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课堂提问是进行信息反馈、落实教学意图、活跃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经逐渐成为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课堂。基于此,趣味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而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在趣味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关键词:趣味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21)-08-081
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使语文课堂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趣味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心理情趣为主导,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指导思想,其教育意义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趣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将提问作为一种启发的手段,以此来使学生主动地、有规律地、探索性地学习。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契合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趣味教育和课堂提问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提问方式。这样一来,有利于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从而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合理运用现代科技
尽管小学阶段大部分语文知识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但仍然有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极大的时间跨度。如果直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提问,不但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科技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借助多种媒介要素将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与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以《草船借箭》为例,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演义》。很多学生并没有阅读过原著的内容,并且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学生对很多著名的“三国”历史人物也仅仅是有一些比较模糊的印象。若直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会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辅助。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动画片《三国演义》,除了“草船借箭”这一集的内容之外,我还截取了前一集的动画内容,以此来使学生对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动画片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再加上这部动画的制作精良,所以学生通过主动欣赏对故事的主要情节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接着,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到诸葛亮怎样的特点?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科技是极为必要的。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时,需要以问题为载体,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当中。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能够通过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以《落花生》为例,我在教学中利用以下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文本探究活动:(1)这篇课文以花生为线索写了哪些事?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2)对于花生的好处,父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3)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父亲为什么要提到苹果、石榴、桃子这些水果?(4)“我”当时有没有理解父亲说的话?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之所以设计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意图就是给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一定的线索。学生首先结合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了交流讨论。通过这一流程,使学生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认识。
三、创新课堂语文活动
新课标提倡构建更加开放且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组织多样化的语文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活力,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组织课堂辩论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活动类型。当学生针对某些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时,可以将课堂辩论作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途径。同样以《落花生》为例,学生在讨论中对一个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学生认为我们不能成为像“苹果、石榴、桃子”这样的人。而有学生则认为这样的人同样是有价值的。于是,我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辩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程中,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为此,教师应该在趣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提问—探究”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对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整,以此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发.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J].年轻人,2019,(33):187.
[2]邵孔彬.探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上旬,2019,(1):4.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趣味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21)-08-081
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使语文课堂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趣味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心理情趣为主导,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指导思想,其教育意义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趣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将提问作为一种启发的手段,以此来使学生主动地、有规律地、探索性地学习。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契合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趣味教育和课堂提问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提问方式。这样一来,有利于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从而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合理运用现代科技
尽管小学阶段大部分语文知识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但仍然有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极大的时间跨度。如果直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提问,不但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科技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借助多种媒介要素将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与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以《草船借箭》为例,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演义》。很多学生并没有阅读过原著的内容,并且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学生对很多著名的“三国”历史人物也仅仅是有一些比较模糊的印象。若直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会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辅助。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动画片《三国演义》,除了“草船借箭”这一集的内容之外,我还截取了前一集的动画内容,以此来使学生对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动画片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再加上这部动画的制作精良,所以学生通过主动欣赏对故事的主要情节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接着,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到诸葛亮怎样的特点?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科技是极为必要的。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时,需要以问题为载体,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当中。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能够通过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以《落花生》为例,我在教学中利用以下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文本探究活动:(1)这篇课文以花生为线索写了哪些事?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2)对于花生的好处,父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3)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父亲为什么要提到苹果、石榴、桃子这些水果?(4)“我”当时有没有理解父亲说的话?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之所以设计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意图就是给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一定的线索。学生首先结合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了交流讨论。通过这一流程,使学生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认识。
三、创新课堂语文活动
新课标提倡构建更加开放且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组织多样化的语文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活力,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组织课堂辩论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活动类型。当学生针对某些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时,可以将课堂辩论作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途径。同样以《落花生》为例,学生在讨论中对一个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学生认为我们不能成为像“苹果、石榴、桃子”这样的人。而有学生则认为这样的人同样是有价值的。于是,我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辩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程中,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为此,教师应该在趣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提问—探究”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对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整,以此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发.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J].年轻人,2019,(33):187.
[2]邵孔彬.探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上旬,2019,(1):4.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