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变电站的二次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而改进变电站二次施工工艺的策略包括对户外电缆保护管的技术改进、对电缆槽盒的技术改进、对主变本体电缆软管的技术改进以及电缆沟道十字口处的工艺优化、屏柜和端子箱安装、电缆敷设和排列以及二次接线等多种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施工;工艺改进
在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追求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就成为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趋势,为了在已经建成的变电站中实现自动化系统运作,就必须对变电站进行二次施工,因此二次施工也成为目前变电站安装工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此次研究给出了整个变电站二次施工阶段的工艺改进策略,目的就在于保障二次施工的工艺水平持续提升。变电站二次施工的工艺具有较高复杂性,并且施工的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后续使用,进而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变电站二次施工的工艺水平和质量要求产生足够重视。
1 技術改进
1.1 户外电缆保护管
以各设备所需保护管或不锈钢槽盒的长度为依据,进行数据实际测量,再根据测量的结果定制相应的技术方案。在使用镀锌钢管时,应注意将埋管数量降低,并保证埋管直径一致,相邻埋管之间不要留下空隙。
保证所使用的热镀锌钢管在外观上未出现裂缝、孔洞等现象,确保钢管完好和平整,还要对钢管的内壁进行仔细检查,保证钢管内壁的光滑。对于连接电缆管的外露接头和设备接线盒的材料,应选择软性材料连接,避免造成接头处出现漏水情况,从而导致电缆受潮。接头的部分都使用特制的变径接头连接,避免过去因使用防火泥而导致封闭不严的情况,保证接头处不会轻易产生变形现象,同时提升外观美感。
同一类型设备机构箱的埋管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次、同型号器材,在排列电缆的埋管时必须保证其横平竖直,使其能够整齐地排列在地下。所有电缆管的地下对接接头处都应焊接外层保护材料,确保电缆和环境完全隔绝,避免电缆遭到侵蚀,保证隐蔽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控制电缆一般用于连接变电站的内部主控制楼各继电保护设备,并且连接站内保护柜和站外端子箱。通信电缆则主要连接变电站各通信设备,如音频设备、调度数据交换设备等。电力电缆则主要架设在变电站中各出线和电源系统位置,主要用来传输大功率電能。
1.2 电缆槽盒
以往使用的是不锈钢槽盒,但不锈钢偏软,容易变形,因此在二次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高强度的铝基复合材料替代原来的不锈钢材料作为新的槽盒替代材料。这样不仅降低了槽盒改装的成本,还加强了槽盒的强度。新型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强、弹性模量高,其性能也比较稳定,不易腐蚀变性,安装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兼具美感。
1.3 主变本体电缆软管
使用冷轧钢带和镀锌钢带,可挠金属电线的保护材料和电缆连接软管都可以使用用于保护可挠金属电线的套管材料,优点如下:能随意变形并且造型美观;抗腐蚀性能强,绝缘性能好;适合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没有长度上的限制,可以按照要求随意截取长度,不会出现多余或不够的情况;套管有螺纹,可以在任意处用连接器与电线管、钢管和电机设备连接;抗振性能优秀,并且具有防水性;能够很方便地用专用的套管切割刀切断,并且断面整洁,不需要对切口进行复杂处理;保护管能更牢固地固定住,抗腐蚀性能优秀,并且兼具美感。
2 工艺优化
关于电缆沟道“T”形交汇处与十字口处的优化措施,其关键在于控制好电缆在转弯处和在“T”形及十字形交汇处的电缆排列工艺。电缆交汇处是二次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特别容易出现缠绕或排列混乱的问题,尤其是“T”形和十字形的交汇区域,通常这些交汇处的电缆支架具有比常规交汇处跨距更大的支架,而电缆也更容易在这些地方出现下垂现象[1]。这些问题都会对电缆的排列工艺产生重要影响,排列不好就会增加电缆接线工作的难度,并且很容易造成电缆接线错误的后果。目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是,在这些交汇处关键部位,增加过渡桥架,避免电缆出线下垂现象,同时将电缆分层并分走向排列,保证电缆在排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交叉和打绕的情况,还保证了电缆排列的美观性。
3 屏柜及端子箱安装
屏柜和端子箱在安装之前,应对屏柜型钢基础实施验收工作,在保证使用材料的尺寸符合要求之后再开始安装工作。屏柜型钢和端子箱的底座要牢固地和主接地网连接起来。
室内的屏柜要在基础型钢上钻孔之后再与螺栓进行固定,不要采用电焊的方式进行固定。户外的端子箱基座如果没有预埋型钢就可以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依照屏柜和端子箱的地脚孔规格,配置好相应数量的固件,保证配置固件的齐全,并保证所有固件都经过热镀锌防腐处理。
4 电缆敷设及排列
在敷设电缆之前,应充分规划电缆支架上所有齿上的电缆数量及走向。
室内的长线电缆排列:按照距离电缆沟入口的距离来看,距离电缆沟入口最远的屏柜电缆应敷设在支架的最上部,并将最上部全部排满,排满之后逐级往下层排列。所有层电缆管理中,最上层的电缆排列工艺是最重要的。
室内的短线电缆排列:这是室内屏柜和屏柜之间联络电缆的排列工艺研究,原则上来说,短线电缆应在长线电缆的下面一层开始排列。接入屏柜的电缆应避免从上层电缆的上部翻过进入到屏柜,以免影响外观。
所有用于通信的电缆以及弱电电缆都应排列在支架的最下层。
保证高压电缆的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尽可能使其分层单独排列。
户外的设备间联络用短线电缆应排列在长线电缆的下面一层,所有接入到设备内部的电缆都应尽量避免从支架的上部横跨过去,因为这样可能会与上层电缆出线交叉,不仅混乱,而且影响美感。
跨沟进设备的电缆设置有防下垂的措施,比如在电缆沟进设备的地方增加电缆担架式的托架,在进设备的入口及转弯处用铁丝绑扎,密度要适当,以避免电缆在受力过程中出现错位现象。
电缆的转弯处应按照平面的圆弧进行绑扎,满足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在电缆转弯的地方应适当地增加绑带的捆绑密度,以免电缆在受力的过程中发生错位现象。各捆扎点的间距要均匀,不要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否则会影响美观[2]。
如果电缆的支沟或沟尾的电缆数量很少,就可以改变电缆层或具体线路的方式进行补缺,以保证支架上电缆线排列整齐为首要目标。
5 二次接线
电缆进入屏柜之前的排列和捆扎,应根据设计端子排列,使电缆在排列时左右、内外都分开,保证电缆能够整齐美观地排列。电缆在屏柜内的弧度要保持一致,不仅满足标准要求,还要预留一定的绑扎空间。扎带或扎丝绑扎过程中间距一致,并且高度也一致,扎带的绑扎接头和方向应保持一致。
电缆剥切是根据电缆进入屏柜后的实际情况和排列位置进行画线,然后再将电缆的画线部位一起绑扎在同一个高度。在剥切的过程中要保证力度的适度性,避免对屏蔽层内的电缆芯线产生伤害。
电缆的芯线拉直是将芯线解开之后,用手套或布将电缆的芯线拉直。
电缆头制作:将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接地线焊接在距剥切位置1cm的金属护层或屏蔽层上,焊接接地线时,必须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在焊接完成后就带有粘性的扎带捆扎。
6 结束语
高质量的变电站二次施工措施有利于维护变电站和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是决定变电站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变电站二次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质量和工艺问题,提高安装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建松,傅三川,俞永军,等.智能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的标准化技术[J].浙江电力,2013,32(6):61-63.
[2]王增华,窦青春,王秀莲,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6):112-116.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施工;工艺改进
在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追求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就成为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趋势,为了在已经建成的变电站中实现自动化系统运作,就必须对变电站进行二次施工,因此二次施工也成为目前变电站安装工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此次研究给出了整个变电站二次施工阶段的工艺改进策略,目的就在于保障二次施工的工艺水平持续提升。变电站二次施工的工艺具有较高复杂性,并且施工的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后续使用,进而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变电站二次施工的工艺水平和质量要求产生足够重视。
1 技術改进
1.1 户外电缆保护管
以各设备所需保护管或不锈钢槽盒的长度为依据,进行数据实际测量,再根据测量的结果定制相应的技术方案。在使用镀锌钢管时,应注意将埋管数量降低,并保证埋管直径一致,相邻埋管之间不要留下空隙。
保证所使用的热镀锌钢管在外观上未出现裂缝、孔洞等现象,确保钢管完好和平整,还要对钢管的内壁进行仔细检查,保证钢管内壁的光滑。对于连接电缆管的外露接头和设备接线盒的材料,应选择软性材料连接,避免造成接头处出现漏水情况,从而导致电缆受潮。接头的部分都使用特制的变径接头连接,避免过去因使用防火泥而导致封闭不严的情况,保证接头处不会轻易产生变形现象,同时提升外观美感。
同一类型设备机构箱的埋管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次、同型号器材,在排列电缆的埋管时必须保证其横平竖直,使其能够整齐地排列在地下。所有电缆管的地下对接接头处都应焊接外层保护材料,确保电缆和环境完全隔绝,避免电缆遭到侵蚀,保证隐蔽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控制电缆一般用于连接变电站的内部主控制楼各继电保护设备,并且连接站内保护柜和站外端子箱。通信电缆则主要连接变电站各通信设备,如音频设备、调度数据交换设备等。电力电缆则主要架设在变电站中各出线和电源系统位置,主要用来传输大功率電能。
1.2 电缆槽盒
以往使用的是不锈钢槽盒,但不锈钢偏软,容易变形,因此在二次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高强度的铝基复合材料替代原来的不锈钢材料作为新的槽盒替代材料。这样不仅降低了槽盒改装的成本,还加强了槽盒的强度。新型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强、弹性模量高,其性能也比较稳定,不易腐蚀变性,安装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兼具美感。
1.3 主变本体电缆软管
使用冷轧钢带和镀锌钢带,可挠金属电线的保护材料和电缆连接软管都可以使用用于保护可挠金属电线的套管材料,优点如下:能随意变形并且造型美观;抗腐蚀性能强,绝缘性能好;适合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没有长度上的限制,可以按照要求随意截取长度,不会出现多余或不够的情况;套管有螺纹,可以在任意处用连接器与电线管、钢管和电机设备连接;抗振性能优秀,并且具有防水性;能够很方便地用专用的套管切割刀切断,并且断面整洁,不需要对切口进行复杂处理;保护管能更牢固地固定住,抗腐蚀性能优秀,并且兼具美感。
2 工艺优化
关于电缆沟道“T”形交汇处与十字口处的优化措施,其关键在于控制好电缆在转弯处和在“T”形及十字形交汇处的电缆排列工艺。电缆交汇处是二次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特别容易出现缠绕或排列混乱的问题,尤其是“T”形和十字形的交汇区域,通常这些交汇处的电缆支架具有比常规交汇处跨距更大的支架,而电缆也更容易在这些地方出现下垂现象[1]。这些问题都会对电缆的排列工艺产生重要影响,排列不好就会增加电缆接线工作的难度,并且很容易造成电缆接线错误的后果。目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是,在这些交汇处关键部位,增加过渡桥架,避免电缆出线下垂现象,同时将电缆分层并分走向排列,保证电缆在排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交叉和打绕的情况,还保证了电缆排列的美观性。
3 屏柜及端子箱安装
屏柜和端子箱在安装之前,应对屏柜型钢基础实施验收工作,在保证使用材料的尺寸符合要求之后再开始安装工作。屏柜型钢和端子箱的底座要牢固地和主接地网连接起来。
室内的屏柜要在基础型钢上钻孔之后再与螺栓进行固定,不要采用电焊的方式进行固定。户外的端子箱基座如果没有预埋型钢就可以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依照屏柜和端子箱的地脚孔规格,配置好相应数量的固件,保证配置固件的齐全,并保证所有固件都经过热镀锌防腐处理。
4 电缆敷设及排列
在敷设电缆之前,应充分规划电缆支架上所有齿上的电缆数量及走向。
室内的长线电缆排列:按照距离电缆沟入口的距离来看,距离电缆沟入口最远的屏柜电缆应敷设在支架的最上部,并将最上部全部排满,排满之后逐级往下层排列。所有层电缆管理中,最上层的电缆排列工艺是最重要的。
室内的短线电缆排列:这是室内屏柜和屏柜之间联络电缆的排列工艺研究,原则上来说,短线电缆应在长线电缆的下面一层开始排列。接入屏柜的电缆应避免从上层电缆的上部翻过进入到屏柜,以免影响外观。
所有用于通信的电缆以及弱电电缆都应排列在支架的最下层。
保证高压电缆的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尽可能使其分层单独排列。
户外的设备间联络用短线电缆应排列在长线电缆的下面一层,所有接入到设备内部的电缆都应尽量避免从支架的上部横跨过去,因为这样可能会与上层电缆出线交叉,不仅混乱,而且影响美感。
跨沟进设备的电缆设置有防下垂的措施,比如在电缆沟进设备的地方增加电缆担架式的托架,在进设备的入口及转弯处用铁丝绑扎,密度要适当,以避免电缆在受力过程中出现错位现象。
电缆的转弯处应按照平面的圆弧进行绑扎,满足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在电缆转弯的地方应适当地增加绑带的捆绑密度,以免电缆在受力的过程中发生错位现象。各捆扎点的间距要均匀,不要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否则会影响美观[2]。
如果电缆的支沟或沟尾的电缆数量很少,就可以改变电缆层或具体线路的方式进行补缺,以保证支架上电缆线排列整齐为首要目标。
5 二次接线
电缆进入屏柜之前的排列和捆扎,应根据设计端子排列,使电缆在排列时左右、内外都分开,保证电缆能够整齐美观地排列。电缆在屏柜内的弧度要保持一致,不仅满足标准要求,还要预留一定的绑扎空间。扎带或扎丝绑扎过程中间距一致,并且高度也一致,扎带的绑扎接头和方向应保持一致。
电缆剥切是根据电缆进入屏柜后的实际情况和排列位置进行画线,然后再将电缆的画线部位一起绑扎在同一个高度。在剥切的过程中要保证力度的适度性,避免对屏蔽层内的电缆芯线产生伤害。
电缆的芯线拉直是将芯线解开之后,用手套或布将电缆的芯线拉直。
电缆头制作:将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接地线焊接在距剥切位置1cm的金属护层或屏蔽层上,焊接接地线时,必须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在焊接完成后就带有粘性的扎带捆扎。
6 结束语
高质量的变电站二次施工措施有利于维护变电站和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是决定变电站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变电站二次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质量和工艺问题,提高安装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建松,傅三川,俞永军,等.智能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的标准化技术[J].浙江电力,2013,32(6):61-63.
[2]王增华,窦青春,王秀莲,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6):112-116.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