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产业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振兴茶叶产业对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析近十年中国茶叶产业的基本情况,具体分析广西茶叶产业的总体情况及生产区域布局,通过拓展研究广西茶叶品牌发展可知,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相对靠前,“三鹤”“茂圣”“大明山”等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名逐步上升;广西茶叶产业存在茶树品种单一、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优质品牌较少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良种选育、推进标准化生产、壮大桂茶品牌、延伸茶产业链等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企
其他文献
籼粳杂交稻浙优21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剖析其产量构成因素,探明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对该组合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浙优21的8个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单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主穗谷重和单株谷粒重的相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66、0.82、0.71、0.64和0.77,上述性状共同影响了浙优21的产量性状。单株谷粒重(Y)与株高(X1)、穗长(X2)、穗数(X3)、单穗总粒数(X4)、实粒数(X5)、结实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的实施,大量餐厨垃圾集中产生,亟需合适、高效的处理技术。近年来,厌氧发酵成为我国处理厨余垃圾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厨余垃圾特点,总结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几种改良措施,包括预处理、协同发酵、两相厌氧发酵和外源添加剂,同时介绍了厌氧发酵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支撑。
对甘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进行分类,为育种过程中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20份甘薯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条ISSR引物共获得扩增条带8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74条,多态率达84.091%。20份甘薯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36~0.88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44。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15时,将20份甘薯育成品种分为三类,其中莆紫薯18为第一类,金山75为第二类,其余均被分到第三类。福建省甘薯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亲缘关系较近。
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从产业发展路径、区域布局路径、科技驱动路径以及政策优化路径入手,分析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着力提升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介绍了广东省梅州市食用和种植艾草历史,种植品种、效益、规模等现状。综合分析了梅州市艾草种质资源、自然条件、经济区位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种植散而乱,且技术、产业发展都不成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梅州市艾草产业今后在政府政策、科研攻关、科企合作、品牌建立、产业扶贫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FS 0.25°×0.25°逐6 h再分析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对1816号台风“贝碧嘉”在少动徊旋及加速西移期间(2018年8月12日06时-16日18时)强度加强、短时段减弱和加强维持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南亚高压的增强为“贝碧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高空辐散条件,在少动徊旋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通过与其他热带低值系统相互作用,
为研究硅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不施硅肥为对照,设置4个硅肥施用量,研究了玉米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土壤理化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孔隙度及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产量提高12.23%~21.17%,施用硅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因此,施用硅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田土壤理化特性,进而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最终提高玉米产量和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海南热带花卉产业的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文昌发展花卉产业具有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方面的优势,前景广阔。但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新冠肺炎对花卉产业的冲击,文昌花卉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在新形势下,为推进海南文昌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文昌花卉产业的发展规模、品类结构、主要经营模式、科技水平等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当地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为了解四川省天然林资源状况,摸清近40年来我省天然林资源的演变规律及变化原因,为全省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本文深入分析了全省1979—2017年间天然乔木林资源数据,结果表明:天然乔木林面积、蓄积及单位蓄积总体升高,其中面积和单位蓄积呈“降-升-降,总体升高”的趋势,蓄积量随时间演变而增加。天然林龄组结构不均衡,近熟林及成过熟林占比失调。公益林和商品林的面积、蓄积比分别从3∶7演替到8:2、1∶9演替到9∶1;针阔林面积比从10∶0演替到6∶4。因此,我省天然林保护重点在于提高天然林
为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更好地利用用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来减少不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下,采用用户交互反馈气象服务相应的指标建立气象服务指标库,精准匹配气象服务产品,靶向推送用户,以实现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托“锄禾问天”APP,通过种植区域设置、生育期调整、指标配置等交互模块进行用户需求信息的采集,运用精准匹配气象产品生成技术,提供作物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关键农时农事活动建议等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实现定制化的、有效互动的农业气象服务。该方法已在山东气象部门为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