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内部各方式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为例,从机制层面对其”四位一体”大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杭州现状公共交通系统在组织机制、运营管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借鉴新加坡、伦敦公共交通管理先进经验,提出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和反馈机制来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四位一体”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换乘优惠,优化各方式间的比价关系,推广多元融合票制,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针对各类线路差异化地制定补贴指标和融合导向的公交服务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
【机 构】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内部各方式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为例,从机制层面对其”四位一体”大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杭州现状公共交通系统在组织机制、运营管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借鉴新加坡、伦敦公共交通管理先进经验,提出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和反馈机制来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四位一体”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换乘优惠,优化各方式间的比价关系,推广多元融合票制,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针对各类线路差异化地制定补贴指标和融合导向的公交服务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呈现拥堵时长和拥堵面积逐步扩大的特征,且由大城市常态化拥堵向中小城市常态化拥堵蔓延.为探寻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之道,比利时根特市通过欧洲城市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一个为期3年的交通管理即服务项目,革新现有的交通管理理念,搭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交通管理即服务云服务平台,吸纳图商、高校、通信运营商、公交企业等构成伞型生态圈,共同汇聚用户所需的数据,打破交通管控数据壁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的信息服务,极大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节省出行者的在途时间.结论表明,交通管理即服务项目有效应对了每
儿童独立出行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儿童友好程度的重要指标.各国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实践和各类机构出台的原则指引为现阶段实现儿童友好出行提供了参考,包括”儿童出行路径””儿童友好步行路径””步行巴士”以及相应安全、便利、舒适、多功能性基本优化原则.以深圳市福海街道为例,探讨在旧厂区、城中村和外来非户籍人口集中的城市建成区,如何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在遵循既有常规策略和交通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街道交通系统优化方案和出行模式创新策略,为其他同样具有复杂交通、功能和社会构成的区域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提供经验
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及开发强度的增加,在新一轮城市开发中,直接连接地库的地下环路系统逐渐得到普及.为总结地下环路系统的适用性,基于国内实践经验提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地下环路系统规划思路.首先,基于国内规划建设案例,总结地下环路的多种布局模式及其适应性;其次,从城市、交通及用户角度,结合案例及实践经验,总结地下环路的规划要点及思路;最后,以深圳清水河片区研究课题为基础,比选推荐地下环路的布局方案,并利用TransCad模型进行测试,校核地下环路的合理性.
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和街道品质提升,分析路缘空间的内涵和普遍特性,提出现阶段我国街道路缘空间优化设计三大原则:统筹配置、功能整合和弹性适应.结合目前我国路缘空间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同时,针对路缘空间的安全隔离、衔接换乘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制定设计要点,以期对路缘的精细化设计提供有效借鉴.
在立体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存在交通组织和转换形式复杂、分流区与合流区交通流线交织、驾驶行为特性与城市道路差异明显等问题需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建立精细化三维微观仿真模型,采用驾驶模拟实验与多源交通数据进行参数标定,得出可视化设计方案交通运行评估情况.以迭代优化评估设计方案交通运行效率与安全为手段,提出优化建议反馈至工程设计.并以上下匝道设计方案、连续分流合流区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精细化评估,说明精细化三维模型微观仿真在立体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互联互通是影响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互联互通发展经验相对不足.以东京都市圈地区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轨道交通系统功能层次、网络互联互通发展实践,总结典型模式,提出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应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合理确定联通目标,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模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中,随着车站客流量的逐年增长,为了避免人群拥挤导致的安全问题,地铁车站客流量的准确预测存在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Wi-Fi探针的采集原理、源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对Wi-Fi探针间的关系进行关联分析,构建BP神经网络客流的预测模型,最后以算例验证Wi-Fi探针技术采集数据及客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以某地铁站采集到的数据为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Wi-Fi探针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满足客流预测的需求,基于Wi-Fi探针的地铁客流预测模型有效.
旅游综合体的交通需求特征既继承旅游度假区的季节波动和瞬时聚集性,又融入城市拓展区的日常交通及通勤潮汐性,2类交通在空间上、时间上相互交叉和干扰,对旅游综合体开发运营带来挑战.通过对旅游综合体交通需求特征的提取与分析,结合规划实践案例提出近城区位带来项目内外衔接问题、季节波动带来设施供给规模问题和多样化出行需求带来交通管理模式问题的具体体现,针对这些问题,从需求精细化、衔接一体化、供给情景化、组织差别化4个角度梳理旅游综合体交通规划的主要策略和建议.
应用现阶段机场导客系统分类和标识使用率分析大型航空枢纽港导客系统功能需求,定义旅客需求强度.基于旅客需求强度,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使用6大指标量化具体大型航空港划分后的功能区和通道空间之间的相对关系,以此为依据结合关系图解在各区域中依次设置导客系统,明确导客系统的设置内容、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设置步骤包括:大型航空港分区分级、基于凸状空间法的区域分割、同级区域间的关系图解转换、空间句法指标提取和计算,导客系统设置及整合.并以虹桥机场T2航站楼出发层候机区为例设置导客系统.
从居民、企业等多维视角出发,归纳出轨道服务、土地开发、站点接驳、政策机制、社会影响五大感知维度,结合多源大数据、政策机制文件、问卷调查与调研访谈等定量、定性方法,综合评价宁波市TOD发展成效.结果表明,宁波市TOD发展尚处启蒙阶段,存在客流强度低、人口岗位不集聚、土地利用低效、开发滞后、接驳设施不完备、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轨道网络化进程、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开发机制等提升改善.研究可作为宁波市制定TOD发展战略的依据,也为其他城市进行TOD评价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