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书籍插图封面画一瞥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ya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这个国家,对招贴画(即宣传画)和书籍插图(包括封面画)是很重视的。他们专门设立有“招贴画、插图协会”,负责经常地开展推动招贴画、书籍插图封面画创作的工作,例如,每年都要举行招贴画、书籍插图封面画作品比赛评奖。所以,在美国,招贴画和书籍插图封面画创作相当繁荣。
  一九八○年春季,经美国出版界友好人士弗兰克·泰勒先生的热情推荐,由美国“招贴画、插图协会”提供作品,先后在北京、上海和成都市举行了《美国招贴画、插图展览》,展出的四百余件作品,都是一九七九年美国举行招贴画、书籍插图封面画作品比赛中得奖的作品,使我们较为集中地看到了美国今天的招贴画和书籍插图封面画作品,也从中得知美国当前美术创作的动向风情。
  对于美国的美术作品的理解,在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前,由于缺乏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接触美国新的出版物和美术作品很少,以及我们在宣传报道上的片面性,而造成一种误解,总以为,包括书籍插图封面画在内的美国美术作品,是到处崇尚抽象画。其实不然。在美国,出现使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画,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美国人民的大多数,还是喜爱有生动形象,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美国的许多忠于生活、热爱人民的画家,也总是以尊重人民的喜爱为前提,从人民的需要出发进行创作。这次展出的在美国得奖的几百件书籍插图封面画,多半具有生动的形象和不同的艺术风格,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据此,我们也可以消除对美国美术界的误解。
  从所见到的数百件美国书籍插图封面画来看,美国的许多画家,在从事书籍插图封面画创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有较扎实的素描、色彩等绘画基本功,造型能力很强,许多作品,以写实为基础,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作夸张和变形,赋予适当的色调,造成不同的意境和风采。
  美国的书籍插图封面画,表现工具、形式、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采用绘画工具上,有油画、水彩画、水粉画、铜版画、钢笔画、铅笔淡彩、铅笔浓彩等;在艺术处理上,有用细腻写实手法注重于刻绘人物内心世界的,也有用大刀阔斧的笔触在总的气氛上作渲染的,或者是以某一物象作象征性表现,也有用强调装饰效果的笔法作处理,以及用庄重的古典手法作表现;在构图形式上,有满地都是形象的,也有只撷取幅面的局部作别出心裁的表现;在色调上,有的以浓艳见胜,有的以质朴悦目,有的则以清雅讨人喜爱。凡此种种,真称得上是丰富多彩。
  其中有几件作品,由于构思和表现上的恰到好处,艺术效果不凡,给笔者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这里作些具体分析,以加深对美国书籍插图封面画的认识。
  《六小时》一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插图却富有诗意。它色彩虽然不鲜艳,但是艺术效果却很为醒目。画家W·摩特用轻捷抒情的油画笔调,描绘了书中的主人公驾着帆船在宁谧的海上航行。他们面对着阳光,而留给读者的形象是背影,阳光在波浪中折射,犹如金光银彩铺上水面,闪烁迷人。主人公在海上将航向哪里去呢?他们将要干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向读者提出,这就是画家所要创造的艺术意境。作者很懂得插图与文学原著的关系:插图决不是图解文学作品,而是为补充和丰富文学作品,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画家很善于在貌似平淡无奇的画面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意境,这就是这幅作品的成功所在。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作品。
  
  画家E·K·琳为《人像》一书所作的封面画,也别有创造。用简洁、熟练的近似中国画的白描手法,画着书中主人公(一男一女)亲爱地相依着,女的手中还托着一只苹果,彼此在切切私语着什么,由此引起读者关心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而发生读《人像》一书的兴趣。色彩的处理上,大块的蓝黑底色,刻画人物形象的白净线条,女主人公手中托着的一只苹果则是用“七彩色中异样红”的印度红色,对比相映成趣,构成了使人一见就觉得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儿童书籍《书》的环衬画(约翰·沃尔那作),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笔法,通过铜版画形式,在长条的幅面上,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童话世界:孩子们围绕着一册可爱的大书本,于月夜的野外,跟小猪、小兔、老鼠、刺猬等动物一起,有的拉琴,有的吹号,有的敲鼓,有的杂耍,欢乐地举行着以讴歌可爱的书为主题的音乐会。如此洋溢儿童生活情趣的画幅,是很能引起孩子们喜爱的。从中可以见到画家流露着热爱孩子而认真为孩子作画的心地。
  
  上面谈的是文艺书籍的插图封面画。美国的科学技术书籍的插图封面画也是大量的。其中《埃及医药》一书的封面画是相当精彩的。画家R·吉乌斯蒂在《埃及医药》的封面上,以水粉画工具,用取自古埃及石刻画中的文字、图案和人物形象组成画面,并且在古埃及石刻画人物形体中,从医学的角度,安排上人的动脉,又在人的动脉中画着埃及的金字塔、人面狮身像、沙漠、树丛等古迹文物和大自然景色。这种把埃及的医药内容和埃及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象结合起来的艺术表现,用心是独到的。而这些丰富的内容,画面的构图处理却并不繁琐,倒是很简明,看上去很单纯。说明画家有着很高的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化。艺术作品只有通过来自生活的各种生动的形象,才能表现出人们丰富多彩、复杂纷纭的生活(包括历史和现实)。如果抽去了艺术形象,那就不成其为艺术了。上述美国许多画家,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为书籍创作插图封面画,说明他们是深刻理解并遵循了艺术规律的。
  
  一九八○年四月谷雨日记于灯下
其他文献
台湾旅美女作家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已在国内出版了。这本一度在台湾曾是留学美国必读的心理准备书,听说在海外风行一时。它道出了海外一代中国人所感受到的没有“根”的苦恼。使“没有根的一代”,成为海外华人的一个流行的名词。  小说的主人公牟天磊,是从大陆去台湾的青年,大学毕业后,出国留美,得了博士学位,留在美国教书。十年以后,他回台湾省亲。他虽在美国学成业就,但却处处被寂寞笼罩着:离乡去
李大钊(张桐饰)在工人中演讲。青年毛泽东(侯京健饰)在雨中跑过长沙街头。鲁迅(曹磊饰)创作《狂人日记》。蔡元培(马少骅饰)雪中访陈独秀。  1988年,16岁的山东少年张永新带着干粮和水壶出去看电影,在影院一坐一整天。看完张艺谋的《老井》,出来都不想和周围人说话了,完全沉浸在想象中,从那以后,坚定要入这一行。  20岁时,张永新来到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第一年,他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春季,满城黄沙漫天。
“ 纸牌屋”式的黑暗早就侵入了美国的政治圈、法律圈,围绕所谓“ 中国病毒”的各种叫嚣,不过是美国式滥诉的国际版本。  5月24日的《纽约时报》头版很抓人眼球:没有照片也没有图表,而是密密麻麻列出了1000名美国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龄和身份。导语中编者写道:“这里列出的1000人仅占死者总数的1%。”在美国新冠肺炎死者近十万之时,该报以此向逝者致哀:“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他们曾经是我们中的一员
2021年2月8日,王程韡在北京清华大学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韡,音同伟,意思是光明、丰盛。《诗经·棠棣》里有这么一句“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翻译成当代白话歌词,大概是:棠棣花儿开成片,花萼花蒂多娇艳。世上何物最珍贵,山高水长兄弟情。  上世纪90年代,家住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初中生王宇,并不知道这些。那个年代,速算风靡全国,身处东北偏远小县城,教学资源匮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的《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册(全书分为两册)最近问世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首先加以肯定。  乔治·卢卡契(GeorgLukács,一八八五——一九七一)的名字,对于我国文艺界并不陌生。早在四十年代初,著名美学家吕荧就在《七月》杂志上译载了卢卡契的《叙述与描写》一文(这里顺便提一句:吕荧同志曾因胡风一案的牵连,遭到了莫须有的批判。后来虽被解脱“胡风分子”之嫌
林品  “这是哪门子的《天龙八部》?”新版《天龙八部》8月中旬开播以来,吐槽之声不绝于耳。这部剧豆瓣开分低至3.4分,在《天龙八部》全部9个版本的影视改编中位列倒数第一。  就剧情而言,主要角色在第一集里就如走马灯一般悉数亮相,乔峰、虚竹、慕容复等角色提前发生交汇;就角色而言,乔峰缺乏“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大侠气场,王语嫣缺乏“身旁似有烟霞轻笼”的飘飘仙气,虚竹缺乏天真无邪的单纯气质,段誉更是丧失了
明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出版界的同志要我回忆一下解放以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怎样翻译马列著作的(《新哲学手册》,一九四八年上海大用图书公司出版)。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从我怎样信仰马克思主义开始说起。  我生在清王朝的末期(光绪十四年)的江南水乡绍兴。那时是黑暗的年代,内忧外患交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志的青年都愤然起来革命。绍兴是有革命传统的地方,光复会就是浙江地
倘若美国文学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那么毫无疑问这一时代就出现在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九年这二十年间。美国七位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T·S·艾略特,尤金·奥尼尔,欧内斯特·海明威,约翰·斯坦贝克,威廉·福克纳,赛珍珠)几乎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他们的主要作品。这是一个别开生面、人才辈出、富于创新的时代,它标志着美国文学开始登上世界文坛,并为现代美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九一九年,所
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是青年作家张抗抗的又一个新作。小说中那位被某些人至今仍然视为“右派”的人物——荆原在一次报告中发问:“全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激励了千千万万个有志者,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立志改革,呼声之高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以来所无可比拟的。从现在起,五十年内是中国各个领域需要新的杰出人才并能够产生新的杰出人才的时代,面对着今天的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鲁迅曾指出:“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小说
左图:伏羲画像砖。右上图:羽人画像砖。右下图:西王母画像砖  鲁迅痴迷于收藏,在北京居住时,常常在琉璃厂流连忘返。他涉猎广泛,古籍善本、碑拓、版画、汉画像拓片、古铜器、古砖等,统统收入。其中有一块砚台,被他视作珍宝。当年,因与弟弟周作人不合,离开他们共同居住的八道湾胡同11号前,他带走了为数不多的物品,其中就有这块砚台。砚台由古砖制作而成,侧身刻有“大同十一年”字样,另两侧分别刻有花纹。“大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