互动,逐层深入。
3. 扩大生活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
我们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生活单调,往往是以学校生活为中心,以睡觉和吃饭为基本要点,这成为情感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扩大生活视野,对增加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感悟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自经历直接丰富生活感受,即我们常说的“行万里路”;二是间接的方式增加生活阅历,如电视中的一些访读节目,学生对长辈、师长的访读或是社会现象的调查等等。
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一、营造一种氛围——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1. 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扩散
当前作文因“应题”,“应体”,“应命”,“应法”,“应套”,“应试”,使学生感到束缚,拘泥违心,无奈尴尬。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的口”精神,《新课标》的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当然自由表达不等同于胡言乱语,所以第三学段作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所以我们要更少地限制,让学生的心灵松绑,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驰骋思维。
2. 少一些写实,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的事物都带上主观色彩。他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听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的形象,那些充满奇幻意味的瑰丽的色彩,那些随意穿越时空,可以呼风唤雨的神仙、游侠和斗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寻找梦想栖息的家园。
所以《新课标》中,多次明确提出了作文课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第一学段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第三学段则进一步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
3. 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谈
淡化技巧训练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以往的写作教学对写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是为什么而写的;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顺连贯”等。与此不同的是,《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仅在第三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淡化技巧的同时,《新课标》又强调了另一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对学生情感和素材内容的积累又是非常重视。
该如何做?那便是更少一些技巧的训练,更多一些随笔式的漫读,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二、创造一个话题——激发表达的欲望
1. 关注学生兴趣的焦点,提高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钥匙。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学生才有了交流的朋友,孩子一起玩,共同的兴趣越多话题越多,越是讲不完,越讲兴趣越浓,带出来的交谈对象也越多,这便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的作文课堂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越上表达交流的越多?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关注孩子们兴趣的焦点,没有把握住他们流行的话题,自然提不起表达的兴趣来。
如同样是写一件事,教师如果把话题限定在“洗衣服”或“洗碗”之类的老套话题,学生肯定不会太有兴趣;但反过来说,如果教师创造的话题是“学游泳”或“学滑冰”的话,学生兴趣就会提高一些了;但若话题是看动画片的话,那一定是人人都想发言的了。
2. 抚摸孩子情感的软骨,强化表达的冲动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这是当前作文的一个通病,怎样让学生真情地表达?那便是轻轻抚摸孩子的心灵,激起他们心中的温情,触发孩子富于情感特色的回忆,从而强化孩子表达的冲动。
学生是人,也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当他们的情感被激活时,比我们成人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形之于色。他们或泪
流满面,或喜笑颜开,或忧伤失望,或振奋自信。这要求教师创造一个适当的氛围(情境)和话题。
三、紧抓一个重点——唤起并积累学生对写作对象的细腻体验和独特感受
1. 提醒生活,培养情感的感受能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差异极大。同样面对瀑布,李白会产生绚烂热烈夸张的强烈感受;叶圣陶则会产生“如烟、如雾、如尘”的空濛柔和之感;而朱自清却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潭里,有了“女儿绿”的优柔温和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关注萧条的冬天过去以后那一片嫩叶的萌发,那一朵花蕾的绽放;提醒孩子仔细聆听午夜的鸟鸣、风过的声音;提醒学生感受雪花的滋味、心跳的节奏……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利用感性的言语、音乐乃至影视作品来诱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体验,让学生用言语来描述,在描述中深化这种感受,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感受能力的发展。
2. 阅读引导,丰富学生的体验
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对生活感受丰富、细腻、深刻的作品,易于触发学生的心灵,读一部好书,无异于学生的心灵受一次洗礼。因此,阅读是激发、培养情感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说,作文课是不能脱离阅读课的教学而独立存在的)。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把握学生心理,选取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易于触动心弦的内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作品形式,可以以一组文章的形成展开阅读,重在情感感受的触发积累,诱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然后作相应的写作。这样读写互动,逐层深入。
3. 扩大生活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
我们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生活单调,往往是以学校生活为中心,以睡觉和吃饭为基本要点,这成为情感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扩大生活视野,对增加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感悟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亲自经历直接丰富生活感受,即我们常说的“行万里路”;二是间接的方式增加生活阅历,如电视中的一些访读节目,学生对长辈、师长的访读或是社会现象的调查等等。
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