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北京,一个叫韩磊的成年人,与一名推婴儿车的母亲发生争执,摔死了熟睡中的婴儿。所有人都在唾骂他,但却不知道这个暴徒的成长史。“杀手也有小学同学”,韩磊之所以能摔死无辜的孩子,与他父母离谱的教养息息相关——不得不说,他也是个可怜人,可怜的孩子。
此时,让我们回头去看看这个“暴戾之徒”的成长道路,竟也是“残酷人生”。
苍白的童年,他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
韩磊的父亲常年在离北京十万八千里的四川大山里工作。家里还有母亲和姐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不在家,韩磊做任何事也就少了约束。父亲角色缺失,家里没有一个男性的榜样可学,所以,社会上的人就成了韩磊的榜样。
韩磊天天戴着小军帽,背着军挎包,不是看小人书,就是去看大院里血气方刚的大孩子们游荡、打架。用拳头就可以解决所有难题,只要足够胆大,足够不要命,这是韩磊看到的,学到的,总结到的。这种解决问题方式,这种不计后果的“无畏”精神,让韩磊在日后不断犯错,滑向深渊。
9岁,父亲终于回家了。此前,6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家长足够有耐心,孩子成长中缺失还是可以弥补的,亲子关系还是可以修复的。但韩磊的父亲只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韩磊便从暴力的旁观者变成受虐者。
转眼就进入青春期,韩磊喜欢上了古诗词,他经常把自己关家里学习诗词韵律,并且开始模仿写作。拳头,写小说,写诗,这是韩磊的青春期最热衷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允许孩子朝着兴趣方向发展,这就会成为修复亲子关系的重要一步。但在这样的家庭里怎么可能?韩磊退学了。
退学后,韩磊依然受到伙伴们的佩服,因为他讲兄弟义气,也能铲事儿。而父亲一旦发现儿子在外边动手,抄起块木板来就是更猛的一顿抽。这更让韩磊相信拳头的力量。
母亲,是暴脾气,大嗓门,经常会跟父亲吵架。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孩子自然有样学样。这种易怒,以伤害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的模式,像“蝴蝶效应”一般为韩磊多年后的摔婴案埋下了伏笔。
韩磊在小说里描写的母亲非常温柔。这个在缺乏柔软母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直到三十几岁时,还异常渴望得到来自母亲的爱。
韩磊14岁时,家里的一辆自行车被盗,这是父母攒了一年的钱才买到的。韩磊心疼父母,但他的解决方式是以暴制暴——别人偷我的,那我就去偷回来。
韩磊被拘留了13天。这本来不是一件天塌的事。父母如果能看到孩子做这事的动机是悲悯父母的辛劳,好好跟孩子谈一谈,然后告诉孩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妥当,也许韩磊的未来不会那么糟糕。而现实是,韩磊的父母把他强制送到了工读学校。
当年的工读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暴力社会,在这样一个群体中,韩磊更加相信拳头的力量。
在那里,韩磊经常被欺负。韩磊逃走了,当时他脚上有刚做手术的伤口,他用刀片剜肉把线割了,脚上都是血。他不疼吗?肯定疼,但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既然可以用在对待他人身上,那也就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韩磊回家了。父亲已经打不动他了。
他总想证明些什么给别人看
19岁,他在出版社找到了一份校对的工作。韩磊想通过文学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出版社的老编辑很喜欢韩磊的文字,想给他发表,但需要两三万的费用,于是给他家里打电话,父亲认为这是骗钱的,母亲直接把儿子写的东西全扔了。韩磊的这条“正道”,又被父母堵死了。其实,韩磊最想证明给看的人,是亲爹亲妈。
韩磊重新选择了偷。正逢“严打”,韩磊被抓了个正着,被判无期。
在监狱里,韩磊见到不平就举报,成了有名的“针儿爷”。这是他在这个群体里能证明自己有存在感的唯一方式。
去年,入狱16年后的韩磊获得减刑出狱。他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多年的牢狱生活使得韩磊的文字中浸满了血泪和灰暗,他给小说起名《昔我往矣》。他希望那个被父母骂作不肖子孙的自己永远成为往昔。
韩磊想迅速融入社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在萌发了养羊致富的念头后,很快在山东德州当起了羊倌儿。但羊养大后,韩磊却不懂市场,只能贱卖。接着他又搞起了废品回收。当第一单生意签下后,他很高兴。约朋友吃饭,喝了很多酒,然后又去唱KTV,这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天。之后,与推婴儿车的母亲发生了冲突……
是什么力量让韩磊把孩子那么轻易地举过了头?说到此处,也许您已经有所感慨。
“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韩磊说。但,这绝不是“命运”这么简单。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培养出韩磊这样的孩子;每个家长,也不希望遇到韩磊这样的暴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育我们的孩子呢?敬请关注下期本刊的深度讨论。
此时,让我们回头去看看这个“暴戾之徒”的成长道路,竟也是“残酷人生”。
苍白的童年,他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
韩磊的父亲常年在离北京十万八千里的四川大山里工作。家里还有母亲和姐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不在家,韩磊做任何事也就少了约束。父亲角色缺失,家里没有一个男性的榜样可学,所以,社会上的人就成了韩磊的榜样。
韩磊天天戴着小军帽,背着军挎包,不是看小人书,就是去看大院里血气方刚的大孩子们游荡、打架。用拳头就可以解决所有难题,只要足够胆大,足够不要命,这是韩磊看到的,学到的,总结到的。这种解决问题方式,这种不计后果的“无畏”精神,让韩磊在日后不断犯错,滑向深渊。
9岁,父亲终于回家了。此前,6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家长足够有耐心,孩子成长中缺失还是可以弥补的,亲子关系还是可以修复的。但韩磊的父亲只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韩磊便从暴力的旁观者变成受虐者。
转眼就进入青春期,韩磊喜欢上了古诗词,他经常把自己关家里学习诗词韵律,并且开始模仿写作。拳头,写小说,写诗,这是韩磊的青春期最热衷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允许孩子朝着兴趣方向发展,这就会成为修复亲子关系的重要一步。但在这样的家庭里怎么可能?韩磊退学了。
退学后,韩磊依然受到伙伴们的佩服,因为他讲兄弟义气,也能铲事儿。而父亲一旦发现儿子在外边动手,抄起块木板来就是更猛的一顿抽。这更让韩磊相信拳头的力量。
母亲,是暴脾气,大嗓门,经常会跟父亲吵架。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孩子自然有样学样。这种易怒,以伤害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的模式,像“蝴蝶效应”一般为韩磊多年后的摔婴案埋下了伏笔。
韩磊在小说里描写的母亲非常温柔。这个在缺乏柔软母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直到三十几岁时,还异常渴望得到来自母亲的爱。
韩磊14岁时,家里的一辆自行车被盗,这是父母攒了一年的钱才买到的。韩磊心疼父母,但他的解决方式是以暴制暴——别人偷我的,那我就去偷回来。
韩磊被拘留了13天。这本来不是一件天塌的事。父母如果能看到孩子做这事的动机是悲悯父母的辛劳,好好跟孩子谈一谈,然后告诉孩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妥当,也许韩磊的未来不会那么糟糕。而现实是,韩磊的父母把他强制送到了工读学校。
当年的工读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暴力社会,在这样一个群体中,韩磊更加相信拳头的力量。
在那里,韩磊经常被欺负。韩磊逃走了,当时他脚上有刚做手术的伤口,他用刀片剜肉把线割了,脚上都是血。他不疼吗?肯定疼,但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既然可以用在对待他人身上,那也就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韩磊回家了。父亲已经打不动他了。
他总想证明些什么给别人看
19岁,他在出版社找到了一份校对的工作。韩磊想通过文学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出版社的老编辑很喜欢韩磊的文字,想给他发表,但需要两三万的费用,于是给他家里打电话,父亲认为这是骗钱的,母亲直接把儿子写的东西全扔了。韩磊的这条“正道”,又被父母堵死了。其实,韩磊最想证明给看的人,是亲爹亲妈。
韩磊重新选择了偷。正逢“严打”,韩磊被抓了个正着,被判无期。
在监狱里,韩磊见到不平就举报,成了有名的“针儿爷”。这是他在这个群体里能证明自己有存在感的唯一方式。
去年,入狱16年后的韩磊获得减刑出狱。他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多年的牢狱生活使得韩磊的文字中浸满了血泪和灰暗,他给小说起名《昔我往矣》。他希望那个被父母骂作不肖子孙的自己永远成为往昔。
韩磊想迅速融入社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在萌发了养羊致富的念头后,很快在山东德州当起了羊倌儿。但羊养大后,韩磊却不懂市场,只能贱卖。接着他又搞起了废品回收。当第一单生意签下后,他很高兴。约朋友吃饭,喝了很多酒,然后又去唱KTV,这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天。之后,与推婴儿车的母亲发生了冲突……
是什么力量让韩磊把孩子那么轻易地举过了头?说到此处,也许您已经有所感慨。
“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韩磊说。但,这绝不是“命运”这么简单。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培养出韩磊这样的孩子;每个家长,也不希望遇到韩磊这样的暴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育我们的孩子呢?敬请关注下期本刊的深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