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重德劭的张奚若先生被尘封、被遗忘得太久了。他1973年逝世,至今37年过去,绝少被人提起,身后寂寞如此,令人慨叹不已。
建国前后,使陕人张奚若声名远播的有两件大事,“十六字诤言”即其中之一。
那是1957年5月15日,张奚若在一次由中央有关部门主持召开,有毛泽东主席参加的座谈会上有过一个发言。发言中,他针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十六个字的概括性的尖锐批评。这十六个字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
在会上,张奚若侃侃而谈,他说:“第一是好大喜功,总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不管人民的生活和消费者的需要如何,只要组织规模大才过瘾。第二是急功近利,表现为强调速成,把长远的事情用速成的办法去做。第三是鄙视既往,许多人忽视了历史因素,一切都搬用洋教条,把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看作封建,都要打倒。第四是迷信将来,认为将来一切都是好的,都是等速发展的……”
当时,与会者中很多人听了他的发言,都感到震惊,怕他惹下乱子,为他捏着一把汗。但就在这时,毛泽东主席说话了,他说:“我很欣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好人说的,说这个话的人并非右派。我很喜欢这一位,这个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
另外一件事是:1949年6月15日,张奚若应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并参加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在讨论国歌时,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认为革命成功了、新中国建立了,但国人应当居安思危,所以坚决支持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国歌;后来讨论国名,当他听到不少人支持“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名称时,他又一次站起来申明个人意见,他说:“‘人民共和国’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所以,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适当的。”他的意见终于被大会所采纳,在大会表决的热烈掌声中获得通过。
上述种种,一个“硬人”的形象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
其实,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学人和著名教授,张奚若的直言耿介、光明磊落就受到了广大知识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由衷称颂。
所谓“硬人”,原是诗人徐志摩奉送给张奚若的一个绰号。诗人徐志摩,是张奚若的挚友,他非常倾心和欣赏张奚若的人品和个性。他说:“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苍苔的(岩石)。他说的话也是硬的,直挺挺的几段,直挺挺的几句,有时这直挺挺中也有一种异样的妩媚。”
诗人徐志摩对张奚若的形容和赞美,绝不是虚意奉承,应该说,既是他的亲历之感,也是他的由衷之言。
1925年,时任《晨报》主笔的陈博生先生,为聘请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曾竭力邀请大批社会名流作陪设宴招待诗人。被邀请的社会名流中,当然也有张奚若先生。
宴席上,大家高谈阔论有关副刊的改良之策。张奚若听后,快人快语道:“这并不是个改良的问题,这只是个停办的问题。”
一语既出,众人瞠目。
不久,当徐志摩上任执编之时,张奚若毫不留情地“单刀赴会”,送上了一篇题为《副刊殃》的杂文。在文中,他厉色写道:“鉴于当今思想界的堕落,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拯救副刊,而是应该一把火把它们烧掉。”
其人其言何其耿介爽直!
奚若先生在与独裁腐败的旧政权斗争中,始终针锋相对、不屈不挠——
有一次,在国民党主持的所谓政协会议上,民主同盟与共产党一致举荐张奚若列入无党派人士名单,但国民党提出反对意见,说他是国民党员。
于是,张奚若便在《大公报》上刊登声明说:“近有人在外造谣,误称本人为国民党员,实为对本人一大侮辱,兹特郑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
这就是“硬人”张奚若,这就是“炮手”张奚若。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如今,渐行渐远的张奚若先生,留给年轻一代的,仅仅是一个孤单的身影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是一位为了建立中国的民主制度而奋斗终生的学人,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睿智而勇敢的民主战士。
摘自《西安晚报》
【链接】
张奚若(1889~1973) 陕西省朝邑(今大荔县东部)人。字熙若,自号耘,后改为奚若。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等职。他还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学家。留世有《张奚若文集》。
建国前后,使陕人张奚若声名远播的有两件大事,“十六字诤言”即其中之一。
那是1957年5月15日,张奚若在一次由中央有关部门主持召开,有毛泽东主席参加的座谈会上有过一个发言。发言中,他针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十六个字的概括性的尖锐批评。这十六个字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
在会上,张奚若侃侃而谈,他说:“第一是好大喜功,总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不管人民的生活和消费者的需要如何,只要组织规模大才过瘾。第二是急功近利,表现为强调速成,把长远的事情用速成的办法去做。第三是鄙视既往,许多人忽视了历史因素,一切都搬用洋教条,把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看作封建,都要打倒。第四是迷信将来,认为将来一切都是好的,都是等速发展的……”
当时,与会者中很多人听了他的发言,都感到震惊,怕他惹下乱子,为他捏着一把汗。但就在这时,毛泽东主席说话了,他说:“我很欣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好人说的,说这个话的人并非右派。我很喜欢这一位,这个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
另外一件事是:1949年6月15日,张奚若应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并参加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在讨论国歌时,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认为革命成功了、新中国建立了,但国人应当居安思危,所以坚决支持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国歌;后来讨论国名,当他听到不少人支持“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名称时,他又一次站起来申明个人意见,他说:“‘人民共和国’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所以,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适当的。”他的意见终于被大会所采纳,在大会表决的热烈掌声中获得通过。
上述种种,一个“硬人”的形象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
其实,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学人和著名教授,张奚若的直言耿介、光明磊落就受到了广大知识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由衷称颂。
所谓“硬人”,原是诗人徐志摩奉送给张奚若的一个绰号。诗人徐志摩,是张奚若的挚友,他非常倾心和欣赏张奚若的人品和个性。他说:“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苍苔的(岩石)。他说的话也是硬的,直挺挺的几段,直挺挺的几句,有时这直挺挺中也有一种异样的妩媚。”
诗人徐志摩对张奚若的形容和赞美,绝不是虚意奉承,应该说,既是他的亲历之感,也是他的由衷之言。
1925年,时任《晨报》主笔的陈博生先生,为聘请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曾竭力邀请大批社会名流作陪设宴招待诗人。被邀请的社会名流中,当然也有张奚若先生。
宴席上,大家高谈阔论有关副刊的改良之策。张奚若听后,快人快语道:“这并不是个改良的问题,这只是个停办的问题。”
一语既出,众人瞠目。
不久,当徐志摩上任执编之时,张奚若毫不留情地“单刀赴会”,送上了一篇题为《副刊殃》的杂文。在文中,他厉色写道:“鉴于当今思想界的堕落,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拯救副刊,而是应该一把火把它们烧掉。”
其人其言何其耿介爽直!
奚若先生在与独裁腐败的旧政权斗争中,始终针锋相对、不屈不挠——
有一次,在国民党主持的所谓政协会议上,民主同盟与共产党一致举荐张奚若列入无党派人士名单,但国民党提出反对意见,说他是国民党员。
于是,张奚若便在《大公报》上刊登声明说:“近有人在外造谣,误称本人为国民党员,实为对本人一大侮辱,兹特郑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
这就是“硬人”张奚若,这就是“炮手”张奚若。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如今,渐行渐远的张奚若先生,留给年轻一代的,仅仅是一个孤单的身影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是一位为了建立中国的民主制度而奋斗终生的学人,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睿智而勇敢的民主战士。
摘自《西安晚报》
【链接】
张奚若(1889~1973) 陕西省朝邑(今大荔县东部)人。字熙若,自号耘,后改为奚若。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等职。他还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学家。留世有《张奚若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