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设计总承包的定义、特点和总承包的三种不同模式,阐述了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设计总承包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设计总承包;健身中心;管理模式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建设项目呈现大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投资规模大、建筑类别多、设计专业广、技术专业化等,设计工作范畴庞杂,对设计组织和设计管理要求高,仅由一家设计公司来进行设计是不够的,所以业主会将项目的设计部分分包给多个单项设计单位。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采用业主直接管理的模式,项目的业主直接与参加设计的所有设计单位签订合同进行管理。对于稍微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专业化分工细,业主需要面对数量众多的设计方,必然要组建庞大的管理机构和技术部门,进行各专业的技术协调和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以保障项目的整体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及投资控制,对业主的项目管理资源配备要求高。同时由于业主或主体设计公司在各自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容易发生职能冲撞,导致信息或指令的重复传达或信息相逆。同样的某些政府项目或者小型的项目的建设单位没有充足的设计相关人员,缺少相关的设计经验,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支持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主体设计单位承担更多的责任,保证设计项目的质量。
因此,特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采用新的承包管理模式,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协调整合设计、提高专业设计水平,使业主方获得可靠的服务保障。在这种背景下,设计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
2、设计总承包的定义及特点:
(一)设计总承包的定义
设计总承包,即业主将建设项目全部或部分设计任务书及技术协调工作委托给设计总承包单位,由设计总承包管理单位在业主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承担主要设计任务,组织进行专项设计,直接把参与项目设计的各设计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设计管理体系。
(二)设计总承包的特点:
1)工程衔接较顺畅、保证设计效果
影响整个工程效果的设计包含建筑主体、装修设计、景观设计、照明设计等,大多数设计院只完成主体施工图,如果不深入了解或者主导其余专业的设计,很难贯彻理解整个方案设计的意图,保证整体效果,致使不同专业设计脱节或相应节点落后。
2)减少工程变更
传统模式为甲方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但是一些单位受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理清项目的对接时序及节点,经常出现设计总承包和二次分包单位之间相互脱节的突出矛盾,致使工程反复,在时间上、经济上给甲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3)有效控制投资
对于政府工程来说,如追加投资,不但程序复杂、费事,而且如无特殊情况,建设投资一律不准调整概算。设计总承包涉及可行性研究与估算,初步设计与概算,施工图与预算等各个阶段,利于有效控制投资。
(三)设计总承包模式类型分类:(如表所示)
模式一是对传统设计的改进,对业主的项目管理配备要求高,业主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专项设计分包进行管理和协调,甲方对设计成果负主要责任。
模式二是设计总承包协助业主进行设计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验证、确认等工作,会提供一定范围的专业服务,由甲方和设计总包共同对设计成果负责。
模式三室業主只面对设计总承包方,便于优化管理,设计总包对设计成果负主要责任。
3、设计总包模式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新市民健身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大连市甘井子区新市民健身中心在设计阶段采用设计总包制中的第二种模式,及总包+指定分包模式。设计院为保证设计效果、贯彻设计意图,负责景观设计,幕墙施工图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内装设计,泛光照明设计等内容,负责协调工作、技术衔接及各专项设计分包的设计管理。而一些需要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分项则由业主经过比较后选定,主体单位配合业主选定的厂家进行相关技术衔接。这样设计总承包单位能根据业主的要求,从项目的整体性考虑,协调各个设计分包单位,对参与设计的各个分包单位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投资控制等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协调。同时又满足了甲方对整个项目的控制与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了设计单位在设备选型上的不规范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设计工作的成果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结语:
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扩大设计范围、延续设计阶段,而是同时能高效解决各专项设计之间的技术衔接,提高整体设计水平,最终实现精品设计,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控制工程投资目标的最佳捷径,同时也延伸了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服务周期,发挥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优势。
参考文献:
[1]贾敬龙,大型综合医疗中心设计总承包模式应用思考,《学术论坛》,201404
[2]白玉艳、张步城,高完成度的全过程设计服务,《工程项目管理》201505
[3]蔡红、喻柳杏、姜喜龙,大型设计项目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与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8期
关键词:设计总承包;健身中心;管理模式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建设项目呈现大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投资规模大、建筑类别多、设计专业广、技术专业化等,设计工作范畴庞杂,对设计组织和设计管理要求高,仅由一家设计公司来进行设计是不够的,所以业主会将项目的设计部分分包给多个单项设计单位。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采用业主直接管理的模式,项目的业主直接与参加设计的所有设计单位签订合同进行管理。对于稍微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专业化分工细,业主需要面对数量众多的设计方,必然要组建庞大的管理机构和技术部门,进行各专业的技术协调和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以保障项目的整体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及投资控制,对业主的项目管理资源配备要求高。同时由于业主或主体设计公司在各自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容易发生职能冲撞,导致信息或指令的重复传达或信息相逆。同样的某些政府项目或者小型的项目的建设单位没有充足的设计相关人员,缺少相关的设计经验,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支持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主体设计单位承担更多的责任,保证设计项目的质量。
因此,特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采用新的承包管理模式,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协调整合设计、提高专业设计水平,使业主方获得可靠的服务保障。在这种背景下,设计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
2、设计总承包的定义及特点:
(一)设计总承包的定义
设计总承包,即业主将建设项目全部或部分设计任务书及技术协调工作委托给设计总承包单位,由设计总承包管理单位在业主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承担主要设计任务,组织进行专项设计,直接把参与项目设计的各设计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设计管理体系。
(二)设计总承包的特点:
1)工程衔接较顺畅、保证设计效果
影响整个工程效果的设计包含建筑主体、装修设计、景观设计、照明设计等,大多数设计院只完成主体施工图,如果不深入了解或者主导其余专业的设计,很难贯彻理解整个方案设计的意图,保证整体效果,致使不同专业设计脱节或相应节点落后。
2)减少工程变更
传统模式为甲方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但是一些单位受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理清项目的对接时序及节点,经常出现设计总承包和二次分包单位之间相互脱节的突出矛盾,致使工程反复,在时间上、经济上给甲方造成很大的损失。
3)有效控制投资
对于政府工程来说,如追加投资,不但程序复杂、费事,而且如无特殊情况,建设投资一律不准调整概算。设计总承包涉及可行性研究与估算,初步设计与概算,施工图与预算等各个阶段,利于有效控制投资。
(三)设计总承包模式类型分类:(如表所示)
模式一是对传统设计的改进,对业主的项目管理配备要求高,业主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专项设计分包进行管理和协调,甲方对设计成果负主要责任。
模式二是设计总承包协助业主进行设计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验证、确认等工作,会提供一定范围的专业服务,由甲方和设计总包共同对设计成果负责。
模式三室業主只面对设计总承包方,便于优化管理,设计总包对设计成果负主要责任。
3、设计总包模式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新市民健身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大连市甘井子区新市民健身中心在设计阶段采用设计总包制中的第二种模式,及总包+指定分包模式。设计院为保证设计效果、贯彻设计意图,负责景观设计,幕墙施工图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内装设计,泛光照明设计等内容,负责协调工作、技术衔接及各专项设计分包的设计管理。而一些需要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分项则由业主经过比较后选定,主体单位配合业主选定的厂家进行相关技术衔接。这样设计总承包单位能根据业主的要求,从项目的整体性考虑,协调各个设计分包单位,对参与设计的各个分包单位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投资控制等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协调。同时又满足了甲方对整个项目的控制与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了设计单位在设备选型上的不规范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设计工作的成果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结语:
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扩大设计范围、延续设计阶段,而是同时能高效解决各专项设计之间的技术衔接,提高整体设计水平,最终实现精品设计,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控制工程投资目标的最佳捷径,同时也延伸了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服务周期,发挥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优势。
参考文献:
[1]贾敬龙,大型综合医疗中心设计总承包模式应用思考,《学术论坛》,201404
[2]白玉艳、张步城,高完成度的全过程设计服务,《工程项目管理》201505
[3]蔡红、喻柳杏、姜喜龙,大型设计项目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与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