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铸就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教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科学教育让人求真,重在研究“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不考虑科技的发展是否造福于人类;人文教育教人求善、求美,重在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支撑,健全的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存在着重技术传授、轻人文培养的倾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只具有精良技艺的现代“机器人”,而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如果高职教育仅注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学生就会只有“如何而生”的本领,却没有“为何而生”的感悟。人文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精神境界、确立其理想信念、丰富其生活、和谐其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学生的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和道德两方面,而道德的核心又可归结为责任感。“责任感”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对自身负责任。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首先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第二,对他人负责任。对他人负责任最基本的是要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在社会交往中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第三,对社会负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这个高素质首先表现在:他作为一个公民时,他的一言一行应该符合社会规范。作为一个公民,他有义务、有责任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的强大、繁荣昌盛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四,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也更加人性化、人道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认为,在国际化的时代,教育应培养出具有全人类道德意识的新人,“这种新人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能够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这里的承担责任是指既要接受科学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也要对科学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灾难保持高度的警惕。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已逐渐成为一些国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环保意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长期以来,在高职教育中,责任感教育难有它的位置。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明确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从培养学生对个人的责任感开始,逐步让其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
3 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观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1)自然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对生活无所目的、无所打算。(2)功利境界,在此境界的人价值观是个人取向的,只为自己谋利。(3)道德境界,在此境界的人价值观可谓是国家、民族取向的“贤人”。(4)天地境界,能达此境界的人价值观自当是世界乃至人类取向的“完人”。
在这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是最低的。目前,高职学生中处于此层次的人并不占多数,大多数处于第二层。即实惠是当代绝大多数学生的追求。当然,追求实惠本身并没有错,却不能因为追求实惠而放弃更高的人生意义的追求。因为,人的生命存在本质上是文化生命的存在,文化生命的存在是以价值为轴心的,所以人是有价值取向和高远理想、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的。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各种基本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行为职责。
4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科学教育同逻辑思维紧密地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一致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紧密地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创新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高职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获取人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同时,更能完善思维、活跃思维。使人看问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分析事物更全面、更深刻。
5 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人类借助借助于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部分人只注重对物质家园的创造和建设,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经营与呵护,虽然过上了富足而便利的物质生活,但心灵空虚、信仰危机、理想缺失、道德失范、心态失衡、个性扭曲、关系失和,出现诸多成长问题,陷入了极度的精神困惑和迷惘之中。高职教育有必要也有义务承担起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使学生能明确人生的目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的充实。唯有如此,方能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创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依据人文学科的探索与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精神世界的“家园”,使学生不至于成为物质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教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科学教育让人求真,重在研究“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不考虑科技的发展是否造福于人类;人文教育教人求善、求美,重在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支撑,健全的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存在着重技术传授、轻人文培养的倾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只具有精良技艺的现代“机器人”,而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如果高职教育仅注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学生就会只有“如何而生”的本领,却没有“为何而生”的感悟。人文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精神境界、确立其理想信念、丰富其生活、和谐其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学生的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和道德两方面,而道德的核心又可归结为责任感。“责任感”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对自身负责任。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首先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第二,对他人负责任。对他人负责任最基本的是要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在社会交往中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第三,对社会负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这个高素质首先表现在:他作为一个公民时,他的一言一行应该符合社会规范。作为一个公民,他有义务、有责任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的强大、繁荣昌盛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四,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也更加人性化、人道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认为,在国际化的时代,教育应培养出具有全人类道德意识的新人,“这种新人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能够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这里的承担责任是指既要接受科学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也要对科学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灾难保持高度的警惕。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已逐渐成为一些国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环保意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长期以来,在高职教育中,责任感教育难有它的位置。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明确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从培养学生对个人的责任感开始,逐步让其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
3 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观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1)自然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对生活无所目的、无所打算。(2)功利境界,在此境界的人价值观是个人取向的,只为自己谋利。(3)道德境界,在此境界的人价值观可谓是国家、民族取向的“贤人”。(4)天地境界,能达此境界的人价值观自当是世界乃至人类取向的“完人”。
在这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是最低的。目前,高职学生中处于此层次的人并不占多数,大多数处于第二层。即实惠是当代绝大多数学生的追求。当然,追求实惠本身并没有错,却不能因为追求实惠而放弃更高的人生意义的追求。因为,人的生命存在本质上是文化生命的存在,文化生命的存在是以价值为轴心的,所以人是有价值取向和高远理想、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的。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各种基本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行为职责。
4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科学教育同逻辑思维紧密地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一致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紧密地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创新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高职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获取人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同时,更能完善思维、活跃思维。使人看问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分析事物更全面、更深刻。
5 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人类借助借助于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部分人只注重对物质家园的创造和建设,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经营与呵护,虽然过上了富足而便利的物质生活,但心灵空虚、信仰危机、理想缺失、道德失范、心态失衡、个性扭曲、关系失和,出现诸多成长问题,陷入了极度的精神困惑和迷惘之中。高职教育有必要也有义务承担起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使学生能明确人生的目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的充实。唯有如此,方能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创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依据人文学科的探索与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精神世界的“家园”,使学生不至于成为物质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