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出版社案例,从新课导入、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教学语言和多媒体课件五个方面就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作一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空白艺术;残缺;完美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了缺才迎来圆,存在祸才催生福,这就是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思想。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中有一种空白艺术,从教育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教学中适当留有空白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所以,教学中的“残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精细雕琢“教学残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这一角度来说,正是教师教学中的“残缺”催生出了学生学习的“完美”,这就是生物教学中的残缺美,也是《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所在。
一、课前导入中的残缺美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把握教学重点的首要环节。新颖巧妙的导入能起到吸引注意、设疑激趣、渗透主题、引入情境、振奋情智的作用。
课前导入的残缺美美在残缺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已有的相关知识,形成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是新旧认知冲突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新课教学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每节内容的开头都有“问题探讨”,这是新授课很好的导入素材。但有些教师喜欢题题讲,详细讲。冗长复杂的导入不但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反而使学生晕头转向,疲惫不堪。为此,笔者对“问题探讨”进行精简、斟酌。“是什么?”“为什么?”等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残缺”中寻找“完美”。
例如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的“问题探讨”里,教材设计了5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好,但上课不一定都要用,可选其中的2-3个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用什么方法既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去掉?预计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对于讨论结果中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困难不给予明确的评价,留给学生在接下来的新授课中细细品味,体验这份残缺美。
二、教学内容中的残缺美
高中生物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很多教师都把45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但高容量不等于高效率,“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无法自主构建生知识,不能真正参与体验,这样的课并不完美。
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残缺美,美在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点带面,而非面面俱到。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暂时性的知识“残缺”,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信息量,但实质上却促进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学会处理信息,提高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这才符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1.雕琢新授课
①雕琢专栏边角。教材中含有许多专栏边角,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边栏思考题”“知识链接”“与社会的联系”“想象空间”“批判性思维”“学科交叉”等。有些教师为求全,直接照单全收,这样就喧宾夺主了。虽然专栏是很好的素材,但要精细雕琢才行。生物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
②雕琢重点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雕琢重点难点就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此时的教学要含而不露,开而不达,让学生去“填补”“充实”。
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时,事先准备好一张残缺的光合作用过程概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证实,残缺图比直接展示完整的过程图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更有效,更完美(见图一)。
2.雕琢复习课
复习课是在教师引领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同时对平时教与学的缺憾进行弥补。如教的缺憾:难点突破不够;重点突出不够;考点讲解有遗漏等;学的缺憾:知识的记忆不完整;理解不准确;应用无方向;深化、扩展、迁移能力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缺憾精心雕琢,积极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把缺憾融入到教学中,使之“缺而不憾”。
例如在复习生物多样性时,笔者并不是直接复习三个层次的概念,而是从蛋白质的多样性,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入手,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中学”,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三、课堂提问中的残缺美
课堂提问中的残缺美美在创设极富个性,有创意,开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答疑解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保护其创造天性,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从而使合作、探究真正找到现实的土壤,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引导、合作者的新课程师生观。
1.问题设计艺术
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并非每个环节都要提问。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把“满堂讲”变成“满堂问”,不恰当地滥用问题会使问题多而庞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兴奋性,导致学习疲劳,课堂效率低下。
只有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才有利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精心设计问题要建立在更高层次上的各类问题的整合,优化,即要从宏观上整体谋划全课,从微观上寻找内在的联系,进而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点。
例如在讲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①如果不分男女、高矮,在座的一排学生还可组合出多少种方式?②围绕基因、DNA、染色体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讨论回答?③如果你是DNA,你还可做什么?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紧扣课文。教师空缺出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为合作探究引导方向,使教学显得简单,轻松、充实且有深度。
2.问题答案艺术
“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残缺无答案的问题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一种是暂时的无答案:当堂课不给出答案与评价,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下课给出答案加以评价,这可帮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另一种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①为达到既减轻棉铃虫的危害,又能生产无公害棉花的目的,请运用生物学原理指出几种解决棉铃虫危害的有效方法?②如果你是水果促销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可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这些问题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
四、教学语言中的残缺美
有时无声胜有声,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讲究含蓄,不宜过于直露,精心设置悬念,故意设置“残缺”,造成暂时性的语言“空白”,让学生去咀嚼、回味已讲内容,有利于教与学和谐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特别是备语言: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何时详,何时略,何时提问,何时停顿,何时教师讲,何时学生讲等都要心中有数。
教学语言中的残缺美美在有意识地停顿、残缺,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空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时,可提炼教学语言,缩减无关语言,通过朗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两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朗诵到这里突然停止,几秒钟的沉默后,残缺不全的诗句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完全激发出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接着教师就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演替现象。
五、多媒体课件中的残缺美
当今的多媒体课件存在诸多误区:时间长,容量大,使“人灌”转向了“机灌”;追求“外在美”忽视“内在美”,满屏幕,字号小的课件既不美观也不有效。
多媒体课件中的残缺美美在视觉上简洁、清晰,但不缺视觉冲击力。使用上互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内容上科学,指向性明确,由少见多,以点带面。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应注意:
课件要向节件转变。残缺不完整的课件有着他独特的美,看似残缺不完整的课件却能画龙点睛,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设计制作课件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生物学课件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尽量用动画代替图片,图表来代替文字,或图文结合,文字尽量少,字号尽量大。同时还要舍去无关声音、图片等干扰,使单屏画面简洁明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有了这么多残缺,这么多不完美,才显得那么真实、珍贵。残缺之美,也许才是现实中的永恒之美。正因为教学中的“残缺”才有了学生学习时的“完美”,才有了师生在弥补遗憾、追求完美中的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
【关键词】生物教学;空白艺术;残缺;完美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了缺才迎来圆,存在祸才催生福,这就是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思想。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中有一种空白艺术,从教育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教学中适当留有空白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所以,教学中的“残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精细雕琢“教学残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这一角度来说,正是教师教学中的“残缺”催生出了学生学习的“完美”,这就是生物教学中的残缺美,也是《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所在。
一、课前导入中的残缺美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把握教学重点的首要环节。新颖巧妙的导入能起到吸引注意、设疑激趣、渗透主题、引入情境、振奋情智的作用。
课前导入的残缺美美在残缺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已有的相关知识,形成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是新旧认知冲突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新课教学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每节内容的开头都有“问题探讨”,这是新授课很好的导入素材。但有些教师喜欢题题讲,详细讲。冗长复杂的导入不但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反而使学生晕头转向,疲惫不堪。为此,笔者对“问题探讨”进行精简、斟酌。“是什么?”“为什么?”等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残缺”中寻找“完美”。
例如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的“问题探讨”里,教材设计了5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好,但上课不一定都要用,可选其中的2-3个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用什么方法既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去掉?预计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对于讨论结果中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困难不给予明确的评价,留给学生在接下来的新授课中细细品味,体验这份残缺美。
二、教学内容中的残缺美
高中生物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很多教师都把45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但高容量不等于高效率,“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无法自主构建生知识,不能真正参与体验,这样的课并不完美。
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残缺美,美在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点带面,而非面面俱到。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暂时性的知识“残缺”,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信息量,但实质上却促进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学会处理信息,提高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这才符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1.雕琢新授课
①雕琢专栏边角。教材中含有许多专栏边角,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边栏思考题”“知识链接”“与社会的联系”“想象空间”“批判性思维”“学科交叉”等。有些教师为求全,直接照单全收,这样就喧宾夺主了。虽然专栏是很好的素材,但要精细雕琢才行。生物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
②雕琢重点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雕琢重点难点就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此时的教学要含而不露,开而不达,让学生去“填补”“充实”。
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时,事先准备好一张残缺的光合作用过程概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证实,残缺图比直接展示完整的过程图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更有效,更完美(见图一)。
2.雕琢复习课
复习课是在教师引领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同时对平时教与学的缺憾进行弥补。如教的缺憾:难点突破不够;重点突出不够;考点讲解有遗漏等;学的缺憾:知识的记忆不完整;理解不准确;应用无方向;深化、扩展、迁移能力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缺憾精心雕琢,积极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把缺憾融入到教学中,使之“缺而不憾”。
例如在复习生物多样性时,笔者并不是直接复习三个层次的概念,而是从蛋白质的多样性,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入手,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中学”,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三、课堂提问中的残缺美
课堂提问中的残缺美美在创设极富个性,有创意,开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答疑解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保护其创造天性,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从而使合作、探究真正找到现实的土壤,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引导、合作者的新课程师生观。
1.问题设计艺术
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并非每个环节都要提问。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把“满堂讲”变成“满堂问”,不恰当地滥用问题会使问题多而庞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兴奋性,导致学习疲劳,课堂效率低下。
只有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才有利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精心设计问题要建立在更高层次上的各类问题的整合,优化,即要从宏观上整体谋划全课,从微观上寻找内在的联系,进而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点。
例如在讲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①如果不分男女、高矮,在座的一排学生还可组合出多少种方式?②围绕基因、DNA、染色体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讨论回答?③如果你是DNA,你还可做什么?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紧扣课文。教师空缺出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为合作探究引导方向,使教学显得简单,轻松、充实且有深度。
2.问题答案艺术
“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残缺无答案的问题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一种是暂时的无答案:当堂课不给出答案与评价,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下课给出答案加以评价,这可帮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另一种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①为达到既减轻棉铃虫的危害,又能生产无公害棉花的目的,请运用生物学原理指出几种解决棉铃虫危害的有效方法?②如果你是水果促销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可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这些问题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
四、教学语言中的残缺美
有时无声胜有声,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讲究含蓄,不宜过于直露,精心设置悬念,故意设置“残缺”,造成暂时性的语言“空白”,让学生去咀嚼、回味已讲内容,有利于教与学和谐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特别是备语言: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何时详,何时略,何时提问,何时停顿,何时教师讲,何时学生讲等都要心中有数。
教学语言中的残缺美美在有意识地停顿、残缺,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空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时,可提炼教学语言,缩减无关语言,通过朗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两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朗诵到这里突然停止,几秒钟的沉默后,残缺不全的诗句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完全激发出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接着教师就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演替现象。
五、多媒体课件中的残缺美
当今的多媒体课件存在诸多误区:时间长,容量大,使“人灌”转向了“机灌”;追求“外在美”忽视“内在美”,满屏幕,字号小的课件既不美观也不有效。
多媒体课件中的残缺美美在视觉上简洁、清晰,但不缺视觉冲击力。使用上互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内容上科学,指向性明确,由少见多,以点带面。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应注意:
课件要向节件转变。残缺不完整的课件有着他独特的美,看似残缺不完整的课件却能画龙点睛,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设计制作课件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生物学课件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尽量用动画代替图片,图表来代替文字,或图文结合,文字尽量少,字号尽量大。同时还要舍去无关声音、图片等干扰,使单屏画面简洁明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有了这么多残缺,这么多不完美,才显得那么真实、珍贵。残缺之美,也许才是现实中的永恒之美。正因为教学中的“残缺”才有了学生学习时的“完美”,才有了师生在弥补遗憾、追求完美中的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