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XM排版2014年第2期
(1月下)总第485期外国电影评论
【作者简介】
电影《午夜巴黎》海报从2011年开始觊觎的新片,直到2012年的钟声回旋半晌才看到了《午夜巴黎》的完整版电影,期间漫长的等待自然是个痛苦的煎熬。而当这封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情书缓缓展开的时候,所有的苦苦期待都化为一种巨大的欣慰感。和他的前几部作品一样,这一次的他又给观众带来了镌刻着他的印记的光影盛宴。巴黎——连夜幕都是梵高画布上的《星空》,伍迪·艾伦的这封情书也让艺术之都彻底在迷醉的爵士乐和微醺的红酒中沦陷。
《午夜巴黎》就是一首流动的诗,其中的意象游走在巴黎的空气和下水道里,飘忽不定。所有的意象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曲诗篇最动人的乐章,每一个镜头,每一曲配乐都是一件巴黎特有的私密藏品,静止下来都是一幅幅绝佳的风景,在此采用列举关键词的方法,将电影之中较为核心的内容通过文字的转换,一一呈现。
【巴黎】
“什么时候开到马赛?”
我换掉了最后一枚法郎。
巴黎,打扮得非凡的妖艳
加紧步子送别我。
让惜别的酸水,涌上眼眶,
让离愁,鼓胀着心房吧!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
假使世界上没有那个名字:
莫斯科。
——《别了》【苏】马雅可夫斯基
几何图形与色块在这里狭路相逢。我爱你,万恶之都。建筑与雕塑在这里流连忘返。我爱你,万恶之都。低音提琴和赋格在这里喃喃自语。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
对于任何一个携带艺术基因的人来说,巴黎无疑是魂牵梦萦的圣地。基督徒的圣经正大放异彩,而艺术家们从中看到的天堂,或许就叫巴黎。花开几度,催动朝代盛衰,巴黎始终没有同时间一起老去,而是在更迭与动荡中聚敛起道路上无数过客的脚印,汇聚成弥足珍贵的遗产:策兰在金色杏仁中守护,兰波在感官中错位,帕格尼尼在月色中急速变奏……巴黎的魅力永远是个迷,没有人能道明自己为何会驻足停留。这也是为什么《午夜巴黎》的导演伍迪·艾伦将影片伊始的黄金三分钟毫不吝啬地交给巴黎,让这个处处弥漫着怀旧气息的城市用光影去演绎“流动盛宴”的魅力。“这部影片是我献给巴黎最浪漫的情书。”艾伦如是说。所言极是。
“Paris”才是电影最核心的主角。
法国人喜欢用阴性的词语来描述巴黎,他们将巴黎装点成一个性感高雅的女郎,用尽一切最明媚的词语去赞美她,并且乐此不疲。依我看来,这样的举动倒是极为贴切的,巴黎的迷人之处也许恰恰在于那些富有女性特征的“气息”,这种气息如迷迭香弥漫在巴黎略带甜腻的空气中,与古老唱机中的缓慢灵魂不期而遇,于是在怀旧感的挑逗下,焦躁的观光客放下背包,心悦诚服地一头扎入巴黎的怀抱。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首先揭示了这种“气息记忆”与“怀旧深层记忆”的关系:“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它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知的小滴上坚忍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显然,味觉和气息成为触碰乡愁更深层的记忆,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主人公Gil会为巴黎无与伦比的美所折服:“我有时候常常在想,为什么没有一部交响曲或是一首诗抑或是一尊雕塑能和这伟大的城市相媲美的。你创作不出来,因为你环顾四周,发现每一条道路都有属于它自己特殊的艺术形态……”Gil所指的“特殊的艺术形态”,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完整性”,即每一件巴黎的艺术品(此处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卢浮宫里的雕塑或者是油画,而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品,包括街边破损的长椅和墙角蔓延的常春藤)都缠绕着包括气息在内的某种特殊介质,而这种接近虚妄的介质直接与巴黎相连,使得整个城市由这种气息互相交织,成为一张密集的网,蛊惑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为之永久停留。单纯分裂的艺术品由于气息的统一而变为巴黎的专属品,而这种介质所散发出的独一无二的气息带有某种隐私性,触及旅行者最私密的记忆,这也是为何Gil漫步在午夜巴黎的小巷,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而正是巴黎的独特气息搅动Gil的感官系统,带着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脚步闯入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巴黎的召唤——不如说是旧时光的召唤。
【午夜】
白天的巴黎让人沉沦,夜晚的巴黎让人心碎,而午夜的巴黎则徒增几分神秘感。午夜,这个从欧洲古老童话中漫步而出的神秘钟点在伍迪·艾伦的这部电影中又一次精准地砸在时代的临界点上。是夜,十二点的钟声从塔楼的空旷中弥漫开来,潮湿的小巷内灯火扑朔,掩映酒吧里的觥筹交错,平凡的巴黎之夜却又开始上演不平凡的一幕:男主人公Gil即将登临来自异时空的汽车,带着他的手稿拜访那些藏匿于二十世纪开端的艺术家们。
从某种角度来说,《午夜巴黎》可以被片面地看作一部穿越电影(当然仅仅是从形式上来看),两个时代被一辆来自旧时的老爷车连接到了一起,Gil在两个世纪间穿梭回转。然而,这两个时代却不是割裂的。在《午夜巴黎》中,车轮滚动,时代更迭成为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似乎花园街7号一直静候光临,红磨坊里的歌声彻夜回旋,从未消失过。伍迪·艾伦让两个时代在巴黎的午夜邂逅,制造出一种虚妄与现实交织的效果,而作为两个世纪的媒介者的Gil也在每晚的穿越中不断变换着自我,在昼夜交替间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白天与未婚妻甜蜜地计划不久后的浪漫婚礼,而午夜则在沙龙和派对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尽管Gil属于二十一世纪,属于美国,属于他美丽的未婚妻,但是不难发现,在午夜的巴黎,在文学与艺术的簇拥下,Gil展现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由此看来,伍迪·艾伦选择在午夜这个白昼与黎明的临界点上连接起两个世界着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午夜总是被埋葬于睡梦之中,和虚幻是一对孪生兄弟,伍迪·艾伦将穿越世纪的使命交给午夜处理无疑使得《午夜巴黎》的穿越带有不确定性质,这种对时代界限的模糊处理给穿越本身镀上朦胧感和艺术气质,在无意中淡化了观影者的时代意识——T.S.艾略特似乎一直在巴黎的街头诉说残忍的荒原,从未走远。 而午夜在常理中的意识模糊和主人公Gil所表现出的真实感又构成独特的悖论:Gil因为午夜的恍惚莫名其妙地闯入陌生的时代,却也因为午夜的醉人而情不自禁地亲吻Adriana。“在我那样做的那一刻,我的确感到仿佛我是永生的。”正是发自内心的爱意让Gil感受到了永恒。这种喷薄而出的爱并不清晰,带着某种醉意在巴黎的酒馆门前上演——你却无法否决它的真实动人。比起白天理性而清晰的爱情,午夜的带有睡眠感的爱情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伍迪·艾伦对于午夜的理解似乎等同于俄国诗人艾基的“睡眠”概念。艾基的诗歌接近睡眠,他认为睡眠深处有生者与死者的交流。在《午夜巴黎》中,midnight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替换艾基所说的睡眠,成为生者(Gil)和死者(二十世纪初伟大的艺术家们)交流的载体。和艾基一样,艾伦认为在黑夜或者睡眠状态下,比晕眩感更美妙的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真实感,而正是这样的真实感让电影变得美妙非凡,也让观影者在迷离的状态下坚定地跟着主人公一起走下去。
让我们信任生者的灵魂——为此让我们愿自己睡眠清澈,睡眠似乎忘掉了我们。
【黄金时代】
没有人愿意把当下称为黄金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的破碎风景中,连寻找文化与精神的地平线都成为一次伟大的冒险。时代断裂,一切都瞬息万变,却没有历史、传统和未来。怀旧是唯一能缓解时代断裂感的一种奢侈方式,这也难怪Gil一度迷失在午夜过后那个二十世纪初的巴黎,毕竟那是一个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夫妇和毕加索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有根的时代。
Gil将二十世纪初称为“黄金时代”自然无可非议,毕竟这就像一个梦境:将自己的手稿交给葛楚德·斯坦因阅读,和二十世纪初的大师们谈论生命、文学、艺术,与毕加索的情人Adriana在午夜巴黎的街头漫步……可以说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成全了Gil所有的梦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十世纪初的时代与他契合。在这里,他得以摆脱二十一世纪的喧嚣,完全沉浸在美与艺术的殿堂中。于是,白天和午夜的疏离感在时代交替间愈发强大起来。马雅可夫斯基尽管为巴黎陶醉,却始终冷静地明白“巴黎虽好是他乡”的现实,而《午夜巴黎》中的Gil却步下米尼弗·契维的后尘,渴望活到他定义的黄金时代中去。
影片在科尔·波特的爵士乐中缓缓行进,二十世纪初的复古感几乎快让我们为Gil的结论拍手称赞——是的!二十世纪初才是黄金时代!然而,伍迪·艾伦似乎和观众开了一个玩笑。一辆古老的马车从1890缓缓而来,将Gil和Adriana带入更古老的时代。这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时代,法国印象派的先驱们在烟雾缭绕中寻找光线调和的灵感——“美好时代”,这是Adriana赋予这个时代的定义。在她心目中,1890年才有资格被称为“黄金时代”。正当我们将心中衡量黄金时代的天平倾向“美好时代”时,印象派艺术家们的话语却让我们开始迷惘,在他们看来,文艺复兴时期才是黄金时代。“美好时代”空洞而没有想象力,他们情愿拿“美好时代”换取与提香或米开朗基罗并肩作画的机会。此时,我们不由地迈入一个尴尬的境地:究竟哪个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尽管对于黄金时代的争论在《午夜巴黎》中并无结局,但是所有人在某一点上都默契地达成共识,即黄金时代绝不是自己生活的时代,这一方面固然和怀旧感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是当下时代中的失重感所导致的。Gil在二十一世纪以一个空想家的形象被定位,没有人相信他会创造出一部成功的小说,倘若回到二十世纪初,那些艺术家们却会对他挥手微笑。同样地,对于Adriana来说,她在二十世纪初仅仅被当作男人们作画和睡觉的工具来看待,而1890年的印象派艺术家们却邀请她设计芭蕾服装。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单纯的失重感才会让一代人抛弃今天,将头扭向过去。
我们已陷入困境,而此刻的Gil在经历了三次对“黄金时代”定义的颠覆后终于大彻大悟。其实,寻找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循环:抛弃当下——融入黄金时代——抛弃黄金时代——从更古老的历史中寻找下一个黄金时代……“怀旧就是拒绝,对痛苦现实的拒绝。”影片中那个“掉书袋”的保罗尽管令人作呕,却准确地揭示了怀旧之于我们的现实意义。Gil想逃避他的现在,正如Adriana想逃避Gil眼中的“黄金时代”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也许每个人都是面向过去,后退着走到现在,并走进未来的。如此的往复只是人性怯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现世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生活就是由诸多的不如意构成的,享受现世,活在当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伍迪·艾伦通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伍迪·艾伦被称为 “反穿越者”,在《午夜巴黎》中可略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写到《午夜巴黎》仅仅是一部形式上的穿越电影而已。巴黎被自身优雅的历史层层包围,而艾伦为我们打开午夜时空的旋转门,仅仅希望我们在过去窥探到现实和未来的影子。
是时候了我们知道。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不是在我们的背后。
是时候了。
你永远无法决定白天与夜晚的巴黎哪个更美。Gil最终选择留在雨中的巴黎,和未婚妻分手,也和Adriana告别。这样的选择似乎是一种折中,抛开二元的选择,走向的却是巴黎——事实上,雨中的巴黎是最美的。
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
(1月下)总第485期外国电影评论
【作者简介】
电影《午夜巴黎》海报从2011年开始觊觎的新片,直到2012年的钟声回旋半晌才看到了《午夜巴黎》的完整版电影,期间漫长的等待自然是个痛苦的煎熬。而当这封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情书缓缓展开的时候,所有的苦苦期待都化为一种巨大的欣慰感。和他的前几部作品一样,这一次的他又给观众带来了镌刻着他的印记的光影盛宴。巴黎——连夜幕都是梵高画布上的《星空》,伍迪·艾伦的这封情书也让艺术之都彻底在迷醉的爵士乐和微醺的红酒中沦陷。
《午夜巴黎》就是一首流动的诗,其中的意象游走在巴黎的空气和下水道里,飘忽不定。所有的意象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曲诗篇最动人的乐章,每一个镜头,每一曲配乐都是一件巴黎特有的私密藏品,静止下来都是一幅幅绝佳的风景,在此采用列举关键词的方法,将电影之中较为核心的内容通过文字的转换,一一呈现。
【巴黎】
“什么时候开到马赛?”
我换掉了最后一枚法郎。
巴黎,打扮得非凡的妖艳
加紧步子送别我。
让惜别的酸水,涌上眼眶,
让离愁,鼓胀着心房吧!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
假使世界上没有那个名字:
莫斯科。
——《别了》【苏】马雅可夫斯基
几何图形与色块在这里狭路相逢。我爱你,万恶之都。建筑与雕塑在这里流连忘返。我爱你,万恶之都。低音提琴和赋格在这里喃喃自语。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
对于任何一个携带艺术基因的人来说,巴黎无疑是魂牵梦萦的圣地。基督徒的圣经正大放异彩,而艺术家们从中看到的天堂,或许就叫巴黎。花开几度,催动朝代盛衰,巴黎始终没有同时间一起老去,而是在更迭与动荡中聚敛起道路上无数过客的脚印,汇聚成弥足珍贵的遗产:策兰在金色杏仁中守护,兰波在感官中错位,帕格尼尼在月色中急速变奏……巴黎的魅力永远是个迷,没有人能道明自己为何会驻足停留。这也是为什么《午夜巴黎》的导演伍迪·艾伦将影片伊始的黄金三分钟毫不吝啬地交给巴黎,让这个处处弥漫着怀旧气息的城市用光影去演绎“流动盛宴”的魅力。“这部影片是我献给巴黎最浪漫的情书。”艾伦如是说。所言极是。
“Paris”才是电影最核心的主角。
法国人喜欢用阴性的词语来描述巴黎,他们将巴黎装点成一个性感高雅的女郎,用尽一切最明媚的词语去赞美她,并且乐此不疲。依我看来,这样的举动倒是极为贴切的,巴黎的迷人之处也许恰恰在于那些富有女性特征的“气息”,这种气息如迷迭香弥漫在巴黎略带甜腻的空气中,与古老唱机中的缓慢灵魂不期而遇,于是在怀旧感的挑逗下,焦躁的观光客放下背包,心悦诚服地一头扎入巴黎的怀抱。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首先揭示了这种“气息记忆”与“怀旧深层记忆”的关系:“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却更能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它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知的小滴上坚忍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显然,味觉和气息成为触碰乡愁更深层的记忆,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主人公Gil会为巴黎无与伦比的美所折服:“我有时候常常在想,为什么没有一部交响曲或是一首诗抑或是一尊雕塑能和这伟大的城市相媲美的。你创作不出来,因为你环顾四周,发现每一条道路都有属于它自己特殊的艺术形态……”Gil所指的“特殊的艺术形态”,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完整性”,即每一件巴黎的艺术品(此处的艺术品不仅仅是卢浮宫里的雕塑或者是油画,而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品,包括街边破损的长椅和墙角蔓延的常春藤)都缠绕着包括气息在内的某种特殊介质,而这种接近虚妄的介质直接与巴黎相连,使得整个城市由这种气息互相交织,成为一张密集的网,蛊惑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为之永久停留。单纯分裂的艺术品由于气息的统一而变为巴黎的专属品,而这种介质所散发出的独一无二的气息带有某种隐私性,触及旅行者最私密的记忆,这也是为何Gil漫步在午夜巴黎的小巷,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而正是巴黎的独特气息搅动Gil的感官系统,带着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脚步闯入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巴黎的召唤——不如说是旧时光的召唤。
【午夜】
白天的巴黎让人沉沦,夜晚的巴黎让人心碎,而午夜的巴黎则徒增几分神秘感。午夜,这个从欧洲古老童话中漫步而出的神秘钟点在伍迪·艾伦的这部电影中又一次精准地砸在时代的临界点上。是夜,十二点的钟声从塔楼的空旷中弥漫开来,潮湿的小巷内灯火扑朔,掩映酒吧里的觥筹交错,平凡的巴黎之夜却又开始上演不平凡的一幕:男主人公Gil即将登临来自异时空的汽车,带着他的手稿拜访那些藏匿于二十世纪开端的艺术家们。
从某种角度来说,《午夜巴黎》可以被片面地看作一部穿越电影(当然仅仅是从形式上来看),两个时代被一辆来自旧时的老爷车连接到了一起,Gil在两个世纪间穿梭回转。然而,这两个时代却不是割裂的。在《午夜巴黎》中,车轮滚动,时代更迭成为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似乎花园街7号一直静候光临,红磨坊里的歌声彻夜回旋,从未消失过。伍迪·艾伦让两个时代在巴黎的午夜邂逅,制造出一种虚妄与现实交织的效果,而作为两个世纪的媒介者的Gil也在每晚的穿越中不断变换着自我,在昼夜交替间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白天与未婚妻甜蜜地计划不久后的浪漫婚礼,而午夜则在沙龙和派对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尽管Gil属于二十一世纪,属于美国,属于他美丽的未婚妻,但是不难发现,在午夜的巴黎,在文学与艺术的簇拥下,Gil展现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由此看来,伍迪·艾伦选择在午夜这个白昼与黎明的临界点上连接起两个世界着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午夜总是被埋葬于睡梦之中,和虚幻是一对孪生兄弟,伍迪·艾伦将穿越世纪的使命交给午夜处理无疑使得《午夜巴黎》的穿越带有不确定性质,这种对时代界限的模糊处理给穿越本身镀上朦胧感和艺术气质,在无意中淡化了观影者的时代意识——T.S.艾略特似乎一直在巴黎的街头诉说残忍的荒原,从未走远。 而午夜在常理中的意识模糊和主人公Gil所表现出的真实感又构成独特的悖论:Gil因为午夜的恍惚莫名其妙地闯入陌生的时代,却也因为午夜的醉人而情不自禁地亲吻Adriana。“在我那样做的那一刻,我的确感到仿佛我是永生的。”正是发自内心的爱意让Gil感受到了永恒。这种喷薄而出的爱并不清晰,带着某种醉意在巴黎的酒馆门前上演——你却无法否决它的真实动人。比起白天理性而清晰的爱情,午夜的带有睡眠感的爱情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伍迪·艾伦对于午夜的理解似乎等同于俄国诗人艾基的“睡眠”概念。艾基的诗歌接近睡眠,他认为睡眠深处有生者与死者的交流。在《午夜巴黎》中,midnight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替换艾基所说的睡眠,成为生者(Gil)和死者(二十世纪初伟大的艺术家们)交流的载体。和艾基一样,艾伦认为在黑夜或者睡眠状态下,比晕眩感更美妙的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真实感,而正是这样的真实感让电影变得美妙非凡,也让观影者在迷离的状态下坚定地跟着主人公一起走下去。
让我们信任生者的灵魂——为此让我们愿自己睡眠清澈,睡眠似乎忘掉了我们。
【黄金时代】
没有人愿意把当下称为黄金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的破碎风景中,连寻找文化与精神的地平线都成为一次伟大的冒险。时代断裂,一切都瞬息万变,却没有历史、传统和未来。怀旧是唯一能缓解时代断裂感的一种奢侈方式,这也难怪Gil一度迷失在午夜过后那个二十世纪初的巴黎,毕竟那是一个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夫妇和毕加索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有根的时代。
Gil将二十世纪初称为“黄金时代”自然无可非议,毕竟这就像一个梦境:将自己的手稿交给葛楚德·斯坦因阅读,和二十世纪初的大师们谈论生命、文学、艺术,与毕加索的情人Adriana在午夜巴黎的街头漫步……可以说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成全了Gil所有的梦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十世纪初的时代与他契合。在这里,他得以摆脱二十一世纪的喧嚣,完全沉浸在美与艺术的殿堂中。于是,白天和午夜的疏离感在时代交替间愈发强大起来。马雅可夫斯基尽管为巴黎陶醉,却始终冷静地明白“巴黎虽好是他乡”的现实,而《午夜巴黎》中的Gil却步下米尼弗·契维的后尘,渴望活到他定义的黄金时代中去。
影片在科尔·波特的爵士乐中缓缓行进,二十世纪初的复古感几乎快让我们为Gil的结论拍手称赞——是的!二十世纪初才是黄金时代!然而,伍迪·艾伦似乎和观众开了一个玩笑。一辆古老的马车从1890缓缓而来,将Gil和Adriana带入更古老的时代。这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时代,法国印象派的先驱们在烟雾缭绕中寻找光线调和的灵感——“美好时代”,这是Adriana赋予这个时代的定义。在她心目中,1890年才有资格被称为“黄金时代”。正当我们将心中衡量黄金时代的天平倾向“美好时代”时,印象派艺术家们的话语却让我们开始迷惘,在他们看来,文艺复兴时期才是黄金时代。“美好时代”空洞而没有想象力,他们情愿拿“美好时代”换取与提香或米开朗基罗并肩作画的机会。此时,我们不由地迈入一个尴尬的境地:究竟哪个时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尽管对于黄金时代的争论在《午夜巴黎》中并无结局,但是所有人在某一点上都默契地达成共识,即黄金时代绝不是自己生活的时代,这一方面固然和怀旧感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是当下时代中的失重感所导致的。Gil在二十一世纪以一个空想家的形象被定位,没有人相信他会创造出一部成功的小说,倘若回到二十世纪初,那些艺术家们却会对他挥手微笑。同样地,对于Adriana来说,她在二十世纪初仅仅被当作男人们作画和睡觉的工具来看待,而1890年的印象派艺术家们却邀请她设计芭蕾服装。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单纯的失重感才会让一代人抛弃今天,将头扭向过去。
我们已陷入困境,而此刻的Gil在经历了三次对“黄金时代”定义的颠覆后终于大彻大悟。其实,寻找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循环:抛弃当下——融入黄金时代——抛弃黄金时代——从更古老的历史中寻找下一个黄金时代……“怀旧就是拒绝,对痛苦现实的拒绝。”影片中那个“掉书袋”的保罗尽管令人作呕,却准确地揭示了怀旧之于我们的现实意义。Gil想逃避他的现在,正如Adriana想逃避Gil眼中的“黄金时代”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也许每个人都是面向过去,后退着走到现在,并走进未来的。如此的往复只是人性怯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现世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生活就是由诸多的不如意构成的,享受现世,活在当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伍迪·艾伦通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伍迪·艾伦被称为 “反穿越者”,在《午夜巴黎》中可略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写到《午夜巴黎》仅仅是一部形式上的穿越电影而已。巴黎被自身优雅的历史层层包围,而艾伦为我们打开午夜时空的旋转门,仅仅希望我们在过去窥探到现实和未来的影子。
是时候了我们知道。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不是在我们的背后。
是时候了。
你永远无法决定白天与夜晚的巴黎哪个更美。Gil最终选择留在雨中的巴黎,和未婚妻分手,也和Adriana告别。这样的选择似乎是一种折中,抛开二元的选择,走向的却是巴黎——事实上,雨中的巴黎是最美的。
我爱你,万恶之都。
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