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文学批评语境构成客家文学批评自觉意识发生的土壤。随着客家文学自觉意识的萌生,呈现出萌生和探索两个阶段;文学批评开始主动地介入到客家文学中,并在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下汲取着各种所需批评理论的“养分”,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批评语境;客家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简介:曾熙(1988.7-),女,江西赣州人,工作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客家文学批评虽然可以依据客家文学的界定在古代找到蛛丝马迹,但真正具有研究意义的客家文学批评还是要放在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以王国维对外来文学理论借鉴加之与传统批评话语的融合为开端,在文学革命之后成形并成为文坛具有影响力的话语潮流。这一语境下,“自觉意识”是否产生成为了客家文学批评的分水岭。
一、萌生階段
客家文学批评介入到客家文学中,无疑是客家文学自觉意识产生之后的必然结果。客家文学作为一项研究命题,最早出现在1982年7月台湾学者张良泽发表的《台湾客家作家印象》演讲中;在大陆地区则可追溯到1992年11月桂林客家文化历史国际研讨会。命题一经提出推动了客家文学发展,促进了客家文学自觉创作的繁荣。谭元亨长篇小说《客家魂》1997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大迁徙》分别在1998年、200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客家文学命题的提出和客家文学创作的相对繁荣,召唤着文学批评的介入。文学批评一方面回应着客家文学作品的召唤,关注当下,对同时期的客家小说展开批评活动。当然,在萌生这一初始阶段,由于客家文学影响力偏弱、文学批评刚接触客家文学不够成熟等原因,批评方法普遍建立在传统批评思维模式上的分析法为主,批评活动主要是围绕作品展开文本分析,对作家、作品停留在客家“个性”的浅层次发觉,而两者之间结合略显生硬。批评者们也纷纷认识到这一点,陈利群在谈到程贤章的小说时提出:“许多评论文章在论述‘小说’的特色时,都提到了它们的客家文化内涵,只是未作深究”。为了更全面的观照客家文学,文学批评另一方面也回溯到过去,对客家文学界定下所论争的存在于历史时期的客家文学作品展开批评活动,如针对郭沫若、张资平、李金发等人的批评活动。郭沫若等人因客籍身份进入到客家文学的研究视野,但对其作品能否划归为客家文学学界还存在着分歧。罗可群、艾飞、钟俊昆等人在客家文学研究中将张资平、李金发纳入进客家文学范畴;曾令存却提出了质疑,“把以上那些‘客籍’作家纳入‘大客家’的叙事范畴……其创作中的‘客家’成分究竟有多少?”这一分歧单从概念出发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文学批评的介入,深入到文本中充分细读才能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总体而言,文学批评刚介入到客家文学中的萌生阶段,批评活动存在着浅尝辄止的困境,使得客家文学的价值体现和客家文学的创作引导受限,也影响到了客家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探索阶段
随着客家文学的发展,文学批评实践的增多,批评者主动意识到了批评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钟俊昆谈及客家文学批评时表示,“客家文学批评与研究必须跟进当代文艺批评新方法”。为了突破传统批评方式的局限,拓展客家文学批评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这一阶段以文学批评理论的主动运用为标志,尝试探索客家文学与文学批评理论的契合点,以期对客家文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批评活动。这一阶段有着“广撒网”的特点,任何相对契合的批评理论都被引入到客家文学批评中来,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经过批评实践的梳理可以看到,文化研究、文学地理学、文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等批评理论和方法都被广泛运用。以客家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批评为例,张典婉认为钟肇政长篇小说女性具有多元性格;而赖一郎在研究钟肇政塑造的女性形象时,重点突出伍尔芙“双性同体”思想,论证在钟肇政笔下的客家女性形象精准塑造与作者“双性同体”潜质密不可分。通过对比,同样是对客家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张典婉的文学批评具有萌生阶段的特点,注重于客家人文历史的渲染和小说内容的分析,而赖一郎通过自如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深及作品女性心理层面,且在探讨其创作动机时借用心理分析批评关联童年家庭背景,这些都证实赖一郎的批评活动已进入了探索阶段。在探索阶段中,各种批评理论的广泛运用能够多维度、多层面的触及本身具有多样化特质的客家文学这一批评对象,但也暴露了其无法避免的局限,即客家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在文化方面有其独特性,不可能契合于单一批评理论。有些批评理论经过尝试也证实只能用于拓宽眼界,但无法走得远,对于客家文学创作、发展而言不具有深远意义。如曾晓林从文艺法学试图建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新模式,拓展了在文学法律学层面上对客家文学的批评和阐释,但鉴于客家文学的文化特质,在法律方面的挖掘恐不具有更深入的意义,在普遍运用上不具备推广意义。因此,探索阶段取得的成绩也鞭笞着客家文学批评进一步思考能否走入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客家文学批评经历了萌生和探索阶段,期望能达到更理想的阶段。在更加理想的阶段,能够利用各方面的文学理论资源,形成相对系统的批评话语,既契合客家文学的特质,又能与客家文学创作形成良性的互动,最终期望推动形成客家学界所期盼的客家文学“繁荣”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利群.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J].学术研究.1998,(12):106.
[2]曾令存.客籍作家和中国新文学[J].文艺争鸣.2005,(6):132.
[3]钟俊昆.客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全球化背景下的构想[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5):67.
关键词:批评语境;客家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简介:曾熙(1988.7-),女,江西赣州人,工作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客家文学批评虽然可以依据客家文学的界定在古代找到蛛丝马迹,但真正具有研究意义的客家文学批评还是要放在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现代文学批评语境以王国维对外来文学理论借鉴加之与传统批评话语的融合为开端,在文学革命之后成形并成为文坛具有影响力的话语潮流。这一语境下,“自觉意识”是否产生成为了客家文学批评的分水岭。
一、萌生階段
客家文学批评介入到客家文学中,无疑是客家文学自觉意识产生之后的必然结果。客家文学作为一项研究命题,最早出现在1982年7月台湾学者张良泽发表的《台湾客家作家印象》演讲中;在大陆地区则可追溯到1992年11月桂林客家文化历史国际研讨会。命题一经提出推动了客家文学发展,促进了客家文学自觉创作的繁荣。谭元亨长篇小说《客家魂》1997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大迁徙》分别在1998年、2001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客家文学命题的提出和客家文学创作的相对繁荣,召唤着文学批评的介入。文学批评一方面回应着客家文学作品的召唤,关注当下,对同时期的客家小说展开批评活动。当然,在萌生这一初始阶段,由于客家文学影响力偏弱、文学批评刚接触客家文学不够成熟等原因,批评方法普遍建立在传统批评思维模式上的分析法为主,批评活动主要是围绕作品展开文本分析,对作家、作品停留在客家“个性”的浅层次发觉,而两者之间结合略显生硬。批评者们也纷纷认识到这一点,陈利群在谈到程贤章的小说时提出:“许多评论文章在论述‘小说’的特色时,都提到了它们的客家文化内涵,只是未作深究”。为了更全面的观照客家文学,文学批评另一方面也回溯到过去,对客家文学界定下所论争的存在于历史时期的客家文学作品展开批评活动,如针对郭沫若、张资平、李金发等人的批评活动。郭沫若等人因客籍身份进入到客家文学的研究视野,但对其作品能否划归为客家文学学界还存在着分歧。罗可群、艾飞、钟俊昆等人在客家文学研究中将张资平、李金发纳入进客家文学范畴;曾令存却提出了质疑,“把以上那些‘客籍’作家纳入‘大客家’的叙事范畴……其创作中的‘客家’成分究竟有多少?”这一分歧单从概念出发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文学批评的介入,深入到文本中充分细读才能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总体而言,文学批评刚介入到客家文学中的萌生阶段,批评活动存在着浅尝辄止的困境,使得客家文学的价值体现和客家文学的创作引导受限,也影响到了客家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探索阶段
随着客家文学的发展,文学批评实践的增多,批评者主动意识到了批评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钟俊昆谈及客家文学批评时表示,“客家文学批评与研究必须跟进当代文艺批评新方法”。为了突破传统批评方式的局限,拓展客家文学批评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这一阶段以文学批评理论的主动运用为标志,尝试探索客家文学与文学批评理论的契合点,以期对客家文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批评活动。这一阶段有着“广撒网”的特点,任何相对契合的批评理论都被引入到客家文学批评中来,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经过批评实践的梳理可以看到,文化研究、文学地理学、文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等批评理论和方法都被广泛运用。以客家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批评为例,张典婉认为钟肇政长篇小说女性具有多元性格;而赖一郎在研究钟肇政塑造的女性形象时,重点突出伍尔芙“双性同体”思想,论证在钟肇政笔下的客家女性形象精准塑造与作者“双性同体”潜质密不可分。通过对比,同样是对客家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张典婉的文学批评具有萌生阶段的特点,注重于客家人文历史的渲染和小说内容的分析,而赖一郎通过自如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深及作品女性心理层面,且在探讨其创作动机时借用心理分析批评关联童年家庭背景,这些都证实赖一郎的批评活动已进入了探索阶段。在探索阶段中,各种批评理论的广泛运用能够多维度、多层面的触及本身具有多样化特质的客家文学这一批评对象,但也暴露了其无法避免的局限,即客家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在文化方面有其独特性,不可能契合于单一批评理论。有些批评理论经过尝试也证实只能用于拓宽眼界,但无法走得远,对于客家文学创作、发展而言不具有深远意义。如曾晓林从文艺法学试图建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新模式,拓展了在文学法律学层面上对客家文学的批评和阐释,但鉴于客家文学的文化特质,在法律方面的挖掘恐不具有更深入的意义,在普遍运用上不具备推广意义。因此,探索阶段取得的成绩也鞭笞着客家文学批评进一步思考能否走入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客家文学批评经历了萌生和探索阶段,期望能达到更理想的阶段。在更加理想的阶段,能够利用各方面的文学理论资源,形成相对系统的批评话语,既契合客家文学的特质,又能与客家文学创作形成良性的互动,最终期望推动形成客家学界所期盼的客家文学“繁荣”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利群.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J].学术研究.1998,(12):106.
[2]曾令存.客籍作家和中国新文学[J].文艺争鸣.2005,(6):132.
[3]钟俊昆.客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全球化背景下的构想[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