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的飞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應用,让物理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就是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对此,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情境教学法,该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发展,把学习活动转化成学生需求,这也顺应了现代社会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字:初中物理;实验;情境教学
引言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其固有价值,但是实验情境教学也拥有特有的优势,可以说这种新的情景教学方法是一个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补充,运用实验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将实验室的活力充分唤起来,对物理实验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加以了肯定,同时也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促进物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
一、在知识导入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句话,也就是进行一个短小但有效的导入可以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将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在导入知识上就能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将其有效导入到课题中。在教学的知识导入阶段,就是教师不断进行问题的提出,在教师的引导中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教学内容。导入实验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趣味性、新奇和生动、启发性以及目的性,这样就能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动机的产生。例如在进行惯性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情景:将五六个木块堆成一摞,再用直尺用力打击最下面的木块,让学生猜测会有怎样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能体现出“由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既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调动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并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静止的物体,具有其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再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即静止物体因为惯性还是会保持静止。
二、在探究知识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通过对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获得典型全面、与物质知识相关联的本质特征和属性,还能让学生的感性认知得到丰富,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学习知识相联系的生长点,有助于把现学的物理知识同化和增加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更加完善的建立。通过实验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利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探究方向上继续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猜测、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例如在进行“电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电池、铅笔芯、圆规和小灯泡等物品用导线串联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作为导体的时候小灯泡的亮度,然后进行不同导体所具有导电能力是否一样的探究,采用同样却不同长度的铅笔芯,小灯泡的亮度是否都一样,进而让学生猜测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代替以往的单纯讲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探索、交流和分析,进而让学生从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在常规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实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加以演示和探究,就像在进行“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视频将汽油机吸气、压缩、做工以及排气冲程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出来,便于学生了解其过程中活塞、进排气门的运动状态,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在教学难点突破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针对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好学习中掌握困难的物理概念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规律,并且作为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向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一将难以理解和容易产生错误的概念和知识化难为易,一一攻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和质量。例如在“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中,大多数的学生会存在误区,例如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浸液体深度有关,物体浸入越深,浮力就会越大。这时可以运用实验情境教学进行学生思维误区的纠正:首先在空气中测得物体重力为4N,通过将弹簧测力计将该物体悬挂,并将部分物体浸入液体中,会发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为3.6N,然后将物体全部没入液体,观察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为3N,由此可以看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有关系的,再接着将物体继续下沉,就会观察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仍然为3N,也就说明了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并没有与物体没入液体深度之间有关。通过这样的“称重法”可以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开展教育创新的重要步骤,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高要求,作为以实验、观察和思维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物理实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 初中物理运用实验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杨文娟. 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阴建.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情境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1:32.
[4]颜沸. 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关键字:初中物理;实验;情境教学
引言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其固有价值,但是实验情境教学也拥有特有的优势,可以说这种新的情景教学方法是一个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补充,运用实验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将实验室的活力充分唤起来,对物理实验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加以了肯定,同时也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促进物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
一、在知识导入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句话,也就是进行一个短小但有效的导入可以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将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在导入知识上就能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将其有效导入到课题中。在教学的知识导入阶段,就是教师不断进行问题的提出,在教师的引导中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教学内容。导入实验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趣味性、新奇和生动、启发性以及目的性,这样就能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动机的产生。例如在进行惯性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情景:将五六个木块堆成一摞,再用直尺用力打击最下面的木块,让学生猜测会有怎样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能体现出“由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既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调动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并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静止的物体,具有其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再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即静止物体因为惯性还是会保持静止。
二、在探究知识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通过对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获得典型全面、与物质知识相关联的本质特征和属性,还能让学生的感性认知得到丰富,调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学习知识相联系的生长点,有助于把现学的物理知识同化和增加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更加完善的建立。通过实验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利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探究方向上继续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猜测、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例如在进行“电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电池、铅笔芯、圆规和小灯泡等物品用导线串联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作为导体的时候小灯泡的亮度,然后进行不同导体所具有导电能力是否一样的探究,采用同样却不同长度的铅笔芯,小灯泡的亮度是否都一样,进而让学生猜测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代替以往的单纯讲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探索、交流和分析,进而让学生从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在常规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实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加以演示和探究,就像在进行“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视频将汽油机吸气、压缩、做工以及排气冲程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出来,便于学生了解其过程中活塞、进排气门的运动状态,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在教学难点突破中运用实验情境教学
针对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实验情境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好学习中掌握困难的物理概念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规律,并且作为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向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一将难以理解和容易产生错误的概念和知识化难为易,一一攻破,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和质量。例如在“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中,大多数的学生会存在误区,例如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浸液体深度有关,物体浸入越深,浮力就会越大。这时可以运用实验情境教学进行学生思维误区的纠正:首先在空气中测得物体重力为4N,通过将弹簧测力计将该物体悬挂,并将部分物体浸入液体中,会发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为3.6N,然后将物体全部没入液体,观察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为3N,由此可以看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有关系的,再接着将物体继续下沉,就会观察到此时所测出的物体重力仍然为3N,也就说明了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并没有与物体没入液体深度之间有关。通过这样的“称重法”可以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开展教育创新的重要步骤,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高要求,作为以实验、观察和思维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物理实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 初中物理运用实验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杨文娟. 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阴建.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情境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1:32.
[4]颜沸. 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