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产生于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 最佳关联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總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冯立新.认知隐喻与翻译[J]. 惠州学院学报,2005(8).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 最佳关联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總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冯立新.认知隐喻与翻译[J]. 惠州学院学报,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