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少见原因:谷固醇血症1例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1例以鼻衄、脾大起病,后因肝功能异常而最终诊断为谷固醇血症的病案。文中患者的诊治过程曲折,期间经历了两次肝脏穿刺组织学检查、脾脏切除手术,但病因一直未能明确。最终,通过基因检测等检查确诊并予以治疗,此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未再出现鼻衄。该例病案提醒临床医生,遇到反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若经常规实验室、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后仍未明确病因,则应重视遗传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的筛查,利于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其在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19年2月
目的探讨合成MRI直方图参数对直肠癌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4周内接受合成MRI序列检查。由1名低年资和1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EMVI状态。基于T1、T2和质子密度(PD)mapping提取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最大值、最小值、第10百分位数、中位数、第9
目的探讨合成MRI的多定量参数对腰椎间盘变性级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腰痛接受腰椎MRI的患者,共纳入85例患者的414个腰椎间盘。对合成MRI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T1、T2及质子密度(PD)mapping 3组定量序列。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L1~S1的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及髓核的T1、T2、PD值,采用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
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都可导致肝纤维化形成,并可进一步发展至肝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脂质组学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已经在肝纤维化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现介绍脂质组学技术,以及探讨脂质在肝纤维化中的致病机制、脂肪毒性生物学标志物和新兴治疗靶点的研究,并对未来肝纤维化领域的脂质组学发展提出展望。
超声检查无创、实时、价廉,无辐射、便于反复进行,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检查新技术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发展迅速,可有效鉴别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评估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程度以及监测肝病治疗效果,在临床肝病及其介入治疗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本指南规范了肝病多模态超声技术(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检查的仪器调置、患者准备及医生检查方法;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炎性病变、纤
目的探讨分析2015至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资助的医学人工智能(AI)研究现况。方法以2015至2019年NSFC医学科学部资助的AI相关项目信息为数据基础,对项目的资助年份、题目、依托单位、项目类型、项目经费以及研究成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5至2019年,NSFC共资助AI相关项目278项,项目数和经费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90%(249/278)资助项目为面上项目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因发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一经发现均属于晚期,预后不良。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它可通过胆汁酸受体作用于胆管细胞,在胆管癌的
目的 比较衰弱表型和衰弱筛查量表(FRAIL量表)对老年住院患者衰弱风险的筛查能力,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衰弱筛查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