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课《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tian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理解文章,感悟人物精神。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题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体会刘老师对工作、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追求。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题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刘老师对工作、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追求。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同学们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刘老师的四件事,大家回顾一下,哪四件事,请同学板书在黑板上:笑谈腿疾、动情讲课、提问学生、放风筝
  2.引入:这篇文章前三件事写的是刘老师的工作,最后一件写的是刘老师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
  二、批注示阅读法,学习“笑谈腿疾”
  (一)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用文字批注在此段的开头。
  找描写刘老师的句子,用符号批注法,区别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
  理解勾画的句子的意思,看体现了刘老师的什么特点。感人的地方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
  学生自主学习,做批注。
  (二)汇报交流,感悟精神
  请学生展示自己批注的内容。
  1.“笑谈腿疾”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2.此段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是哪些?你从中感受到刘老师什么精神?
  (点拨:乐观、坚强、幽默风趣、身残志坚。)板书:身残志坚
  3.作者是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展示出人物品格的?
  4.重点点拨:
  出示大屏:教室里升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表现情感变化的词有哪些?
  (2)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大家来说说原因。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句话,并说说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更能表现出同学们对老师的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表达,大体说到对刘老师的理解、同情、和尊敬即可。)
  (三)小结学习方法
  1.抓文中感人的地方写批注。
  2.交流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文章是通过什么人物描写表现出来的。
  3.难句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学习。
  三、迁移方法,学习“讲课、提问”
  1.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动情讲课”“提问学生”的事情。
  2.请学生交流学习结果。
  从这两件事的描写中,你知道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学生说,老师板书。
  3.这两个自然段中直接表达作者对刘老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小结: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三件写刘老师的事,都是发生在课堂,这些事虽然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很深,然而……
  四、学习“放风筝”,感悟品格
  (一)学习过渡段
  1.出示: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2.这个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一个什么段?此段只有启下的作用。“更”告诉我们接下来写老师每年放风筝的情景是文章的重点,是作者印象最深的。
  (二)批注学习“放风筝”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快速浏览此部分内容,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情景,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由此体现了刘老师什么特点?写出自己的体会,旁批在书上。
  2.学生批注阅读。
  (三)汇报交流
  1.说说这部分内容中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展示批注。
  老师适时点拨:
  (1)抓住“亲手放”,感悟到刘老师不会因自己有残疾,就失去与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权利,他热爱生活,不愿向命运低头。
  (2)抓住“放线拐”又“追线拐”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感悟刘老师顽强执著、自强不息的精神。(板书:动作、语言、神态)
  2.大家讨论此部分中难理解的句子。
  (1)出示: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點拨:是因为他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中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让学生先试着理解“生命的力量”指什么?
  老师出示:生命的力量是指那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的追求,感受到追求生命的意义。
  老师再引导学生看着黑板说刘老师的生命的力量具体指什么?
  (大体说到:老师在工作中乐观幽默、爱国、爱工作、关爱学生,在生活中热爱生活、挑战困难、顽强执著 ,这些精神的力量就是刘老师的生命的力量。也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些正能量使他的生命充满力量。)
  (2)出示: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全班齐读句子,说说这个反问句它强调了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点拨:为什么这么说?请同学试着说说生活中,你会看到的一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由此感悟到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乐观面对生活,笑对人生。
  所以这句话,你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大体说到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敬佩之情即可。)
  3.师生共同小结:
  放风筝这部分内容是写得最详细的,因为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刘老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努力与命运抗争、挑战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通过作者细致的描写体现出来的。
  五、理解课题,深化情感
  1.生齐读: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2.那“理想的风筝”怎么理解呢?
  这篇文章中,刘老师为学生树立了什么榜样?可以激发作者树立怎样的理想?(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来说)
  3.为什么这篇课文取名“理想的风筝”?
  重点点拨:“风筝”是全文的线索,“理想”是文章的主旨,这也是课文取这个题目的原因。这里提到“理想的风筝”就是在照应课文题目。
  4.思考: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5.从这一段,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能说到对老师的感激和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即可)
  6.小结:随着对刘老师的深入了解,作者对刘老师的感情也逐步升华。结尾句,作者发自肺腑的深情呼唤,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设计导语,细心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无疑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養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导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第一级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
期刊
一、以导学活动单为抓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活动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力尚浅,预习能力较弱,为了不让学生的预习处于混沌、毫无目标的状态,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导学活动单,通过明确的预习目标、操作性較强的流程,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们预习的有效性。如在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圆》这一单元中,笔者就设计了以下几个导学活动单。  在导学活动单的引导下,学生
期刊
一、题材之平淡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取材于平常生活、平凡人物、平常事物,给人以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二、语言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语言朴质,自然,平白为话,不加雕饰,不刻意堆砌词藻。  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既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
期刊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粤北连州的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一是67.5%是中小学转岗教师;二是年龄偏大。幼儿园转岗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以下特点:1.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专业技能薄弱。2.没有幼儿教育经验,不会组织游戏活动。3.教师角色的转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广园小学坐落于广园新村景泰街辖区内,景泰街家庭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在广州来说亦是一面旗帜。学校申报立项的广东省少先队课题《社区资源背景下的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究》,是结合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需求把校外志愿服务引入校园,为学校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对于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涵,提高课堂实效有积极意义。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对于担任
期刊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接近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位置,周边社区发展相对区内其他地方来说是最成熟的,社区资源也相对最丰富,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依托社区,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的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聘任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为学校志愿辅导员,定期开展团体、个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期刊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是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1)走进自然景观。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2)走进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
期刊
一、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2.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罪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在摧残青年男女爱情上的罪恶。  三、导学流程  四、关于封建礼法  ①《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按当时制度,“婚姻”是
期刊
一、“对比叙事”类童话阅读图式的建构  《小柳树和小枣树》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这篇文章有个显著的表达特点——对比。通过阅读图式的对比,能很一目了然地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在两个季节自身情况、情感态度的不同,从而揭示道理。考虑到中低学段孩子的学习习惯,我采取了先引导再帮助提炼关键问题,在前期基础上,放手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大胆设计。  (一)教,如何建构阅读图式  首先带领孩子们观察课文第一幅
期刊
老屋的墙角有一只蜘蛛,结了一张小小的网,我一周回来一次,有时见它正忙着对付一条大青虫,有时见它脱下一张完整的皮,有时见它蹲在“产床”上发呆。初来时如粟米,而今已大如蚕豆。它在屋角,温暖而悠然,可那些小蜘蛛要如何才能躲过风雨,张网捉虫。这便是我对教育的思考。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昨天的技能已不适应今天的孩子了,教育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前人已在探索,可到底要从何改起,则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