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社会共享的价值观有利和谐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根据这一特征性概括,为了加深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将和谐社会划分为“绝对和谐社会”与“相对和谐社会”两种类型。所谓绝对和谐社会,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念,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状况,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所谓相对和谐社会,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具有共享的价值观念。相对和谐社会建立在社会分层和阶层划分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对宏观的概念。党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指的就是这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对和谐社会,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协调好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需求,从本质上讲,就是协调好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研究员等认为一个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他们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十个社会阶层分别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因此,相对和谐社会可以更具体地描述为上述十大阶层之间拥有共享的价值观念。就宏观层次即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来说,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可能存在的。用这种宏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相对和谐社会就具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所谓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是指每个社会阶层从不同的角度逼近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不同的社会阶层都能够逼近的某一共同价值观念的存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如何协调和引导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使之逼近和形成整个社会共享的价值观。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应当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理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公平、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支撑。从而使得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交集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价值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从公积金缴存面临的困难出发 ,提出加强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执法的设想。 Proceeding from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provident fu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t
目的:分析完全纵隔子宫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完全纵隔子宫的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59例完全纵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
目的:探究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施以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我院于2018/12~2019/12接收的共84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