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初步总结了勘查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勘查区的找矿前景進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Pb、Zn是勘查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Ag、Ba是主要指示元素,AP1和AP2两个综合异常带均具有很好的找层控破碎带型铅锌多金属矿的前景。
关键词: 铅锌;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前景
勘查区位于广东省连平县城南西210°方向9km处,行政区划隶属广东省连平县溪山镇,地质上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北东向从化—新丰深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区域内矿床丰富,邻区内矿产主要有:北东有锯板坑钨多金属矿床,北部有大尖山铅锌矿床,南东侧为大顶铁多金属矿区,还有其他中小型的钨、铅锌、铁多金属矿点多个。此次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面积为6.27km2,采用的是规则网的矩形网格测量法,网度为200×20m,测线方向为115°。采样介质以B层粘土、粉砂土为主,分析了Au、Ag、As、Sb、Cu、Pb、Zn、Ba、Cr、Bi、Mo共11个元素。
1. 矿区地质背景
勘查区内出露的地层以泥盆系帽子峰组、三叠系艮口群以及白垩系灯塔组为主。
连平—新丰大断裂从勘查区中部穿过,强烈地改造和再造了本区的构造面貌,残留构造和新生构造相互叠合,形成极为复杂的构造格局。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一系列北东向的构造破碎带。
勘查区内未见侵入岩出露,测区往北西约9km有增坝岩体,往南西约14km有石背岩体,皆为燕山三期花岗岩。
区内变质作用活跃,出露的变质岩主要有动力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主要为断裂带内和附近地基动力变质作用产物,如碎裂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断层角砾岩,褐铁矿化碎斑岩。接触变质岩主要为红柱石角岩,在勘查区内有两处分布点,受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泥质页岩控制,呈带状分布。
2. 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区地属九连山脉南西端,四周群峰环抱,坡峭谷深。总体地势为:东边和西边地形较高,为低山区,海拔多在300m以上,中间低洼,为狭窄的山间盆地。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潮湿,雨水充沛,林木茂盛,植被十分发育,有利于岩石的风化,残坡积层广泛发育,有利于次生晕的形成,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
3. 异常特征
区内主要出现Pb、Zn、Ba、Ag、Cu、Au、Mo、As、Sb元素异常。Pb、Zn是本区主要成矿元素,Ag、Ba与Pb、Zn为正相关关系,是区内主要指示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大致呈北东向成群成带分布,且与地层走向大致相同。根据土壤次生晕异常特征、地形及地质背景,全区共圈定两处综合异常,分别为AP1、AP2。
3.1 AP1(Ba-Pb-Mo-Sb-Ag-Zn-Au-Cu综合异常带)
单位:w(B)×10-6(w(Au,Ag)×10-9)
该综合异常带位于勘查区东部,即船洞以东7号~8号测线之间,异常总体呈片状,近似北北东走向,长约1.38km,宽为0.28km~1.51km,面积约为0.57km2。元素组合复杂,主要为Ba、Pb、Mo、Sb、Ag、Zn异常、伴有Au、Cu、As异常,零星分布有Bi、Cr异常。主要成晕元素重合好,异常分带性好,均有内、中、外三级浓度异常带,异常强度很高,有明显的浓集中心,最高值分别为Ba:59301ppm、Pb:3500ppm、Mo:58.8ppm、Sb:77.1ppm、Ag:22450ppb、Zn:5796ppm。上述表明该综合异常具有很明显的矿致异常特征。异常特征如表1。
3.2 AP2(Zn-Pb-Ag-Ba-Cu-As-Au综合异常带)
该综合异常带位于勘查区西部,即船洞以西15号~16号测线之间,异常总体呈带状,近似北东走向,长约3.3km,宽为0.35km~0.79km,面积约为1.98km2。元素组合复杂,主要为Zn、Pb、Ag、Ba异常、伴有Cu、As、Au异常,零星分布有Bi异常。主要成晕元素重合好,异常分带性较好,Zn、Pb、Ag有内、中、外三级浓度异常带,其他元素为一级或者二级浓度异常带,异常强度高,有明显的浓集中心,最高值分别为Zn:5796ppm、Pb:2082ppm、Ag:2260ppb。上述表明该综合异常具有明显的矿致异常特征。异常特征如表2。
单位:w(B)×10-6(w(Au,Ag)×10-9)
4. 找矿前景分析
AP1综合异常带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异常带内铁锰碎屑地表分布规模较大,且破碎带十分发育,目前已发现有一条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V1),该矿(化)体的地理位置与异常浓集中心基本吻合。V1矿(化)体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具有层控型铅锌矿的地质条件,矿(化)体厚约2.6m~37.4m,平均厚度11.7m,平均品位为Pb:1.71%,Zn:0.15%,TFe:38.64%,Ag:9.6g/t。异常带内Ba异常很强,而重晶石作为Ba的最主要矿物,常与铅锌矿共生。综合目前所掌握情况来看,该综合异常带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首选靶区。
AP2综合异常带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异常带内铁锰碎屑地表分布规模较大,且破碎带发育,主要为一条走向北东30°的褐铁矿化破碎带(V2),该破碎带走向与综合异常带走向一致,位置与异常浓集中心大致吻合。经探槽揭露,发现铅矿化线索,厚度约1.4m,Ag:2.9g/t,Pb:0.49%,TFe:46.16%。另在高异常区内取岩样分析得到Ag:4.4g/t,Pb:0.75%,TFe:50.44%。综合目前所掌握情况来看,该综合异常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靶区。
5. 结论
5.1 本次1∶10000土壤测量工作查明了本区的分析元素的次生晕特征,缩小了找矿靶区,确定了有利的成矿地段,达到了工作目的。
5.2 异常特征表明,矿区的主要成晕元素为Pb、Zn、Ba、Ag、Cu、Au异常,次为Mo、As、Sb,其他元素异常较弱。高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北东向构造带重合性好,表明北东向构造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异常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且经原生露头采样分析,黑色岩系含铅、锌明显高于其他地层,表明黑色岩系是本矿区的矿源层。
5.3 提供可进一步开展地质评价的综合异常两处,即AP1(Ba-Pb-Mo-Sb-Ag-Zn-Au-Cu综合异常带)、AP2(Zn-Pb-Ag-Ba-Cu-As-Au综合异常带),两个综合异常都有很好的找层控破碎带型铅锌多金属矿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1988.
[2] 阮天健, 朱有光. 地球化学找矿[M]. 地质出版社, 1985.
[3] 何起良, 褚晓哲. 对化探异常评价的思考[J]. 吉林地质, 1998(2):9-19.
[4] 韩芳, 张志军, 于建华. 内蒙古扎鲁特旗毛西嘎达坂铅锌多金属矿地化特征[J]. 西部资源, 2016(1):34-37.
[5] 李鑫, 张志强, 赵忠.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高尔旗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充水因素分析[J]. 西部资源, 2017(1).
[6] 王振强. 内蒙古巴彦温都尔铅锌多金属勘查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分析[J]. 西部资源, 2016(6):160-162.
关键词: 铅锌;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前景
勘查区位于广东省连平县城南西210°方向9km处,行政区划隶属广东省连平县溪山镇,地质上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北东向从化—新丰深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区域内矿床丰富,邻区内矿产主要有:北东有锯板坑钨多金属矿床,北部有大尖山铅锌矿床,南东侧为大顶铁多金属矿区,还有其他中小型的钨、铅锌、铁多金属矿点多个。此次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面积为6.27km2,采用的是规则网的矩形网格测量法,网度为200×20m,测线方向为115°。采样介质以B层粘土、粉砂土为主,分析了Au、Ag、As、Sb、Cu、Pb、Zn、Ba、Cr、Bi、Mo共11个元素。
1. 矿区地质背景
勘查区内出露的地层以泥盆系帽子峰组、三叠系艮口群以及白垩系灯塔组为主。
连平—新丰大断裂从勘查区中部穿过,强烈地改造和再造了本区的构造面貌,残留构造和新生构造相互叠合,形成极为复杂的构造格局。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一系列北东向的构造破碎带。
勘查区内未见侵入岩出露,测区往北西约9km有增坝岩体,往南西约14km有石背岩体,皆为燕山三期花岗岩。
区内变质作用活跃,出露的变质岩主要有动力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主要为断裂带内和附近地基动力变质作用产物,如碎裂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断层角砾岩,褐铁矿化碎斑岩。接触变质岩主要为红柱石角岩,在勘查区内有两处分布点,受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泥质页岩控制,呈带状分布。
2. 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区地属九连山脉南西端,四周群峰环抱,坡峭谷深。总体地势为:东边和西边地形较高,为低山区,海拔多在300m以上,中间低洼,为狭窄的山间盆地。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潮湿,雨水充沛,林木茂盛,植被十分发育,有利于岩石的风化,残坡积层广泛发育,有利于次生晕的形成,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
3. 异常特征
区内主要出现Pb、Zn、Ba、Ag、Cu、Au、Mo、As、Sb元素异常。Pb、Zn是本区主要成矿元素,Ag、Ba与Pb、Zn为正相关关系,是区内主要指示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大致呈北东向成群成带分布,且与地层走向大致相同。根据土壤次生晕异常特征、地形及地质背景,全区共圈定两处综合异常,分别为AP1、AP2。
3.1 AP1(Ba-Pb-Mo-Sb-Ag-Zn-Au-Cu综合异常带)
单位:w(B)×10-6(w(Au,Ag)×10-9)
该综合异常带位于勘查区东部,即船洞以东7号~8号测线之间,异常总体呈片状,近似北北东走向,长约1.38km,宽为0.28km~1.51km,面积约为0.57km2。元素组合复杂,主要为Ba、Pb、Mo、Sb、Ag、Zn异常、伴有Au、Cu、As异常,零星分布有Bi、Cr异常。主要成晕元素重合好,异常分带性好,均有内、中、外三级浓度异常带,异常强度很高,有明显的浓集中心,最高值分别为Ba:59301ppm、Pb:3500ppm、Mo:58.8ppm、Sb:77.1ppm、Ag:22450ppb、Zn:5796ppm。上述表明该综合异常具有很明显的矿致异常特征。异常特征如表1。
3.2 AP2(Zn-Pb-Ag-Ba-Cu-As-Au综合异常带)
该综合异常带位于勘查区西部,即船洞以西15号~16号测线之间,异常总体呈带状,近似北东走向,长约3.3km,宽为0.35km~0.79km,面积约为1.98km2。元素组合复杂,主要为Zn、Pb、Ag、Ba异常、伴有Cu、As、Au异常,零星分布有Bi异常。主要成晕元素重合好,异常分带性较好,Zn、Pb、Ag有内、中、外三级浓度异常带,其他元素为一级或者二级浓度异常带,异常强度高,有明显的浓集中心,最高值分别为Zn:5796ppm、Pb:2082ppm、Ag:2260ppb。上述表明该综合异常具有明显的矿致异常特征。异常特征如表2。
单位:w(B)×10-6(w(Au,Ag)×10-9)
4. 找矿前景分析
AP1综合异常带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异常带内铁锰碎屑地表分布规模较大,且破碎带十分发育,目前已发现有一条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V1),该矿(化)体的地理位置与异常浓集中心基本吻合。V1矿(化)体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具有层控型铅锌矿的地质条件,矿(化)体厚约2.6m~37.4m,平均厚度11.7m,平均品位为Pb:1.71%,Zn:0.15%,TFe:38.64%,Ag:9.6g/t。异常带内Ba异常很强,而重晶石作为Ba的最主要矿物,常与铅锌矿共生。综合目前所掌握情况来看,该综合异常带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首选靶区。
AP2综合异常带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异常带内铁锰碎屑地表分布规模较大,且破碎带发育,主要为一条走向北东30°的褐铁矿化破碎带(V2),该破碎带走向与综合异常带走向一致,位置与异常浓集中心大致吻合。经探槽揭露,发现铅矿化线索,厚度约1.4m,Ag:2.9g/t,Pb:0.49%,TFe:46.16%。另在高异常区内取岩样分析得到Ag:4.4g/t,Pb:0.75%,TFe:50.44%。综合目前所掌握情况来看,该综合异常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靶区。
5. 结论
5.1 本次1∶10000土壤测量工作查明了本区的分析元素的次生晕特征,缩小了找矿靶区,确定了有利的成矿地段,达到了工作目的。
5.2 异常特征表明,矿区的主要成晕元素为Pb、Zn、Ba、Ag、Cu、Au异常,次为Mo、As、Sb,其他元素异常较弱。高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北东向构造带重合性好,表明北东向构造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异常主要分布在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第二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且经原生露头采样分析,黑色岩系含铅、锌明显高于其他地层,表明黑色岩系是本矿区的矿源层。
5.3 提供可进一步开展地质评价的综合异常两处,即AP1(Ba-Pb-Mo-Sb-Ag-Zn-Au-Cu综合异常带)、AP2(Zn-Pb-Ag-Ba-Cu-As-Au综合异常带),两个综合异常都有很好的找层控破碎带型铅锌多金属矿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1988.
[2] 阮天健, 朱有光. 地球化学找矿[M]. 地质出版社, 1985.
[3] 何起良, 褚晓哲. 对化探异常评价的思考[J]. 吉林地质, 1998(2):9-19.
[4] 韩芳, 张志军, 于建华. 内蒙古扎鲁特旗毛西嘎达坂铅锌多金属矿地化特征[J]. 西部资源, 2016(1):34-37.
[5] 李鑫, 张志强, 赵忠.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高尔旗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充水因素分析[J]. 西部资源, 2017(1).
[6] 王振强. 内蒙古巴彦温都尔铅锌多金属勘查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分析[J]. 西部资源, 2016(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