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文,把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于2017年9月初到长宁区虹桥街道挂职一年,任党工委副书记。挂职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对立法联系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切的认识、直观的感受。
积极探索形成工作思路
挂职期间,我着力推动提升联系点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制度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我主动谋划并推动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着力打造全流程作用发挥体系、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常态化报告沟通体系等三项工作体系;完善“人大指导、街道统领、一体两翼”工作架构,进一步拓展意见征求范围、丰富意见征求方式;认真组织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个人所得税法(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意见征求工作,先后召开座谈会50余次,提出130余条具体建议,其中17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来沪召开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调研座谈会,邀请20位基层群众畅所欲言;加强立法问题研究,开展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改革专题研究,完成《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改革情况》,与华东政法大学章志远教授合作开展法律编撰问题研究课题,协助配合国家法室派员来长宁法院蹲点调研互联网法庭的运行情况;开展阶段性总结,与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合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课题调研报告,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研究实务研究类一等奖;组织开展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三周年主要制度、重点案例、重点人物的總结宣传工作;开展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和外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各种工作交流。
经过积极探索形成工作思路:领导重视形成各方合力是基础,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坚持深入听取基层意见是根本,吃透立法精神精心安排是保障,发挥信息员主观能动性是关键。
多主动少等靠出实招
在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限制,面临不少难题,需要迎难而上、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借力重要节点,主动寻求街道主要领导、上级人大的支持。经多方协调,我们分别向街道党工委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和赴京向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专题报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利用午餐时间等机会向街道主要领导及时请示、汇报,推动建立了街道月度定期汇报机制。
抓住关键问题,不等、不靠、不犹豫,多想办法、出好实招。在现有条件下,特别是编制、自身专业水平短板短时间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我们确定了两个突破点:不断挖掘外脑外力潜力、运用好技术手段。为此,多次向区委组织部反映,争取到3名具有法律背景的选调生派驻街道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实习生制度,扩大、优化联络员信息员队伍,探索建立法律专业人才数据库,反复研究制定考核激励办法,设立“金点子”和“金蚂蚁”等奖项,与萍聚工作室、欣法官工作室、市律师协会建立常态合作机制。
融入街道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成服务街道各项工作的多元化协商平台,取得了“五个一批”工作成果:挖掘了一批驻区单位对社区治理的热情,拓宽了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促成了一批法律人士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增强了一批社区居民对民主法治的认识;提升了一批协商载体的法治协商能力,社区各类大党委、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台企沙龙等一批协商载体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产生了一批公共性的协商议题,这一年先后300余人次参与立法意见征询,10余个立法问题成为社区公共议题,其中2个进入2018年虹桥街道社区代表会议议题。
两招破解“三多三少”
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有不小的提高空间,可以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还存在“三多三少”情况:被动任务多而主动作为少、自由发挥多而规范要求少、倚靠领导重视多而制度推动少。建议在两个方面加强:提高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逐步配上有相应思考判断能力的立法大脑;创新意见征求方式,目前,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主要是全文征求,由于法条较为专业、条文篇幅较长,法言法语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理解有差距,转化时或多或少不够准确到位,建议聚焦征求意见的问题,明示立法机关的意图,多采用专题或某项法律制度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一处处长)
积极探索形成工作思路
挂职期间,我着力推动提升联系点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制度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我主动谋划并推动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着力打造全流程作用发挥体系、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常态化报告沟通体系等三项工作体系;完善“人大指导、街道统领、一体两翼”工作架构,进一步拓展意见征求范围、丰富意见征求方式;认真组织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个人所得税法(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意见征求工作,先后召开座谈会50余次,提出130余条具体建议,其中17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来沪召开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调研座谈会,邀请20位基层群众畅所欲言;加强立法问题研究,开展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改革专题研究,完成《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改革情况》,与华东政法大学章志远教授合作开展法律编撰问题研究课题,协助配合国家法室派员来长宁法院蹲点调研互联网法庭的运行情况;开展阶段性总结,与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合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课题调研报告,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研究实务研究类一等奖;组织开展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三周年主要制度、重点案例、重点人物的總结宣传工作;开展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和外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各种工作交流。
经过积极探索形成工作思路:领导重视形成各方合力是基础,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坚持深入听取基层意见是根本,吃透立法精神精心安排是保障,发挥信息员主观能动性是关键。
多主动少等靠出实招
在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限制,面临不少难题,需要迎难而上、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借力重要节点,主动寻求街道主要领导、上级人大的支持。经多方协调,我们分别向街道党工委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和赴京向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专题报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利用午餐时间等机会向街道主要领导及时请示、汇报,推动建立了街道月度定期汇报机制。
抓住关键问题,不等、不靠、不犹豫,多想办法、出好实招。在现有条件下,特别是编制、自身专业水平短板短时间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我们确定了两个突破点:不断挖掘外脑外力潜力、运用好技术手段。为此,多次向区委组织部反映,争取到3名具有法律背景的选调生派驻街道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实习生制度,扩大、优化联络员信息员队伍,探索建立法律专业人才数据库,反复研究制定考核激励办法,设立“金点子”和“金蚂蚁”等奖项,与萍聚工作室、欣法官工作室、市律师协会建立常态合作机制。
融入街道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成服务街道各项工作的多元化协商平台,取得了“五个一批”工作成果:挖掘了一批驻区单位对社区治理的热情,拓宽了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促成了一批法律人士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增强了一批社区居民对民主法治的认识;提升了一批协商载体的法治协商能力,社区各类大党委、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台企沙龙等一批协商载体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产生了一批公共性的协商议题,这一年先后300余人次参与立法意见征询,10余个立法问题成为社区公共议题,其中2个进入2018年虹桥街道社区代表会议议题。
两招破解“三多三少”
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有不小的提高空间,可以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还存在“三多三少”情况:被动任务多而主动作为少、自由发挥多而规范要求少、倚靠领导重视多而制度推动少。建议在两个方面加强:提高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逐步配上有相应思考判断能力的立法大脑;创新意见征求方式,目前,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主要是全文征求,由于法条较为专业、条文篇幅较长,法言法语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理解有差距,转化时或多或少不够准确到位,建议聚焦征求意见的问题,明示立法机关的意图,多采用专题或某项法律制度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