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淮南子·说林》和银雀山汉简《唐勒》中的“归风”不应破读为“遗风”或“追风”,而应理解为《淮南子·览冥》所谓“追猋归忽”之意,指马驰骋之快如追从疾风,“归”应如字读.《淮南子·地形》中的“无前”“无后”类书或引作“兑前”“兑后”,结合《地形》内证与《晏子》等文献旁证来看,“兑”非“无”之讹,应读为“锐”,指动物身躯前部或后部锐小,而银雀山汉简《曹氏阴阳》中与“兑”相应之字作“贵”,可能是“遗”的异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说林》和银雀山汉简《唐勒》中的“归风”不应破读为“遗风”或“追风”,而应理解为《淮南子·览冥》所谓“追猋归忽”之意,指马驰骋之快如追从疾风,“归”应如字读.《淮南子·地形》中的“无前”“无后”类书或引作“兑前”“兑后”,结合《地形》内证与《晏子》等文献旁证来看,“兑”非“无”之讹,应读为“锐”,指动物身躯前部或后部锐小,而银雀山汉简《曹氏阴阳》中与“兑”相应之字作“贵”,可能是“遗”的异体.
其他文献
述宾黏合结构和述宾倒序结构的语义差异很大,述宾黏合结构是动词性结构,而述宾倒序结构重新分析为名词性的定中结构.前者是陈述性的,后者具有指称性,这是述宾倒序结构能比较自由充当修饰成分构成动宾倒置复合词的主要原因.述宾倒序结构的动词跟“N的V”结构的动词类似,丧失了一些动词的特性,弱化了动作性,凸显了指称性,具有“泛时空”特性.句法上,黏合式只能以黏合式为成分;语义上,复合词内部修饰语宜为类指性的.从松紧和轻重角度看,述宾倒序结构跟整个动宾倒置复合词和谐一致,述宾倒序结构能直接做定语构成动宾倒置复合词,是指称
“花呗”衍生出的“呗”族词在语言学上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花呗”由句了直接跨级实现为词;新的词汇结构为只有语法意义的语气词赋予了新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语气词“呗”实现了逆语法化.因“花呗”具有谐音双关的语用效果,商家纷纷效仿,以致“X呗”大量泛化.建议工具书为“呗”增加新的音义.新词形成原因为人脑优先理解语义信息、开放社会环境推动语言变化、汉语自身特点等综合因素.
根据参与主体和表义类型的区别,反复构式“N来N去”可分为单一主体反复和多主体交互反复两类,其中交互反复类“N来N去”体现出构式的互动倾向.单一主体反复类的组构成分“N”可为位移主体、位移工具、行为客体或言谈内容;多主体交互反复类的组构成分“N”可为通信工具、交互客体或互动内容.构式由主谓结构“N来”和“N去”对举凝固而成,构式化过程受到“来、去”虚化的推动,“来、去”由位移动词逐步虚化为反复标记,其语义发生了由[+位移][+方向]到[位移][+方向]再到[位移][方向]的演变过程.“N来N去”的演化过程受
泥来不分是一种常见的方言现象,分布较广.追溯历史,唐宋西北方音就有这种现象.敦煌和西夏材料中,泥、来的洪细音字都是混用的.从对音看,既有泥母字混入来母,也有来母字混入泥母,泥、来为同一音位的变体.由于人口变迁、强势方言的影响、几千年来的语音变化等,今甘宁陕晋很多地区包括敦煌、银川泥来不混,相当多的地区泥来洪混细分,泥来不分局限在山西的南区和陕西的西府等地,它们才与唐宋西北方音有整齐的对应关系.文章从唐宋时期方言地理考察,发现现今方言泥来不分的现象不是单一源头,而是有多个起源.庐陵、西蜀、京山等地的泥来不分
什么(what)感叹句是世界语言类型中一类特殊的格式,其本质是表达“由意外引起的强烈的情感情绪”.根据意外的迁移规律,该格式发展出表示肯定和积极情感的纯感叹用法,表示语用否定和消极情感的“否定”用法等.文章考察了汉语中9种格式的“什么”感叹句,它们都极大地倾向表示语用否定和消极情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语言中表示肯定和积极情感的“什么”感叹句只接受程度的解释,即“量的意外”.而汉语“什么”感叹句只表示“质的意外”,导致其否定意义显著.其次,文章划分出7种具体的否定类型,并解释了其触发语用否定和消极
文章考察了四类十九种气象事件在古汉语中的编码形式,发现它们基本都可归入谓词类型、论元类型或“论元-半通用谓词”类型.各类气象事件的本体特征决定了它们可能以何种编码类型为主导.汉语母语者对于某些气象的特有认识则会对非主导类型的出现及特定类型的具体实现形式造成影响.从上古到中古,汉语气象事件的编码从“以谓词类型为主导”变为“以论元类型为主导”,转变的动因来自汉语历史上从综合到分析、从隐含到呈现的演变趋势.文章认为,前人提出的关于演变方向的假说之所以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正是因为未考虑特定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对该
早期域外汉语教学文献见证了17至19世纪中西语言、文化接触的历史,这些西人著述中保存的汉语词汇语料具有口语化程度高、双语资料明确、底本来源及周边文献丰富等特点,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近代汉语文献资料.《语言自迩集》作为19世纪中期著名的北京官话教科书被视为其中的重要代表,该文献中保存的多版本、双语、非均质的“共时资料”不仅可为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证语料和多重证据,亦可在补益缺失书证、提前首引书证年代、增补义项与词目方面为《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修订提供新资料.
“真实运动-虚拟运动”的对立是动词“都0”与副词“都1”的根本差异.对大量历时材料的分析和统计发现:“np+都1+VP”结构中,早期np一般为指单一实体的名词性成分,np的历时发展趋势为:指单一实体的名词性成分>指复数实体的集体名词、类指名词、代词>并列的名词性成分.谓语核心V的基本发展趋势是:1)变化动词>状态动词(np指单一实体);2)变化动词>状态动词>动作动词(np指复数实体).“都1”的语法化过程和早期np的特征都可以从虚拟性得到解释.
频率副词“时时”早在西汉时期由频率副词“时”重叠而成,“不时”大概在宋元时期由跨层结构“不时”词汇化而来.频率副词“时不时”可能始见于民国时期,并不是在频率副词“时时”中间插入否定副词“不”而成的,也不是由“X不X”三字格类推而来的.频率副词“时不时”的生成机制是糅合.从表层来看,“时不时”是由语义相近的频率副词“时时”与“不时”糅合而成的.从深层来看,“时不时”是在句式“S时时VP”与“S不时VP”糅合过程中生成的.频率副词“时不时”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
冯亚星来自香山县,是最早造访德国的华人之一.其旅德期间,不仅曾有数名德国作者描述、记录过他所讲的粤方言,他自己也在手稿中亲笔记录了大量粤语罗马字注音.这一系列篇幅庞大的材料对于探索所谓“早期粤语”的面貌显然具备重大价值,然而至今却从未得到过汉语方言学界的系统发掘.本文旨在初步弥补这个空白,重构冯亚星个人音系中的声母系统.分析可知冯亚星的声母系统高度类似马士曼的澳门话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