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一种气象:文质彬彬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如其人,人亦如文,文质相当的彬彬气质总能给人以美感愉悦,相反,故作姿态,矫首弄姿总令人生厌。所以者何?失其真,无其韵。失其真,无其韵,便乏文质彬彬的气象。请看下面例文——
  我每天放学,穿过一条巷子,巷子里的人们不曾为谁停留,日子匆匆而平安。
  走到巷子口,是一家卖酸辣粉的店铺,老板娘是个壮硕的中年人,红扑扑的脸膛招呼客人,即使是阴雨天也烘托出一片火热的天空。她家的酸辣粉味美而料足,总有青年在三九天坐在店头跟老板娘谈天说地快意十足。
  巷子的味道,是让人食欲大动的酸辣粉味。
  向里走,有一家修车铺,老板经常一言不发地坐在前阶上,刮一刮下颔上过长的青髭。他的两个孩子坐在里堂做功课,目光时常被在前面打扫屋子的母亲的身影所吸引。往里望一眼,可以看到孩子被油污脏了的衣角,嗅到刺鼻的油污味。
  巷子的味道,是刺鼻的修车铺里的油污味。
  再往前走,先看到的是几片“红云”——几个卖糖葫芦的小贩高举着自家的招牌。有个卖臭豆腐的大汉,高声叫卖着“方圆二十里最好吃的臭豆腐”,但更多的人挤过他,走到烧烤摊一边去了。烧烤的浓香,盘旋在巷子的上空,久久不散。
  巷子的味道,是怪异的甜丝丝的臭豆腐的味道,混杂着烧烤的浓香。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淡地流过。
  有一天放学穿过巷子,发现那个卖烧烤的男人不见了,他原来站的地方,只剩一滩凝固的血迹。几个无所事事的中年妇女面色凝重,像是在谈论着什么。
  回家看了报纸,才知道缘故:昨晚深夜,一持刀男子尾随一位妇女至烧烤摊边,趁其掏出钱包时实施抢劫,对奋力阻拦的烧烤摊主连捅四刀,致其当场死亡,听到该妇女呼救的居民赶到,抓获歹徒,受到了政府的表彰……一个夹在铺天盖地报道中的小板块,几行面无表情,棱角分明的方块字,似乎并没有感动。但当我再走过这条巷子时,总有一种力量在我的脑海中重现那些“小人物”们的身影:面对闪着寒光的舐血的刀,他们在颤抖,但他们没有退缩……
  之后的两天,没有卖烧烤的来。
  第三天傍晚,伴随着木炭燃烧的噼啪声,烧烤的青烟再次氤氲在巷子上空。
  没有人提起那件可怕的事,仿佛没有发生过似的。地上的血迹已经淡了,可总有一种力量在心的画布上肆意驰骋,再撒下一滴红色的重彩。这巷子里走过的人们平凡但决不平庸,他们对正义充满向往,对生活充满热爱。每当有人以“社会批评家”自居,针砭时弊,评头论
  足,我会告诉他,曾有一种昂扬的力量如瀑布般冲刷过我的心灵,洗褪了所有灰的底色。
  我每天放学,穿过一条巷子,巷子里的人们,日子过得匆匆而平安。
  [点评] 本文整体上对事件的选择独具慧眼,对事件意义的阐明颇见慧心,叙述的节奏有韵致,遣词造句亦见功力。大大可惜的是,文章中间部分的烧烤摊主见义勇为的情节设置,打破了文章整体的韵味。前半部分的叙述让读者感到巷子里的人们生活得自足而自得,有一种雍雍穆穆,彬彬合洽的世外桃源之美,而横插了见义勇为这一情节,则破坏了这一氛围,且在叙述逻辑上不够谨严,给人以虚假之感,致使文章在气象上失缺了应有的文质彬彬之度。有鉴于此,作了如下的升格——
  总有一种力量
  朱安琪
  我每天放学,穿过一条巷子,巷子里的人们不曾为谁停留,日子匆匆而平安。
  走到巷子口,是一家卖酸辣粉的店铺,老板娘是个壮硕的中年人,红扑扑的脸膛招呼客人,即使是阴雨天也烘托出一片火热的天空。她家的酸辣粉味美而料足,总有青年在三九天坐在店头跟老板娘谈天说地快意十足。
  巷子的味道,是让人食欲大动的酸辣粉味。
  向里走,有一家修车铺,老板经常一言不发地坐在前阶上,惬意地眯着眼仰着脸刮着下颔上过长的青髭。他的两个孩子坐在里堂做功课,目光时常被在前面打扫屋子的母亲的身影所吸引。往里望一眼,可以看到孩子被油污脏了的衣角,嗅到刺鼻的油污味。
  巷子的味道,是刺鼻的修车铺里的油污味。
  再往前走,先看到的是几片“红云”——几个卖糖葫芦的小贩高举着自家的招牌。有个卖臭豆腐的大汉,高声叫卖着:“方圆二十里最好吃的臭豆腐嘞!”有腔有调,余音袅袅,韵味十足,不时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一把汗,有些鄙夷地望着那些挤过他向热火朝天的烧烤摊上“赶”去的行人。烧烤的浓香,盘旋在巷子的上空,久久不散。
  巷子的味道,是怪异的甜丝丝的臭豆腐的味道,混杂着烧烤的浓香。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淡地流过。
  夜色如水,朗星满天,仍是那条熟悉的巷子,仍是那热火朝天的小巷生活。
  黄发垂髫,祖孙俩在夜间散步,想来必是那爷爷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徐徐地给孙子讲“三国”的故事。“那诸葛亮可是个厉害的人物呢,刘备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还有关羽,气宇轩昂,挂印封金,把……”“爷爷,爷爷,你看那棉花糖儿可漂亮了,是不是?”“你个鬼灵精,馋了吧,爷爷给你买!……”“哦!爷爷万岁,爷爷最好了……”看着这些,儿时的情景仿佛再现,似在心河中掬起一汪水,看漏下的水滴在静静的水面上打着旋儿,又仿佛是避开尘世的,佛前的一株青莲。
  小巷的人们不知过了多少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非刻意避俗,也不为急景凋年所感伤。铅华或不会洗尽,但在这小巷里,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山河简静,那平凡的小巷充盈的韵致与力量,使其在生命的长河中,永不荒芜。
  [点评] 升格文将见义勇为这一情节改为爷爷给孙子讲三国故事的情节,这样就与文章的整体格调与气氛相洽合了,最后两段的点睛之笔比原作更好,更能点透小巷中人们生活的真谛。此时,文章有一种文质彬彬的大气象。这是好的记叙文的一种气象——文质彬彬。
其他文献
[命题规律]  现代文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技巧、表达特色、表现特色)类鉴赏题一直是制约语文成绩提升的一个瓶颈。此类题目分值高、难度大。对此类题型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答题方法掌握不到位,使许多考生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只能望“题”兴叹。  这种题型,每年都考,分值一般为4~6分。这类题目的发问模式常常是:①……的好处是什么;②……的作用是什么;③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④简要分
期刊
命题规律  文本的行文思路就是作者传达其写作意图的过程。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是打开阅读理解题的金钥匙。因此,无论阅读哪类文本,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文本结构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文本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题型上看,本考点主要以主观简答题形式考查考生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和理清文本结构的能
期刊
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同时对考生而言也是难点。做好这类题目的基础和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的难度相对较小,而散文因为自身的特点——自然万物皆可入文,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作者所抒情感或所阐释之哲理皆是有感而发,所以考生往往不能深刻领悟文章的真谛。想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手法、语言等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其中内容、结构、主旨属
期刊
文言文要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和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要求直接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而古代汉语中单个的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后,一般都会变成一个双音
期刊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试题的重头戏,也是语文试卷诸多考点中学生得分率偏低的版块。因此,现代文阅读成了语文考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呢?下面以《另一种纪念碑》为例,谈谈如何才能较好地解答这类题型。  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锐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
期刊
[作文题]陕西省商洛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1月7日,一位网友转载一篇文章称,“孙子要苹果手机,奶奶背着装有零钱的竹筐来付钱。真是为这样的年轻人感到悲哀,心疼奶奶……”从发布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有些吃力,而孙子只顾自己往前走,毫不关心奶奶。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期刊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通常把探究题设置在文类文本阅读题之中,可以说是整张试卷的压轴之题,也是试卷中最难的一题。分值一般设置为6分,但连续几年此题的平均得分不超过3分。如何提高探究题的得分,是高考备考的难点。  一、基本稳定的题型  江苏从2008年开始明确提出“探究”这个概念之后,探究题就成了文学类文本的必考题。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这8年的试题:  1.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
期刊
康拉德说得好:“一切艺术首先都是同感情打交道的。”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①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①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命题人抓到了要害。命题人要求回答“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要把握诗歌尾联的情感需要再读尾联词句。“堆案无余地”之间的
期刊
命题规律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每年都考,一般3-6分。  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要表述。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交通路口,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排队的地方,抢着“加塞儿”的人;商场里,人潮涌动的抢购潮;公交车、地铁里的抢座位;还有抢票、抢名额、抢单、抢入职机遇、抢注商标、抢“沙发”……我们身边,有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争先恐后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