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这是中央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深化。全国有东中西,江苏有南中北。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省重大战略之一,同心协力扎实推进,努力形成苏南、苏中、苏北各展所长、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深刻认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区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扶贫开发,九十年代实行“五位一体”挂钩帮扶,本世纪初对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作出重大调整,开启了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相继对我省三大区域及沿海地区发展作出新的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大力支持苏北振兴,先后出台了十方面政策意见和八方面扶持措施,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园区,制定和落实“一市一策”,苏北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动苏中崛起,支持苏中跨江合作、江海联动,加大对苏中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扶持力度,苏中崛起呈现良好态势,与苏南融合发展日益深入,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大力促进苏南提升,从战略高度推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支持苏南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开放合作、生态宜居等方面率先探索,苏南创新发展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制定实施五年推进计划,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滩涂围垦、载体建设和环境保护,沿海开发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第一步目标。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我们要全面分析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认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第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江苏工作新要求的关键举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我们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是事业新的起跑线,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支持苏北振兴实现跨越发展、推动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苏南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发展在良好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当前,江苏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以“两个率先”实践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并且根据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发展阶段新要求,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指标体系进行了丰富提升。在新的起点上落实“两个率先”的新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支持苏南转型发展,扎实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使之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支持苏中苏北发展,进一步提高苏中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坚决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建成实实在在、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全面小康。
第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的紧迫任务。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在发展中既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也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国内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为各个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了良好契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既有利于各个区域扬己所长、发挥优势,也有利于区域之间加强互动融合、推进协调发展。近年来全省各区域发展都取得重大成就,区域发展格局得到优化,为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些重大机遇,坚定发展信心,着力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总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认真落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两个率先”目标,立足江苏实际,着眼全省工作大局,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围绕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推进“两个率先”,重点和难点在苏北。推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政策是关键,项目是支撑,改革是动力,人才是根本,平台是载体。要更大力度支持苏北振兴,切实做到政策到位、项目见效、试点先行、人才集聚、平台做强。突出抓好“五个一批”:落实一批政策,继续推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园区,更大力度落实“一市一策”,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支持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支持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支持盐城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一批项目,在项目布局上加大向苏北倾斜力度,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对苏北投入力度,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同时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防止高污染项目向苏北转移。抓好一批试点,鼓励和支持苏北各地结合改革发展实际,勇于先行先试,在行政体制改革、小城镇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试点,力争取得新突破。集聚一批人才,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苏北人才队伍建设,使苏北人才数量明显增加、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建设一批平台,积极推动苏北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提升苏北各类园区的开放功能和水平,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开放型经济平台。 围绕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动苏中全面崛起。对照新的小康指标体系,在特色发展中促进整体提升,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全面崛起。苏中地区要做到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幸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深化融合发展,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更好地与苏南融合互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好承南启北的作用。强化特色发展,增强产业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区域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城市个性,科学定位城市发展,打造城市独特品牌;彰显文化魅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淮扬文化和江海文化,在传承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形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四化”同步推进、相互融合,大力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整体水平。下一阶段,要“突出抓好三个试点、全面落实一个政策”,即大力推进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苏南转型发展。抓住国家规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苏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较高的开放水平等现实优势,着力推进苏南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在转型升级中增创苏南现代化建设新优势。重点抓好“五个区”建设,即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努力把苏南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扎实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率先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扎实推进开放合作引领区建设,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创新优势;扎实推进富裕文明宜居区建设,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苏南”。要把“五个区”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盘筹划,协同推进,促进苏南在“两个率先”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苏南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围绕培育新的增长极,推进沿海科学开发。按照把江苏沿海地区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深入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使沿海地区成为全省规模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一是加速临海产业集聚。根据沿海城市各自特点,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临港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二是积极扩大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长江出海口区位优势,全面加强沿海地区与省内腹地的合作,加强与国内中西部、长江中下游、环渤海等地区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形成开放开发、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强港口、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沿海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要打通关键环节,开创立体布局,努力形成更加畅通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四是加强沿海城镇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协调推进,以全新思路、国际视野构建沿海城镇体系,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沿海城镇带。五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江苏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六是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创造一个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
凝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两个率先”大局,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改革的红利、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区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积极推进新的思想解放,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个区域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增强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拓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适应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已有政策,特别是落实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落实好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落实好支持苏北和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政策落实的高效化和政策效应的最大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对接,力争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结合实际完善政策,根据各个区域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形成更加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切实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和导向作用。
三是完善协调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必须全省联动、加强协调、合力推进。从省级层面来讲,要强化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对涉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跨区域的关键性工程和重大项目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从各区域来讲,要促进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对区域融合发展、南北挂钩事项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对接,推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四是狠抓推进落实。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扎实推进,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充分发挥有关指标体系的评价和导向作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尤展
深刻认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区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扶贫开发,九十年代实行“五位一体”挂钩帮扶,本世纪初对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作出重大调整,开启了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相继对我省三大区域及沿海地区发展作出新的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大力支持苏北振兴,先后出台了十方面政策意见和八方面扶持措施,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园区,制定和落实“一市一策”,苏北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动苏中崛起,支持苏中跨江合作、江海联动,加大对苏中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扶持力度,苏中崛起呈现良好态势,与苏南融合发展日益深入,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大力促进苏南提升,从战略高度推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支持苏南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开放合作、生态宜居等方面率先探索,苏南创新发展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沿海开发,制定实施五年推进计划,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滩涂围垦、载体建设和环境保护,沿海开发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第一步目标。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我们要全面分析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认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第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江苏工作新要求的关键举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我们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是事业新的起跑线,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支持苏北振兴实现跨越发展、推动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苏南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发展在良好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当前,江苏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以“两个率先”实践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并且根据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发展阶段新要求,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指标体系进行了丰富提升。在新的起点上落实“两个率先”的新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支持苏南转型发展,扎实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使之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支持苏中苏北发展,进一步提高苏中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坚决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建成实实在在、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全面小康。
第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的紧迫任务。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在发展中既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也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国内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为各个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了良好契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既有利于各个区域扬己所长、发挥优势,也有利于区域之间加强互动融合、推进协调发展。近年来全省各区域发展都取得重大成就,区域发展格局得到优化,为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些重大机遇,坚定发展信心,着力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总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认真落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两个率先”目标,立足江苏实际,着眼全省工作大局,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围绕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推进“两个率先”,重点和难点在苏北。推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政策是关键,项目是支撑,改革是动力,人才是根本,平台是载体。要更大力度支持苏北振兴,切实做到政策到位、项目见效、试点先行、人才集聚、平台做强。突出抓好“五个一批”:落实一批政策,继续推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园区,更大力度落实“一市一策”,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支持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支持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支持盐城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一批项目,在项目布局上加大向苏北倾斜力度,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对苏北投入力度,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同时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防止高污染项目向苏北转移。抓好一批试点,鼓励和支持苏北各地结合改革发展实际,勇于先行先试,在行政体制改革、小城镇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试点,力争取得新突破。集聚一批人才,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苏北人才队伍建设,使苏北人才数量明显增加、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建设一批平台,积极推动苏北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提升苏北各类园区的开放功能和水平,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开放型经济平台。 围绕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动苏中全面崛起。对照新的小康指标体系,在特色发展中促进整体提升,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全面崛起。苏中地区要做到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幸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深化融合发展,推进跨江融合、江海联动,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更好地与苏南融合互动,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好承南启北的作用。强化特色发展,增强产业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区域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城市个性,科学定位城市发展,打造城市独特品牌;彰显文化魅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淮扬文化和江海文化,在传承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形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四化”同步推进、相互融合,大力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整体水平。下一阶段,要“突出抓好三个试点、全面落实一个政策”,即大力推进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苏南转型发展。抓住国家规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苏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较高的开放水平等现实优势,着力推进苏南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在转型升级中增创苏南现代化建设新优势。重点抓好“五个区”建设,即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努力把苏南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扎实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率先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扎实推进开放合作引领区建设,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创新优势;扎实推进富裕文明宜居区建设,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苏南”。要把“五个区”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盘筹划,协同推进,促进苏南在“两个率先”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苏南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围绕培育新的增长极,推进沿海科学开发。按照把江苏沿海地区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深入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使沿海地区成为全省规模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一是加速临海产业集聚。根据沿海城市各自特点,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临港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二是积极扩大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长江出海口区位优势,全面加强沿海地区与省内腹地的合作,加强与国内中西部、长江中下游、环渤海等地区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形成开放开发、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强港口、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沿海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要打通关键环节,开创立体布局,努力形成更加畅通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四是加强沿海城镇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协调推进,以全新思路、国际视野构建沿海城镇体系,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沿海城镇带。五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江苏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六是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创造一个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
凝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两个率先”大局,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改革的红利、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区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积极推进新的思想解放,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个区域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增强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拓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适应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已有政策,特别是落实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落实好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落实好支持苏北和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政策落实的高效化和政策效应的最大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对接,力争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结合实际完善政策,根据各个区域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形成更加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切实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和导向作用。
三是完善协调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必须全省联动、加强协调、合力推进。从省级层面来讲,要强化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对涉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跨区域的关键性工程和重大项目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从各区域来讲,要促进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对区域融合发展、南北挂钩事项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对接,推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四是狠抓推进落实。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扎实推进,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充分发挥有关指标体系的评价和导向作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