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两条底线”要求:毕节试验区在片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中,区域经济子系统不能突破区域生态系统的约束;区域经济子系统也不能侵占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通过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等益贫机制,将贫困人群纳入增长框架,逐步推进绿色发展与扶贫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减贫的新路子。
关键词:脱贫攻坚;“两条底线”;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65
1守住脱贫攻坚的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之背景分析
党的十八大深刻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形势,紧扣时代发展特征,顺应人民发展期待,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最大的短板,任务艰巨的。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前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着深刻的背景。
围绕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考察世情和国情(结合“新常态”),我们得出:30多年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发展道路,未来30年,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已经不能什么东西都为发展经济让路了。我们要的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既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必须守住两条底线。贵州和全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小康进程大体落后、贫困问题最突出。发展的巨大差距要求通过“赶”来加快发展,就要守住发展的底线。贵州经济发展的“底线”就是,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强调质量、环境、效益的前提下,经济增速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即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省市(州)中,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省的19.79%,其次是黔南州,占全省的16.43%,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最小,占全省的435%。安顺市石漠化发生率最高,为47.35%,其次为黔西南州39.69%,第三为六盘水市36.87%。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又要求贵州要守住生态的底线。
贵州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毕节试验区是贵州贫困和石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市级区域,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大,脱贫攻坚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才能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出新路。
2释读坚守减贫“两条底线”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地区发展也有底线。所谓底线,即最低界线。本义: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引申意义: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threshold)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我们讲的“两条底线”,就是指“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贵州、毕节属于典型的落后地区,长期以来主要矛盾是穷和慢,贫困集聚也主要是其发展不足。坚守发展的底线,以较长一个时期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加速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生态环境良好但非常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甚至无法修复。坚守生态的底线,牢固树立生态底线意识,在已有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必须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坚守“两条底线”这是由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弱后区域”内生特性所决定的。
“两条底线”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是生态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底线思维。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命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内、区域之间的协调发与协调发展,又要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同样,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从区域内部加以审视,努力谋求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又要从区域之间加以审视,努力谋求区域之间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协调与和谐。图1可以简要说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各种均衡态。
受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生态初始禀赋差异影响,有的地区处在左上角的“低增长,低污染”状态,如某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的地区处在右下角的“高增长,高污染”状态,如东部重化工业地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模式;有的地区处于左下角的“低增长、高污染”状态,如西部某些特定地区陷入“增长泥沼”的经济低增长、生态高退化的“生态贫困型”模式。无论是第I、Ⅱ还是Ⅲ区域,均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目标均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其最终的发展目标均是右上角的目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是在短期内,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非目标均衡状态向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目标均衡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路径选择,以第I区域为例,其最优选择是直接跳跃至第Ⅳ区域,但问题是:其自身是否具备直接跳跃的条件?如果有,如何选择跳跃的路径与方式?如果没有,其他间接路径是否可行?如果选择I→Ⅱ→Ⅳ的路径,即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模式;如果选择I→Ⅲ→Ⅳ的路径,即是“先改善环境、后发展经济”模式。每种路径要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各有差异,同时在路径迁移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倒退或者偏移,譬如I→Ⅲ之后应该水平向区域Ⅳ移动,但经济优先战略可能导致Ⅲ→Ⅱ的路径偏移。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发展和环境质量看,要做到促进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功能相适应、相协调。 “两条底线”要求:在片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中,区域经济子系统不能突破区域生态系统的约束;区域经济子系统也不能侵占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两个层面共同的特征在于:都是以生态文明为出发点,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归宿。对理解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动态演化的路径,路径选择的基本要素、动力与机理,如何设计路径跳跃机制,以及如何防止路径偏移或倒退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要求落后地区走包容性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后发赶超,其实践意义在于,借助这一思想武器,对当前的落后地区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及思路,并在生态产业政策、生态消费政策、生态资源政策、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科技政策、生态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可操作的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通过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等益贫机制,将贫困人群纳入增长框架,逐步推进绿色发展与扶贫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减贫的新路子。精准包容性、正向绿色性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脱贫攻坚的中的要求、体现。
3从坚守“两条底线”视角分析总结毕节试验区绿色减贫探索取得的主要成就
绿色减贫的本质就是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来进行减贫。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贫困与环境退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大片地区无水、无土,以致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地处这一区域腹地的毕节试验区,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作为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其诞生、命名、主题本身已正蕴含着坚守“两条底线”。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东部地区等帮扶下,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针对生态恶化和贫困落后相辅相成的问题,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绿色减贫探索取得阶段性成就。
一是物质成果方面,由生态贫困逐步向生态保护成就突出、生态扶贫效果明显的绿色减贫转型。生态保护上,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林业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8-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935.03万亩、增长32.1%;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48.04%、增长32.2%;森林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600万立方米、增长29.8%;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1670.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910.1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接近50.45%,水土流失面积率由1990年的62.7%降低到2010年的43.46%,年均减少0.96%。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减幅居全省减幅之首。通过开展“山水园林宜居城”创建活动,城市绿化覆盖率从2007年的9%上升到35%。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林业产业带动农民人均涉林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的27%。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和政策性森林保险每年补助资金达13277万元,惠及240余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20万亩、产值达32.73亿元,林下养殖、种植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正日益凸显。生态扶贫效果上,随着全市林木资源总量的不断增长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已成为促进农村开发扶贫的一项重要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林业经济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1903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27%。
二是理论经验成果方面,阶段性探索了岩溶山区绿色发展经验。探索了“山顶种植松杉柏带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系带子、山下抓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的“新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经验;先建后补、代种代管、承包造林、企业带动、建设移交“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经验;采取高位推动、政策撬动、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经验;开绿色之源、开产业之源、开机制之源、开模式之源、开科技之源“五开治石”石漠化防控经验;等等.在实践中探索出的这些经验,大大激发了林农、专业合作组织(大户)、企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克服了长期以来造林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造林难题,加快了林农变股民、森林资源变资产、林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进程,补齐了造林资金短缺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两块短板。
生态脆弱区,面临着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坚守“两条底线”,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局面。毕节试验区开展以人口、经济、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融经济开发于生态建设中,以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对绿色减贫在岩溶贫困山区探索进行了超下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满洪.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6)[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6).
关键词:脱贫攻坚;“两条底线”;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65
1守住脱贫攻坚的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之背景分析
党的十八大深刻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形势,紧扣时代发展特征,顺应人民发展期待,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最大的短板,任务艰巨的。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前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着深刻的背景。
围绕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考察世情和国情(结合“新常态”),我们得出:30多年我国的发展,事实上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发展道路,未来30年,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已经不能什么东西都为发展经济让路了。我们要的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是既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必须守住两条底线。贵州和全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小康进程大体落后、贫困问题最突出。发展的巨大差距要求通过“赶”来加快发展,就要守住发展的底线。贵州经济发展的“底线”就是,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强调质量、环境、效益的前提下,经济增速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即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省市(州)中,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省的19.79%,其次是黔南州,占全省的16.43%,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最小,占全省的435%。安顺市石漠化发生率最高,为47.35%,其次为黔西南州39.69%,第三为六盘水市36.87%。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又要求贵州要守住生态的底线。
贵州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毕节试验区是贵州贫困和石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市级区域,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大,脱贫攻坚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才能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出新路。
2释读坚守减贫“两条底线”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地区发展也有底线。所谓底线,即最低界线。本义: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引申意义: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threshold)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我们讲的“两条底线”,就是指“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贵州、毕节属于典型的落后地区,长期以来主要矛盾是穷和慢,贫困集聚也主要是其发展不足。坚守发展的底线,以较长一个时期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加速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生态环境良好但非常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甚至无法修复。坚守生态的底线,牢固树立生态底线意识,在已有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必须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坚守“两条底线”这是由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弱后区域”内生特性所决定的。
“两条底线”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是生态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底线思维。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命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内、区域之间的协调发与协调发展,又要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同样,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从区域内部加以审视,努力谋求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又要从区域之间加以审视,努力谋求区域之间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协调与和谐。图1可以简要说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各种均衡态。
受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生态初始禀赋差异影响,有的地区处在左上角的“低增长,低污染”状态,如某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的地区处在右下角的“高增长,高污染”状态,如东部重化工业地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模式;有的地区处于左下角的“低增长、高污染”状态,如西部某些特定地区陷入“增长泥沼”的经济低增长、生态高退化的“生态贫困型”模式。无论是第I、Ⅱ还是Ⅲ区域,均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目标均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其最终的发展目标均是右上角的目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是在短期内,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非目标均衡状态向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目标均衡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路径选择,以第I区域为例,其最优选择是直接跳跃至第Ⅳ区域,但问题是:其自身是否具备直接跳跃的条件?如果有,如何选择跳跃的路径与方式?如果没有,其他间接路径是否可行?如果选择I→Ⅱ→Ⅳ的路径,即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模式;如果选择I→Ⅲ→Ⅳ的路径,即是“先改善环境、后发展经济”模式。每种路径要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各有差异,同时在路径迁移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倒退或者偏移,譬如I→Ⅲ之后应该水平向区域Ⅳ移动,但经济优先战略可能导致Ⅲ→Ⅱ的路径偏移。标均衡区域Ⅳ,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发展和环境质量看,要做到促进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功能相适应、相协调。 “两条底线”要求:在片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中,区域经济子系统不能突破区域生态系统的约束;区域经济子系统也不能侵占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两个层面共同的特征在于:都是以生态文明为出发点,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归宿。对理解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动态演化的路径,路径选择的基本要素、动力与机理,如何设计路径跳跃机制,以及如何防止路径偏移或倒退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要求落后地区走包容性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后发赶超,其实践意义在于,借助这一思想武器,对当前的落后地区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及思路,并在生态产业政策、生态消费政策、生态资源政策、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科技政策、生态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可操作的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通过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等益贫机制,将贫困人群纳入增长框架,逐步推进绿色发展与扶贫的融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减贫的新路子。精准包容性、正向绿色性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脱贫攻坚的中的要求、体现。
3从坚守“两条底线”视角分析总结毕节试验区绿色减贫探索取得的主要成就
绿色减贫的本质就是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来进行减贫。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贫困与环境退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大片地区无水、无土,以致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地处这一区域腹地的毕节试验区,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作为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其诞生、命名、主题本身已正蕴含着坚守“两条底线”。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东部地区等帮扶下,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针对生态恶化和贫困落后相辅相成的问题,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绿色减贫探索取得阶段性成就。
一是物质成果方面,由生态贫困逐步向生态保护成就突出、生态扶贫效果明显的绿色减贫转型。生态保护上,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林业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8-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935.03万亩、增长32.1%;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48.04%、增长32.2%;森林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600万立方米、增长29.8%;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1670.3平方公里;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910.1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接近50.45%,水土流失面积率由1990年的62.7%降低到2010年的43.46%,年均减少0.96%。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减幅居全省减幅之首。通过开展“山水园林宜居城”创建活动,城市绿化覆盖率从2007年的9%上升到35%。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林业产业带动农民人均涉林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的27%。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和政策性森林保险每年补助资金达13277万元,惠及240余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20万亩、产值达32.73亿元,林下养殖、种植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正日益凸显。生态扶贫效果上,随着全市林木资源总量的不断增长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已成为促进农村开发扶贫的一项重要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林业经济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1903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27%。
二是理论经验成果方面,阶段性探索了岩溶山区绿色发展经验。探索了“山顶种植松杉柏带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系带子、山下抓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的“新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经验;先建后补、代种代管、承包造林、企业带动、建设移交“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经验;采取高位推动、政策撬动、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经验;开绿色之源、开产业之源、开机制之源、开模式之源、开科技之源“五开治石”石漠化防控经验;等等.在实践中探索出的这些经验,大大激发了林农、专业合作组织(大户)、企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克服了长期以来造林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造林难题,加快了林农变股民、森林资源变资产、林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进程,补齐了造林资金短缺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两块短板。
生态脆弱区,面临着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坚守“两条底线”,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局面。毕节试验区开展以人口、经济、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融经济开发于生态建设中,以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对绿色减贫在岩溶贫困山区探索进行了超下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满洪.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6)[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