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联合用药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

收集2014—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57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菌谱分析法(PAPs)筛选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棋盘法设计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黏菌素分别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及各自单用时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并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价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的57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未获得黏菌素耐药菌株。通过PAPs筛选共获得9株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黏菌素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磷霉素联用后对异质性耐药菌株的MIC值较单用时均降低。其中,与美罗培南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55.6%,相加作用占33.3%,无关作用占11.1%,不存在拮抗作用;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55.6%,相加作用占22.2%,无关作用占22.2%,不存在拮抗作用;与磷霉素联用后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77.8%,相加作用占22.2%,不存在无关和拮抗作用。

结论

黏菌素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或磷霉素联用对黏菌素异质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与美罗培南或左氧氟沙星联用的抗菌活性较少表现为无关作用,均无拮抗作用。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妇女第二位高发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在所有高危型HPV中,HPV16流行最广泛。HP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L1)可以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其形态及抗原性与天然病毒类似,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保护性中和抗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分子特征的研究。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 333株,用K-B法筛选耐夫西地酸菌株,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PCR法检测耐药基因fusB、fusC、fusD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基因),同时用测序方法对fusB、fusC、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株多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FK1149、FK1920和FK1934)和3株体外诱导多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FK660R、FK713R和FK729R),通过PCR检测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包括pmrAB、phoPQ、mgrB、crrAB、mcr-1和mcr-2;采用PROVEAN平台预测耐药相关蛋白质的生物功能改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期刊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PA3611能否在体外使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通过DNA合成、基因扩增、载体构建、诱导表达、纯化等过程制备重组蛋白PA3611;利用CCK-8法检测PA3611刺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镜下观察经PA3611作用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E-钙粘蛋白(E-CAD)与α-平滑肌肌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感染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BV入侵机体后产生持续性感染涉及的免疫机制十分复杂,HBV在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博弈中也进化出了一系列策略影响固有免疫效应,异常的固有免疫可能是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的诱因之一。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被模式识别受体(path
目的评价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的大蜡螟感染模型,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检测的新方法。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离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12株,痰液、尿液中分离的20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经典非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经典组);所有菌株进行黏液丝试验,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的高毒力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16、K20、K54、K57),大蜡螟毒力试验测定同一时间
目的旨在探讨普通小麦(TA)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BALB/c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VA组、TA 100 mg/kg组、TA 200 mg/kg组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组,每组5只。将OVA 20 μg与氢氧化铝1 mg溶解于100 μl PBS溶液中,并向每只实验组小鼠腹腔内注射以致敏小鼠,而对照组小鼠腹腔内则注射100 μl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是最常见的经性传播的病毒感染,该病毒的持续感染可以引起宫颈、肛门等部位的癌症,目前已有3种上市疫苗可以预防HPV感染及由其导致的疾病。HPV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基础,HPV疫苗临床免疫原性评价至关重要,为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小年龄组免疫桥接、不同免疫程序比较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但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免疫原性评价方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blaKPC基因分布特征,探讨肺炎克雷伯菌blaKPC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变迁规律。方法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2016年从临床分离的所有非重复产KPC菌株,以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系统鉴定菌种,MLST法分析菌株ST型,复制起始子分析法鉴定质粒类型,PCR法扩增检测转座子结构,并以二代测序技术测定质粒DNA序列进而验证blaKPC基因定位,最后从菌株、质粒、转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