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的超越与形而上学的终结——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何以可能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形而上学思想谱系中,世界被一分为二,其一为超验的存在,其二为经验的世界。随着前者被实体化、独立化,并逐渐取代后者,虚无主义由此发生,即所谓“超感性世界的崩塌”。马克思通过关注“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进而将超验与经验以及逻辑思辨与经验实证统一起来,建立了一种新唯物主义的感性经验世界观。由于这种世界观关注人的价值、存在,因此实现了由客体维度向主体维度的过渡。同时,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寻求人对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最终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发展过程。对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把
新中国70年围绕“一线两点一个基础”的改革思路,经济改革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30年的为计划经济体制奠定物质基础、为计划经济体制奠定制度基础、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三阶段,改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实践脱离不了改革话语的建构,改革话语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历史实践的观念表达。改革话语建构具有自身特定的原初语境,包含交际者、“时间和场合
抗战时期,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政府在抗战建国的目标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农村妇女角色进行了全面建构,为农村妇女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农村的性别秩序。
在文本理解理论中,出场学注重文本出场的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强调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原初语境"与当代重新出场的新语境的考察,这是文本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毛泽东以躬行实践的革命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理论敏锐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理论内容中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代际交换的社会化程度加深,养老经济支持能力和保障水平提高,养老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父母对家庭的控制力下降,人口
制度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以明确、具体、稳定以及强制的规范要求弥补诚信道德自身力量的不足,对于诚信建设起着预测规约性和价值传导性的功用,但同样也存在后果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2006年以后,数字制造资源动态共享与优化技术专利数量迅猛增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无线通讯网络两个技术领域,但在数字制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什么的平等"是分析和评价平等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当今政治哲学界提出了诸多观点,比如福利平等、福利机遇的平等、可获得性利益的平等、资源平等、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