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评价是获得个体技能和潜能等信息的过程。评价的先决条件是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评价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跨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对学生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认知过程学习的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最终真正找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 加德纳还认为,“教育的一个主要弊病就是习惯于传统的、不加思考的评价方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这些评价方法表明了对学习的不正确观点”,他倡导“我们应该从测试和测试的数据中彻底解放出来,注意一下另一种自然的信息来源,那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是怎样获得那些对于他们的生活非常重要的技能。”所以,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在评价的效度上,应使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成为自然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进行;在评价手段上,不能仅仅通过考试和测验来评价教学,因为它们严重偏向语言和逻辑智能,要用“智能公正”的评价手段,即直接观察学生自然学习状态下的智能。可见,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与传统的学生评价有很大的不同。具体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以简单的数字大小和数量多少给学生排名定位,在这样的评价中只有少数学生是优秀的,大多数学生为中常或平常,评价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甄别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那少数“精英”们才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大多数学生成为了“失败者”。事实上,有很多事例表明,不少考场失败者,往往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从反面佐证了传统评价存在的弊端。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诊断、发展性功能,它把评价看作是课程、教学的有机构成环节,认为评价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确定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谋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多更好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以及发展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以教育目标为指导的评价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合格公民和人才,更要让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按照传统的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只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用这种绝对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危害性的。加德纳把这种传统的注重语言和数理逻辑的教育称为“唯一机会的教育”,这种“唯一机会的教学方法造成许多儿童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观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评价要摆脱标准化测验,应该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个方面智能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使得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得以开发,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功,获得激励。可见,多元智能的学生评价观是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评什么,如何评,更多是指令化的,无法调动被评价者对评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评价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的。对学生学习予以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除教师对学生学习予以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生需要有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而家长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社区对学生的评价,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审视着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和多层次地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多主体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四、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的评价手段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密切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评价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非学校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学生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分数的高低不能够真正说明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学生评价观,是对量化评价的反思、批判和革新,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因此,这种学生评价方式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注重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在评价中将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进行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向传统的教育评价进行了挑战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教育评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与过去只使用标准化的纸笔测验相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能提供更多的有关学生学了什么和如何去学的信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其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成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第180页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以简单的数字大小和数量多少给学生排名定位,在这样的评价中只有少数学生是优秀的,大多数学生为中常或平常,评价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甄别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那少数“精英”们才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大多数学生成为了“失败者”。事实上,有很多事例表明,不少考场失败者,往往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从反面佐证了传统评价存在的弊端。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诊断、发展性功能,它把评价看作是课程、教学的有机构成环节,认为评价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确定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谋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多更好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以及发展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以教育目标为指导的评价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合格公民和人才,更要让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按照传统的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只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用这种绝对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危害性的。加德纳把这种传统的注重语言和数理逻辑的教育称为“唯一机会的教育”,这种“唯一机会的教学方法造成许多儿童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观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评价要摆脱标准化测验,应该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个方面智能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使得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得以开发,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功,获得激励。可见,多元智能的学生评价观是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评什么,如何评,更多是指令化的,无法调动被评价者对评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评价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的。对学生学习予以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除教师对学生学习予以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生需要有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而家长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社区对学生的评价,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审视着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和多层次地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多主体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四、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的评价手段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密切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评价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非学校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学生评价中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分数的高低不能够真正说明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学生评价观,是对量化评价的反思、批判和革新,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因此,这种学生评价方式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注重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在评价中将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进行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向传统的教育评价进行了挑战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教育评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与过去只使用标准化的纸笔测验相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能提供更多的有关学生学了什么和如何去学的信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其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成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