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李校长,您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次全会的重大意义?
李君如: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学习、领会和掌握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认为,这次全会的最大亮点有两个:一是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同时制定了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记者:我们党为什么把“文化命题”作为这次全会的中心议题?
李君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次全会之前,党中央曾经开过两次全会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一次是十二届六中全会,当时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在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不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仅仅抓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包不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这些是当时召开中央全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次是在十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思想道德。
这次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中央第三次研究精神文明问题,主要是讲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问题。这次全会所讲的“文化建设”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讲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的,而文化建设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言的。这次全会研究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问题,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怎么样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怎么样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这个历史性的重要决定?
李君如:这是因为: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改革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同时人民希望改革能够使我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起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期待。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过去五年改革实践中,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个,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2万个,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也比较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怎么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样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怎么样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文化精品和传世力作;怎么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怎么样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怎么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记者:《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深入认识其战略意义?
李君如:在我看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战略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可以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所以,中国13亿人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所以,要建设文化强国,即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我们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我们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我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被人看不起。所谓的“东亚病夫”,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差,而且指的是我们的文化素质差。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的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出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强国的形象呢?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从总体上讲也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们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总之,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记者:如何正确领会和把握《决定》精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李君如: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再次,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我们公民个人来说提出了哪些要求?
李君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今天,党中央强调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精神生活如何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我们有的人钱包是鼓了,但是脑袋是贫乏了。所以,六中全会《决定》重申:“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精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就更为严峻。因为我国现在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要让世界认识到我们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要让世人看到我们中国人是对资源、生态能够保护、对人具有爱心的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爱好和平,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而且也关系着国际形象。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具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心,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把今天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去考察,那么我们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更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道理、讲道德。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道德的民族。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之所以会那么引人关注,因为有的人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伦理传统丢掉了,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社会的冷漠和精神的贫乏。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根”在悄悄地被腐蚀了。而这个“根”的腐蚀对中华民族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够保持自己优良传统的问题。所以,不仅广东应该“拒绝冷漠”,全国各地都应该“拒绝冷漠”。“拒绝冷漠”是为了保护好我们这个民族的“根”,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以一种讲道德、有爱心的优秀民族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除了“小悦悦事件”,近年来社会上还有不少事件表明我国道德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人称之为“道德滑坡”现象。您对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有何总体评价?
李君如:这个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止一次被提出来。我历来主张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事实;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长鸣警钟,有必要。但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也大大增强了,这也是事实。把这样两个方面的事实都搞清楚了,还要联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局来分析和评价社会的道德状况。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那么大的进步和成就,里面有没有道德力量的贡献?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道德状况。提请注意的是,六中全会在讲“突出矛盾和问题”时,是有量的分析的。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因此不要以偏概全。我们不是提出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是“自觉”和“自信”;不以偏概全,也是“自觉”和“自信”。
责任编辑:袁志平
李君如: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学习、领会和掌握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认为,这次全会的最大亮点有两个:一是高高举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目标,同时制定了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记者:我们党为什么把“文化命题”作为这次全会的中心议题?
李君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次全会之前,党中央曾经开过两次全会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一次是十二届六中全会,当时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在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不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仅仅抓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包不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这些是当时召开中央全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次是在十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思想道德。
这次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中央第三次研究精神文明问题,主要是讲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问题。这次全会所讲的“文化建设”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讲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的,而文化建设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言的。这次全会研究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问题,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怎么样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怎么样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这个历史性的重要决定?
李君如:这是因为: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改革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同时人民希望改革能够使我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起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期待。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过去五年改革实践中,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个,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2万个,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也比较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怎么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样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怎么样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文化精品和传世力作;怎么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怎么样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怎么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记者:《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深入认识其战略意义?
李君如:在我看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战略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可以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所以,中国13亿人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所以,要建设文化强国,即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我们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我们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我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被人看不起。所谓的“东亚病夫”,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差,而且指的是我们的文化素质差。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的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出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看到一个大国、强国的形象呢?我们建设文化强国,从总体上讲也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们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第四,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造血”,造一个新鲜的血液,给我们这个民族增添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归根到底表现在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最大的福祉。总之,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记者:如何正确领会和把握《决定》精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李君如: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再次,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我们公民个人来说提出了哪些要求?
李君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今天,党中央强调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精神生活如何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我们有的人钱包是鼓了,但是脑袋是贫乏了。所以,六中全会《决定》重申:“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精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就更为严峻。因为我国现在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要让世界认识到我们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要让世人看到我们中国人是对资源、生态能够保护、对人具有爱心的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爱好和平,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而且也关系着国际形象。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具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心,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把今天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去考察,那么我们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更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道理、讲道德。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道德的民族。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之所以会那么引人关注,因为有的人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伦理传统丢掉了,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社会的冷漠和精神的贫乏。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根”在悄悄地被腐蚀了。而这个“根”的腐蚀对中华民族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能不能够保持自己优良传统的问题。所以,不仅广东应该“拒绝冷漠”,全国各地都应该“拒绝冷漠”。“拒绝冷漠”是为了保护好我们这个民族的“根”,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以一种讲道德、有爱心的优秀民族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除了“小悦悦事件”,近年来社会上还有不少事件表明我国道德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人称之为“道德滑坡”现象。您对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有何总体评价?
李君如:这个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止一次被提出来。我历来主张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事实;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长鸣警钟,有必要。但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也大大增强了,这也是事实。把这样两个方面的事实都搞清楚了,还要联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局来分析和评价社会的道德状况。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那么大的进步和成就,里面有没有道德力量的贡献?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的道德状况。提请注意的是,六中全会在讲“突出矛盾和问题”时,是有量的分析的。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因此不要以偏概全。我们不是提出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是“自觉”和“自信”;不以偏概全,也是“自觉”和“自信”。
责任编辑:袁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