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其主要功效是调解血脂,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的功效较为显著。他汀类药物在高血脂症、冠心病等治疗中产生的良好效果,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其逐渐的被应用于肾病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中。虽然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他汀类药物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肝脏等产生影响和损害,所以目前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研究中,重点是降低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1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进行抑制,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通过对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进行上调,降低肝脏脂蛋白的成分,从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通过相应的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的。从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他汀类药物可以阻断细胞内羟基戊酸的代谢途径,降低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速度,起到良好的降低胆固醇、血脂等功效[1]。
喻佑翠,张友娥[2]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较为多发和易发,而且预后效果不佳。从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老年患者群体中,不良反应易发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使得他汀类药物在患者的体内分解、吸收、代谢等受到影响,所以使得患者的机体对该类药物产生刺激性和敏感性。
针对他汀类药物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5.0%,皮肤以及附件不良反应22.55%,其他不良反应15.0%[3]。从其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神经肌肉系统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无力、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的表现为肝脏损伤、肝肿大,皮肤以及附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发热等,而产生的其他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不适、肝肾功能异常。
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毒性、高剂量使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干扰[4~7]。娄颖,李彦等人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中的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损伤、横纹肌溶解等[8]。其他研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为肌肉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以及附件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9]。除了这些不良反应之外,在其他的研究报道中,也有显著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膝关节痛、阳痿、性功能障碍、全身性水肿等[10]。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虽然在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中,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汀类药物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近几年的他汀类药物研究中,主要从降低不良反应的角度入手。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是他汀类药物研究中的重点,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
2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我们知道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护理反应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所以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中,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是研究的重点。
他汀类药物服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很多,为了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加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我们认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控制药物剂量。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因为使用剂量造成的不良反应,例如肌肉系统不良反应,所以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其使用剂量。在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一段时间内,确认患者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情况,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加减,保证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中产生最小的药物毒副作用。
2.1从患者的身体素质考虑。根据相关研究得出,在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中,老年人群体中不良反应较为多发和易发。所以对于老年人而言,有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史或者是高危人群,需要谨慎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在患者服用后,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了乏力、下肢肌肉疼痛,需要及时的检验患者的肾功能、CK,确定患者是否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
2.3加强联合用药观察。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一般采用的是联合用药,所以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也会进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治疗的过程,需要加强联合用药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的密切观察。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联合药物的控制和慎用,不能因为联合用药加重毒副作用。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是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药物剂量、联合使用药物、临床表现等的控制和观察。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针对产生的不良反应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卫兰. 他汀类药物臨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77-3678.
[2]喻佑翠,张友娥. 36例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23):147-148.
[3]唐钦春,梁如梅. 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22-223.
[4]陈清杰,杨毅宁.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02):279-283.
[5]朱宝贤.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4):127-128.
[6]杨清玲.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 9) : 64 -64,66.
【摘要】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其主要功效是调解血脂,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的功效较为显著。他汀类药物在高血脂症、冠心病等治疗中产生的良好效果,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其逐渐的被应用于肾病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中。虽然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他汀类药物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肝脏等产生影响和损害,所以目前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研究中,重点是降低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1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进行抑制,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通过对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进行上调,降低肝脏脂蛋白的成分,从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通过相应的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的。从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他汀类药物可以阻断细胞内羟基戊酸的代谢途径,降低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速度,起到良好的降低胆固醇、血脂等功效[1]。
喻佑翠,张友娥[2]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较为多发和易发,而且预后效果不佳。从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老年患者群体中,不良反应易发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使得他汀类药物在患者的体内分解、吸收、代谢等受到影响,所以使得患者的机体对该类药物产生刺激性和敏感性。
针对他汀类药物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5.0%,皮肤以及附件不良反应22.55%,其他不良反应15.0%[3]。从其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神经肌肉系统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肉无力、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的表现为肝脏损伤、肝肿大,皮肤以及附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发热等,而产生的其他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不适、肝肾功能异常。
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肉毒性、高剂量使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干扰[4~7]。娄颖,李彦等人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中的他汀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损伤、横纹肌溶解等[8]。其他研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为肌肉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以及附件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9]。除了这些不良反应之外,在其他的研究报道中,也有显著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膝关节痛、阳痿、性功能障碍、全身性水肿等[10]。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虽然在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中,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汀类药物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近几年的他汀类药物研究中,主要从降低不良反应的角度入手。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是他汀类药物研究中的重点,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
2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我们知道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护理反应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所以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中,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是研究的重点。
他汀类药物服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很多,为了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加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我们认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控制药物剂量。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因为使用剂量造成的不良反应,例如肌肉系统不良反应,所以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其使用剂量。在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一段时间内,确认患者是否发生了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情况,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加减,保证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中产生最小的药物毒副作用。
2.1从患者的身体素质考虑。根据相关研究得出,在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中,老年人群体中不良反应较为多发和易发。所以对于老年人而言,有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史或者是高危人群,需要谨慎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在患者服用后,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了乏力、下肢肌肉疼痛,需要及时的检验患者的肾功能、CK,确定患者是否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
2.3加强联合用药观察。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一般采用的是联合用药,所以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也会进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治疗的过程,需要加强联合用药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的密切观察。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联合药物的控制和慎用,不能因为联合用药加重毒副作用。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是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药物剂量、联合使用药物、临床表现等的控制和观察。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针对产生的不良反应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卫兰. 他汀类药物臨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77-3678.
[2]喻佑翠,张友娥. 36例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23):147-148.
[3]唐钦春,梁如梅. 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22-223.
[4]陈清杰,杨毅宁.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02):279-283.
[5]朱宝贤.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4):127-128.
[6]杨清玲.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 9) : 64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