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敏感的青春期,手机的方便快捷,网络的丰富多彩,使他们十分容易对手机上瘾。掌握他们手机使用成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探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比例达到97.5%,其中,中学生网民高达37.9%,中学生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主流。
一、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影响
中学时期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过渡时期,首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尊心强、爱面子,对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次表现为闭锁性心理,他们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愿意让内心的想法被外人所知,网络的虚拟性让他们免于当面聊天的不自在,可以交流和分享更多的“秘密”。中学生习惯使用手机QQ、微信聊天,手机的娱乐性、新奇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更容易吸引他们,而同学之间面对面的聊天却越来越少,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很多中学生在一些重要场合不知该如何开口与人交流,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长对手机的过度使用极易对孩子产生不良的示范;其次,高收入家庭过早给孩子配备手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另外,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缺少父母一方的甚至双方的关爱,他们会寻求另一种方式弥补,他们渴望得到关注,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亲情。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每天处于枯燥乏味却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用手机上网不仅可以减压,同时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依靠它的便捷性,多样化,时效性等特点可以搜寻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是大多数中学生自制力较低,遇到问题直接使用手机搜索答案,然后原样照搬,因而养成了照搬照抄的习惯,思考能力逐渐下降,进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在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中学生在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时,会习惯性的用自己的经验和意识来判断,但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浏览和使用信息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做出选择。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蔓延,中学生身心各方面还不成熟,对于一些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二、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对策
(一)中学生自身方面
中学生自身要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可通过制定时间表、计划表等方式来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可让身边的人进行监督,来培养自己良好习惯;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学会利用手机学习,对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可以使用手机搜索,但对于搜索的结果要学会去理解、探究,而不是对答案的照搬照抄。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走进学习,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对孩子使用手机不要一味反对,要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娱乐。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多与他们进行交流,用自身丰富的阅历去感染、熏陶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方面
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在抑制中学生手机使用成瘾的措施中,学校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应改变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在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基础上,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与地点;加强对中学生的三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社会管理方面
社会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對于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要努力剔除;媒体要加强宣传,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鼓励游戏开发商开发益智类游戏,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另外多开发一些学习类软件,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先本,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河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石伟.中学生大五人格特质、手机依赖、手机使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3]张长娥.手机微信对城市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郭璐璐.浅析中学生手机成瘾现象.[J].创新教育,2017,(1).
[5]张之银.中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基于上海市五所中学的实证研究.[J].新闻传播,2015,(12).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探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比例达到97.5%,其中,中学生网民高达37.9%,中学生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主流。
一、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影响
中学时期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过渡时期,首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尊心强、爱面子,对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次表现为闭锁性心理,他们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愿意让内心的想法被外人所知,网络的虚拟性让他们免于当面聊天的不自在,可以交流和分享更多的“秘密”。中学生习惯使用手机QQ、微信聊天,手机的娱乐性、新奇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更容易吸引他们,而同学之间面对面的聊天却越来越少,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很多中学生在一些重要场合不知该如何开口与人交流,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长对手机的过度使用极易对孩子产生不良的示范;其次,高收入家庭过早给孩子配备手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另外,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缺少父母一方的甚至双方的关爱,他们会寻求另一种方式弥补,他们渴望得到关注,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亲情。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每天处于枯燥乏味却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用手机上网不仅可以减压,同时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依靠它的便捷性,多样化,时效性等特点可以搜寻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是大多数中学生自制力较低,遇到问题直接使用手机搜索答案,然后原样照搬,因而养成了照搬照抄的习惯,思考能力逐渐下降,进而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在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中学生在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时,会习惯性的用自己的经验和意识来判断,但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浏览和使用信息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做出选择。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蔓延,中学生身心各方面还不成熟,对于一些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二、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对策
(一)中学生自身方面
中学生自身要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可通过制定时间表、计划表等方式来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可让身边的人进行监督,来培养自己良好习惯;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学会利用手机学习,对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可以使用手机搜索,但对于搜索的结果要学会去理解、探究,而不是对答案的照搬照抄。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走进学习,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对孩子使用手机不要一味反对,要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娱乐。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多与他们进行交流,用自身丰富的阅历去感染、熏陶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方面
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在抑制中学生手机使用成瘾的措施中,学校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应改变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在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基础上,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与地点;加强对中学生的三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社会管理方面
社会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對于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要努力剔除;媒体要加强宣传,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鼓励游戏开发商开发益智类游戏,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另外多开发一些学习类软件,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先本,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河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石伟.中学生大五人格特质、手机依赖、手机使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3]张长娥.手机微信对城市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郭璐璐.浅析中学生手机成瘾现象.[J].创新教育,2017,(1).
[5]张之银.中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基于上海市五所中学的实证研究.[J].新闻传播,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