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当我探寻中国几座城市的户外老店,听着店主讲述那不远不近的往事,我的心中就想起这样一句话。
他们在背包客最火热的年代,迎上浪潮,在窄小到货物也要累堆的店铺里,开始一份营生。又赶上电商盛行,网购风起,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勉力生存下来。
店铺从热闹到冷清,他们在思变也在坚守,老店里,也藏着不少人的青春。
昆明 梅里户外
身在梅里,心系梅里
25年,1996年至今
如果你去云南昆明旅行,一定要去一个叫梅里户外的老店看看。和店主老段聊聊登山,聊聊滑翔伞,聊聊装备,或者聊聊美食也不错。
昆明市人民东路198号,工人文化宫A座,负一层。2020年,老段将店铺从商业中心搬到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位置偏了,房租减了,但店面大了。“2020年啊,影响有一点,但现在来看反而是好的。”老段说。
从1996年到2021年,25年,身在梅里,心系梅里。
老段前不久才从云南雨崩村回来。每一年,他都会开启这趟梅里敬拜祭奠旅行。1月初,他来到当年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大本营营址,找到当年和登山队员曾一起住了一个多月的屋子,为昔日故友系上17条经幡,敬上哈达。
以前偶有慕名而来的旅人,会来店里和老段谈起当年的故事。1990年,那时23岁的段建新还在昆明饭店做厨师。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卡瓦格博峰的照片,因为喜欢画画和摄影,便一心也想去拍一张。那年春节,因为封山,他被困在中旬招待所等待通车。同时被困在招待所里的,还有年底为中日联合攀登卡瓦博格峰做准备的中日登山队。
机缘巧合下,段建新以厨师身份加入了这次登山活动。再后来,就是那场震惊世界的梅里山难。1991年1月3日晚,17名中日队员在三号营地全部遇难。当时段建新因为留在大本营,活了下来。
亲见山难,从梅里回来的老段不仅没有远离户外,反而更觉生命可贵,抓紧一切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下山后,老段辞去厨师工作,和朋友做起探险旅行社,当时他们在开展很多活动时都缺少装备,而参与其中的他更知道了装备的重要性,心中萌生了开一家装备店的想法。
当年网络不发达,但在外文书店里,他翻看到美国的《Outside》、日本的《山与溪谷》、法国的《攀登》这些杂志,知道了原来户外装备在国外已经是一个行业。然而当他去工商局注册时,在中国却还没有这个行业分类,后来还是通过一个熟人,将行业名称手写填了上去。
“我1996年申报执照,1997年才审批下来,应该是中国第一家叫户外用品的商店。”老段说。当年老店的位置在青年路新西南对面的巷子里。
老段还记得他的第一笔订单。国内一家公司需采购一批高空作业绳索器材,他们打听到老段这里可能卖攀登绳索,于是找到了他。但这在当时国内根本买不到。当年没有手机,他发电报联系到中国登山协会,才从那里买到这第一批装备。除了交给顾客的,老段当时为自己也留下了一份。“30年前的登山绳,真是太珍贵了。”老段说。
店铺从当年7平方米,到如今百平方米,老段的销售模式一直没变过,他称为“顾问式销售”。他一般是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所有装备都是他亲自去挑。有时候他会向顾客一起推荐好几款产品,让顾客去挑,剩下的再发到店里。老段对店内的所有产品都了如指掌,顾客也对他完全信赖。他称自己早习惯了这种面对面、心交心的传统销售方式,这反而成为如今小店生存下去的优势。
当年,云南本地去西藏的人群也在增长,很多老顾客向他们介绍梅里户外店,老段也会亲自为他们选几件保暖又质量好的衣服。云南有山有水,玩户外的人也越来越多,并认同了这种生活方式,老段的店里品类齐全,无论是专业类还是休闲类,大家伙儿总能买到质量可靠的装备。
有了可靠装备,就可以爬得更高、走得更远。卖货并不是老段生活里的唯一,生活中的老段其实是个颇爱玩的人。
有朋友说,他这是在以贩养吸。
当年7平方米的小店,老段随时关门就可以出去撒野。除了登山徒步,老段更是早在1997年、店铺开张的第二年,就玩起了滑翔伞,也是国内民间第一批滑翔伞飞行员。2010年,他考下潜水证,开始潜水。2016年,又重新考过滑翔伞证,到处飞。期间也在登山滑雪。
现在他的身边,一起玩了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每周六都会聚一聚,而商店也成为了老友相聚的大本营。当年的老顾客,从青年小伙到已为人父,有时突然一个孩子过来,喊他“叔叔”,他会吓一跳,原来,当年孩子的孩子,也开始来店里买东西了。
北京 小特户外
马甸户外商圈往事
16年2005年至今
在手机导航上,你虽然找不到一家叫小特的户外店,但若你在北京老牌驴友中一吆喝:“小特户外店在哪?”他们或许都能大概给你指一指——“就在马甸桥东北角的一个地下室里。”
乘电梯到商房大厦地下二层,窄小的走廊,冷清的环境,门口小半面墙上颇有年代感的产品广告,“绿野”“天涯”等俱乐部旗帜高高挂起,门口还有一个8264的户外驴在看门。相比于大厦对面店面堂皇的三夫,这个小店简直太缺少存在感。
店长唐朝侧身倚坐在柜台后面,偶尔有进店的,便会起身招呼。小特户外店刚开的时候,唐朝还在上大学,那时他兼职在网上卖卖装备,还算挣钱。毕业后的唐朝在幾年后成为了小特的合伙人。 小店的一角專门布置了一张茶桌,落座沏茶,起身招客,如今35岁的唐朝,几分慵懒中透着随意。给顾客认真介绍着一款鞋子,却不刻意推销。“她脚本身就不好,强推荐一款鞋,她就算发觉不了,我也没必要这么做。”这个普通小店里,从来不缺真诚。
网店还不错,唐朝时不时的起来发货,但店里很冷清。当年可不是这样。小特说:“当年临近节假日的时候,买包都要排队买!”本就不宽敞的店里,一度很拥挤。当年一起出去玩的队伍里,大家一旦看到好的东西,一传一就都知道,纷纷来店里买。
北京玩户外的很多老驴友都知道老特和小特。老特曾经营一家户外用品店,小特为其店员。小特真名并不叫小特,只是因为当年跟随老特打工,来店里的顾客都喊他小特,在江湖上,便有了小特。
从2003~2005年,在和老特一起做了两年后,小特出来单干。2005年,北环极星户外用品商店创立,但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小特户外店”,一直到如今。当年,无论是马甸地区,还是现在的大厦地下,都曾一派热闹。北京第一家宜家商场就落在马甸小特户外的楼上,商场从楼上贯穿到地下二层,曾经也人流不息。
北京马甸商圈鼎盛时期,也正是当年北京户外运动发展的最盛之时。
2001年,三夫马甸西店开业,成为马甸地区第一家户外店铺,到2004年,三夫西店周围开始出现了几家小店,随后马甸地区陆陆续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多家户外店,马甸开始成为北京户外产品集散地。
小特自己并不玩户外,但耳濡目染中,对户外装备知识早已参透。当年马甸户外商圈不仅北京背包客众多,还经常有外国户外人来店选购。这些顾客给小特带来了不少新鲜知识,小小店铺里仿佛是一场老友分享会,好不热闹。
“当年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浪漫不只是在爱情故事里,也曾在当年的店主和顾客间流转在小特店里,从来都是根据顾客实际需求进货,由于货源不对称,通常顾客要的装备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到店,但顾客往往是付款后一心一意地等待,人与人如此的信任,现在看来宝贵而又稀缺。
如今网购盛行,店主与顾客隔着屏幕机械般的互动。而当年不同,人和物、人和人之间都更紧密。“有些顾客买着聊着就成了情侣,现在看来难以相信,但这在当年很常见。”小特笑着说道。
电商兴起,加之大型连锁店纷纷开张,马甸商圈中小型户外店的生存发展更为艰难。老店逐年慢慢地关闭了。新生代的户外人,如果不是闲来听老驴友侃侃大山,甚至都不知道马甸户外商圈和这些老店的存在。
“当年店里也常有北京大学登山社团的学生来买,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现在几乎没有了。”小特说。
如今,唐朝依旧在马甸地下坚守,同时也在顾着网店。小特更常在燕郊,从仓库向各地发货,生意不好也不坏。无论是小特,还是唐朝,都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希望小店一直开着。
香港 沙木尼
做生意,但攀登理想不能丢
30年1990年至今
在香港九龙旺角奶路臣街6号,一家名叫沙木尼的户外用品商店,已有30年的历史。老店最初是在油麻地上海街,在1990年,由首位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并完成南北极点探险的香港登山家钟建民创立。
如今已67岁的钟先生每周仍会抽出4天时间去店里,货品选购、检查,给员工开会,虽然有员工在,很多事情他还是要尽可能多亲力亲为,尤其是对装备质量的把控。店里装备基本都来自欧洲,所以钟先生经常需要去欧洲亲自选货。
欧洲,也是钟建民攀登开始的地方。少年时的他就曾仰望香港狮子山,渴望一爬到顶,后来在国外电影中看到攀登雪山的场景,便从此在心中埋下雪山情愫。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登山装备和知识都还十分稀缺。而正值20岁的钟建民,正是想要闯出一番天地的年龄。于是经过亲戚介绍,钟建民来到了比利时,趁读书、打工之余,学习登山技术。
在欧洲闯荡期间,他登上法国勃朗峰,也知道了法国霞慕尼(Chamonix)小镇,并且十分中意这个名字。1985年,钟建民决定回香港打拼事业,先是创立了香港攀山训练中心,教授攀岩,后又在1990年,开设第一间户外用品商店,并用香港话谐音为商店取名沙木尼。
30年间,沙木尼曾扩展至5间店铺,最终又都合并为一家。在钟建民看来,香港地界小,地铁方便,而租金成本又很高,实际上没有必要开多家分店。
店铺位于全香港最中心最热闹的地段,人来人往,也很热闹。但当年刚开业的时候,沙木尼的生意却非常惨淡,不仅是因为位置没有现在好,也因为没有摸清香港顾客的购物习惯。
当年的香港并没有如今这么多登山徒步或攀岩的人群,香港本身也没有高山可爬,因此店里极为专业的登山攀岩用品没有销路。后来,迎合香港人的运动习惯,钟建民在专业装备之外,又加入了大众休闲用品,店才慢慢火起来。
钟建民在日本登山时发现,日本登山爱好者在登山时总是穿得既专业又漂亮,而在香港,人们却只爱穿着舒适普通的衣服登山,但对鞋子却很在意。所以如今登山徒步鞋也一直都是沙木尼店里的主打产品。
当年从欧洲回香港时,钟建民最真切的想法是,以店铺事业成全自己攀登事业。如果为别人打工,不可能经常请假去做自己热爱的事,那么,做起自己的事业,有钱有闲时,才能去攀登。
事业初见规模后,他按捺不住攀登的心,再次踏上征途,法国、俄国、中国西藏……经常一别数月的他,店里生意只能靠员工和妻子照看。“有时出去两个月,回来后看店还在呢,就很安心了。”他说。
从1982~2003年,钟建民用21年的时间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在他看来,做生意,但理想不能丢。在热闹的旺角街边,如果你走进这家老店,也许你会幸运遇到钟先生,和他聊聊那些攀登的故事。 但更多时候,他可能不在,或许是陪着家人在郊外远足,或许是独自行山骑行。
沈阳 绿色空气
东北户外老友大本营
18年2003年至今
2000年,一部登山主题电影《垂直极限》上映,这部电影在当年曾让很多中国青年爱上攀登、走进户外。当时刚20多岁的许宁,就是其中一个。
21世纪初,户外运动在东北还没有得到普及,人们对户外装备更是没有概念。许宁回忆,当时曾在一个商店里遇见一个户外品牌老板,老板手里拿着的产品折页上,一个头灯500多,而许宁那时候的工资,一个月也才几百块钱。
那时候信息闭塞,而很多牌子的装备只有国外有,于是这群青年们只能通过一些电影、网站去了解,再想办法购买。许宁本身就是做服装外贸出身,喜欢户外,自己玩户外也有装备需求,自然就想到了开一家户外用品商店,他取名叫绿色空气。
2003年,正是非典时期,需要去北京进货,许宁一个月跑了三四趟北京。“当时进货数量也很大,第一次去北京进货,带了5万块钱,结果装备还没铺满半面墙。”
非典之后,户外运动在全国大爆发,人们开始出去玩,户外运动在沈阳也欣欣向荣。那时候在马路上看到背着大包的人,大家都觉得很酷很帅,也都想要那种感觉。
“那时来店里的背包客非常多,很多人进店之前可能不是背包客,进店聊几回,塞满背包,再出店就是背包客了。”许宁笑道。“甚至很多人因为玩户外都辞职了。”
许宁感慨,当年50升以上的登山包厂个月能卖出40个,而现在一年只能卖三四个。“现在在东北重装的人少了,自驾游多了。”
慢慢地,来店的人少了,平常的日子里,店里一天最多也许只有五六人光顾。慢慢地,很多老店也关了。一些交情比较好的同样开店的朋友,甚至把货放在自己店里甩卖。
“之前有老朋友来我店里,穿着好几年前在我这里买的鞋,向我炫耀‘你看,这鞋我穿了好多年了,真结实!’”许宁笑着回忆道:“我当时恨不得拿刀给它划上一刀!”户外产品只有在户外才能出现损耗,店铺里的装备才能得到良性循环。人们出去的少了,装备自然卖的就少了。
东北天气冷,大品牌商的秋冬订货会,主阵营都会在东北。许宁每年也都会去看看新品,顺便订货。“但这两年少了,品牌商订货会在北方也不太好很多户外店都在萎缩”许宁说。
如今在许宁的店里,迎合沈阳人的户外习惯,产品也分季节性,冬季多卖厚衣服、帽子、手套这些辅配件,从4月份到9月份,基本以露营轻装备为主。东北以大众休闲户外运动为主,所以产品也偏向如此。许宁和朋友也筹划着,在沈阳周边盘下一个大院作为活动基地,以体验式活动带动产品销售,迎合当地人偏休闲的户外模式。
十多年来,许宁换了3个门店,但依旧坚守着“绿色空气”。总有一些情怀在里面,很多年沉淀下来的老顾客依旧捧场,许宁不喜欢拘束感,来到小店里的朋友通常志同道合,老顾客最终变成老朋友。
店铺冷清了,小院热闹了。许宁当年特意在商店的门口设置一个门廊,门前一个小院。夏天的傍晚,老朋友们你买菜我买酒,在小店门口吃起烧烤,聊天闲扯。
“你身边的所有老顾客老朋友,都是你最好的推销员。在你没钱的时候,甚至众筹帮助你。大家都希望你生存下去、过得好,他们也希望一直有这样一个‘大本营’。”许宁微笑着说。
但有时多年不见的老友路过店铺时,打招呼时也不忘幽默地调侃一句——“您还干着呢?!”
“对,我还干着!”许宁说。
杭州 风雪户外
再忆那年雪屋
31年1990年至今
当我还未与风雪户外的联合创始人罗锡评对话,只是打开品牌网站,精致而又富有年代氣息的页面,就已将我带入那段风雪历程。
1999年,在杭州西子湖畔,最初的风雪户外成立。在当时,那是一家非常小众的店铺,门店简单朴素,顾客也寥寥无几,它最初的名字叫风雪屋。
为什么叫风雪屋呢?风雪户外的联合创始人老罗(罗锡评)讲道,以前GORE-TEX和The North Face在测试产品防水性能时,会在一个房子里用花洒喷洒产品,这个房间就叫风雪屋。小小店名中寄托着大大关怀。
最初,老罗开设户外店是为了方便收集户外装备,和老友们以及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去最美的地方看最美的风景。也是在1999年,为了散散心,老罗去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参加一个叫HappyTrail的活动。当年那里很多地方不通车,只能骑马同行,老罗在路上就感慨,如果身体足够好,那么我们就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风景。
二十几年来,运动之于老罗,就像每天晨起的咖啡一样,早已是一种生活方式。2002年,他开始接触越野跑,参加过国内外无数场越野赛事。2001年,他创办杭州西湖跑山赛,赛事一直延续至今,并将跑山(越野)这项运动一手推进杭州。而这想法的开端,只是老罗为了推广店铺里的越野鞋。
从老罗的言谈中,你能感受到他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冲劲。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罗的抱负也在变大。2003年,后来成立的狂野之风、快步天下分店与风雪屋合并为一家,成立风雪户外,在商业上也获得过不少成绩。
实际上在江浙一带,存在着很多大型线上店铺,现在开店未必要开实体店。而如今在杭州,很多新的户外店铺,已经向城市露营、精致露营转换,像ABC camping这样的体验式店铺越来越多。
在一些新兴的户外用品店里,店主将帐篷搭得很漂亮,将户外产品摆得像家具一样,创造出很多场景,并且鼓励大家拍照,这样大家就会很愿意将它分享给身边人。
这些都是时代新陈代谢出的新形态。老罗也认同,户外店不只要情怀,如果想要吸引人,还需要营造视觉氛围,没有颜值的东西/运动可能会消亡。
当年那些户外老店如今很多都不在了,但风雪户外还在,并且还保持着那份初心:和最好的朋友,去最美的地方。
成都 高山户外
从西南门到武侯祠
20年2001年至今
在成都武侯祠,张磊经营着一家户外用品商店,名叫高山户外,但实际上,“我对四姑娘山都没有去的欲望。”
喝点茶,喝点酒,跟家人看看电视,出门溜达溜达,日子过得还算“巴适”,张磊称自己是个典型的成都人。
2001年3月,机缘巧合,也因为生活所迫,张磊盘下朋友的户外用品商店。那时候,信息还很闭塞,对于户外店,张磊只在杂志上看过几眼,其他的一概不知。
当年,店铺还没有搬到成都中心地带,仍在临江中路6号交通饭店大门口的一个7平米小屋里,店小,但十分热闹。
交通饭店的隔壁就是成都新南门汽车站,长途汽车川流不息,那里曾是很多当年前往川西或进藏驴友的中转站。交通饭店也是當时周边唯一有涉外资格的饭店,有专门为背包客提供的低价位住处,是外国背包客最爱住的店。
即便是后来的武侯祠店,也难敌当年的热闹。
张磊说,当年外国背包客就占了店内三分之一左右的销售额。外国背包客的光临也为张磊带了新鲜的国外装备咨询,他们告诉对户外一知半解的张磊每个品牌都是来自哪个国家。除此之外,对真正走进户外并不感冒的张磊,硬是靠自己啃读《登山圣经》完成了户外启蒙之路。
“我们的经营模式在当年也不像现在这么商业化,跟顾客的交流非常频繁,他们没事的时候都会到我店里聊聊天喝喝茶。”张磊说。到现在他还和当年的第一批顾客保持着联系,每年都要聚两三次,早已经变成老朋友了。
张磊虽不玩户外,但十分喜爱户外人。他回想起,他这家小店竟也曾经“不自量力”地支持过很多大型活动,比如当年四川探险队漂流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他都以装备支持过。“现在回忆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张磊笑着说。
城市改造,张磊在2007年将高山户外搬迁到武侯祠大街244号。张磊心中对成都户外划了这样一个时间界限,成都人在2003年非典后开始愿意走进户外,但在2008年地震后,转变了消费习惯,自驾游明显增多,在这之后,电商兴起,店铺就较以前冷清了不少。
当年来店里的顾客以30岁以下居多,而如今据张磊观察,来店里的年轻人真的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现在很多顾客,并不是以户外需求为主,而只是生活需求。
武侯祠横街周边有一个藏族聚集区,如今张磊店里的生意很多就要靠这些消费群体支撑。这些藏族人比内地人更清楚户外服装的功能性,他们即便不去登山徒步,对这类衣服也有需求。张磊苦笑着说:“如果我的店不是在武侯祠,可能就要倒闭了。而如果没有这些藏族主力客户,我的店也早就倒闭了。”
身边一家家当年的老店都已消失,如今,张磊虽不是成都历史上第一家户外店,却可能是仅留下来的最老的几家店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