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接壤,素有“一城连三国”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村4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84户38979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2.44%。近年来,江城县始终坚持把带领边疆群众奔小康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切实把党的政治優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脱贫奔小康的强大动力。2020年 5月,江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江城县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推行“能人”治村,结合村两委换届,采取在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农村创业致富能人中择优“推”、返乡大学生和复员退伍军人中择优“引”等措施,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力求实现“选好一个人、富裕一个村、带动一大片”的目标。
全县7个乡镇5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选派7名县处级干部分别任7个乡镇的脱贫攻坚第一指挥长,43名县处级干部挂乡包村,全县共选派1014名党员干部深入脱贫一线驻村攻坚。同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由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支部委员、议事委员会成员、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557支“新时代边境先锋队”。采取“党支部 新时代边境先锋队 农户”的形式,先锋队队员与农户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带对子,充分发挥先锋队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边境先锋队”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城县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村人治村”“组人治组”,以基层党建促群众自治、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实现全面小康,产业发展是关键。江城县坚持“产业进村、覆盖到户”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江城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江城县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措施,全面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紧紧围绕“县有骨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全县累计整合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6亿元,推进茶叶、橡胶、咖啡、甘蔗、香蕉、沃柑、西番莲、生物药业、肉牛等九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共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5万亩,农村人均面积超过12亩,实现贫困村“一村一业”扶贫产业基地全覆盖。同时,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采取“公司 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建立完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所有村(社区)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全县共有13个农业龙头企业、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4个种植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全覆盖,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江城县大力实施“归雁兴江”行动计划,制定《江城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城县人才智力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实施方案》,将引进在外人才与大力挖掘培养本土人才有机融合。
按照“一村一人”原则回引农村优秀人才52名,全面参与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务管理等工作。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县域人才统筹使用机制,组建乡村人才库,对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鼓励支持他们提高自身致富能力,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产业振兴的示范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规范“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近年来,全县7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共培养251名后备干部、132名致富带头人,新发展党员70名。
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江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县内居住着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4个少数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江城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谋划和部署,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努力“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深入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等,着力改善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特别是聚焦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围绕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因村因户施策,扎实推进“直过民族”脱贫致富。一个个宜居宜业、民族团结进步的小康示范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国门风景线,在边境线上绘就了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攻坚克难奔小康的美丽画卷。●
(作者单位:云南省江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仁锋)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共治善治格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江城县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推行“能人”治村,结合村两委换届,采取在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农村创业致富能人中择优“推”、返乡大学生和复员退伍军人中择优“引”等措施,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力求实现“选好一个人、富裕一个村、带动一大片”的目标。
全县7个乡镇5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选派7名县处级干部分别任7个乡镇的脱贫攻坚第一指挥长,43名县处级干部挂乡包村,全县共选派1014名党员干部深入脱贫一线驻村攻坚。同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由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支部委员、议事委员会成员、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557支“新时代边境先锋队”。采取“党支部 新时代边境先锋队 农户”的形式,先锋队队员与农户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带对子,充分发挥先锋队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边境先锋队”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城县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村人治村”“组人治组”,以基层党建促群众自治、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厚植产业发展根基夯实全面小康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产业发展是关键。江城县坚持“产业进村、覆盖到户”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江城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江城县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措施,全面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紧紧围绕“县有骨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全县累计整合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6亿元,推进茶叶、橡胶、咖啡、甘蔗、香蕉、沃柑、西番莲、生物药业、肉牛等九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共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5万亩,农村人均面积超过12亩,实现贫困村“一村一业”扶贫产业基地全覆盖。同时,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采取“公司 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建立完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所有村(社区)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全县共有13个农业龙头企业、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4个种植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全覆盖,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蓄聚持续发展动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江城县大力实施“归雁兴江”行动计划,制定《江城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城县人才智力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实施方案》,将引进在外人才与大力挖掘培养本土人才有机融合。
按照“一村一人”原则回引农村优秀人才52名,全面参与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务管理等工作。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县域人才统筹使用机制,组建乡村人才库,对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鼓励支持他们提高自身致富能力,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产业振兴的示范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规范“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近年来,全县7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共培养251名后备干部、132名致富带头人,新发展党员70名。
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江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县内居住着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4个少数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江城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谋划和部署,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努力“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深入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等,着力改善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特别是聚焦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围绕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因村因户施策,扎实推进“直过民族”脱贫致富。一个个宜居宜业、民族团结进步的小康示范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国门风景线,在边境线上绘就了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攻坚克难奔小康的美丽画卷。●
(作者单位:云南省江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