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夺人”再“夺声”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建童声合唱团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童声合唱艺术。排练童声合唱,要先“夺人”再“夺声”,要想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教师要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幽默的教学风格,运用趣味的排练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带团经验,力求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小学生参与合唱训练的兴趣。
  【关键词】童声合唱;兴趣;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童声合唱是合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童声合唱以其清纯、高雅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合唱艺术倡导的是集体团结协作、多方共同努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而,合唱教学更要重视这一点。
  首先,因为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人物,他在合唱团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既是组织者、歌唱指导者,也是充满艺术活力的领导者。要使合唱队员唱齐,要靠指挥;分声部唱,要靠指挥;节奏、速度、音量等都要靠指挥调节,指挥就是联系整个合唱团队与表现艺术作品的那个人。所以,要让孩子们投入到合唱训练中,一切“听”指挥的话,前提便是先处理好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让指挥老师和孩子们形成一种默契,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次,作为一名合唱指挥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合唱团中各个孩子的特性,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关爱每一个学生。如笔者常在合唱团训练休息的时间主动接近学生,或是课余时间放一些音乐,找一些与学生有共通语言的话题进行朋友式的聊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成为平等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友谊之手。
  最后,在教学中始终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课堂中,我不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而是俯身站到他们中间去,聆听他们的发音或歌唱,用温和的眼神肯定他们的表现。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们,用教师的学识水平、专业技巧去吸引他们羡慕的目光。有很多学生问我:“刘老师,你的歌唱得这么好,你可以参加超级女声啦!”我说:“如果你们想像我一样拥有美妙的歌声?那就赶快参加我的合唱班吧!”于是,带动了学生对美妙声音充满向往的心情蜂拥参加了合唱团。 又如,我经常鼓励表扬他们,哪怕有一点进步,我都会说“你们太棒了”“你们唱得真好!”“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真为你高兴!”,即使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值得表扬的地方),我也要为她们的坚持赞扬一番“你们真有毅力!参与就会进步,就是一种成功!”。有不足的地方,我会非常委婉地鼓励孩子们,“相信自己,只要多练习几次,你肯定会唱得更好!”给他们信心。
  如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以后的合唱训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喜欢我、亲近我、信任我、配合我,从而大大提高了合唱训练的效率。
  二、形成幽默的教学风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一不认为幽默教学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好方式。合唱训练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有时在练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专业上的问题,如音准的偏离、声部的不清晰、音色不统一等。这些问题会使很多教师在指挥或排练中出现急躁的情绪,从而给学生带来负面不自信的诱导,导致他们不敢唱;有的学生会因为害怕唱错而不愿唱等逆反心理,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更不用说享受合唱的美感了。这时,如果教师在语态、教态上表现得过于急,甚至恶语批评学生,更会戳伤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反之,此时,如果教师用幽默的话语逗乐学生,或是插入一些简单幽默的音乐笑话,则可以改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枯燥的专业知识。
  笔者在合唱训练中就深刻感受到了“幽默”的好处,孩子们知道我常会“逗乐”他们,所以当我走进合唱室,他们很快就安静下来,并用期待的小眼神注视着,看我准备会说啥好笑的,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搞笑大王。如正式上课前,我总会模仿一下某个学生还在吵闹的动作,他们看到后,边笑边开始安静坐好。又如,在一次歌唱训练中,孩子们在唱歌曲《我的小鸡》,这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儿童情趣,旋律活泼、明快。孩子们很喜欢这首歌,他们学会后总是忍不住根据自己的歌唱习惯“白嗓” 一口气唱完,使得轻快的旋律变成了笨重刺耳的噪音,而且节奏也不稳,越唱越快……我发现他们这种 “刹不住车”还自得其乐的状态后,跟他们说:“你们这都不是我的小鸡了,全成了笨重的大肥鸡。”他们一听,哈哈大笑,我接着说:“要用声音表现出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鸡,可不能用这‘洪荒’之力来唱。”而要感觉自己是枝头小鸟般轻盈来歌唱,说完,再让学生看我给的指挥提示(有弹性的),活泼、明快的旋律感便悠然带出来了,孩子们都唱得很开心。
  三、运用趣味的排练方法
  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音乐是愉悦人心的艺术,别让它成为一种负担。
  在合唱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充满活力和热情地歌唱,关键就在于排练的趣味性、娱乐性。所以,指挥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合儿童学习的歌唱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来进行训练。可结合律动、游戏、模仿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投入地唱。
  比如,我在进行童声合唱团训练中,有三个训练法宝,即气息操、放松操、节奏操。在发声练习时,我会给孩子们先做个气息操,让他们发“丝”或“吃”的音,跟随我指挥的手势有节奏地发声。这个训练可以通过气息的变化发出强、弱、渐强、减弱的力度,这些都是靠气息的变化来控制发声的方式,由此让孩子感受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合唱训练中,培养孩子们的乐感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节奏的训练。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律动操,分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奏,突出对拍子强弱特点的训练,二拍子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我让孩子们用力拍掌做强拍,轻轻拍腿做弱拍,随着二拍子旋律平稳打节奏;三拍子的强弱特点是强弱弱,我选择最典型的三拍子代表“华尔兹”步伐让孩子模仿练习,感受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当孩子们歌唱时间长产生疲劳感时,我会用到放松操,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围成一个圈,自由发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如伸懒腰、甩手、拍腿等动作,音乐停马上蹲下,孩子们即觉得有游戏的趣味又放松了下来。
  在合唱课中,我经常让孩子们站着排练,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没有人蹲下,没有人坐下,也没有人叫累。我带着孩子们做,在轻松的环境中松弛地演唱曲譜,演唱歌词,相互律动交流,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所以,要让排练始终保持在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内心感受了快乐,自然不会觉得累。
  综上所述,排练童声合唱,要先“夺人”再“夺声”,要想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教师要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幽默的教学风格,运用趣味的排练方法,才会使孩子们长期保持对合唱的兴趣,并通过对合唱艺术的热爱,自觉、自愿、有意识地唱好每一部作品,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刘清泉(1987—),女,壮族,广西桂林人,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学法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在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工作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音乐教育法课程已经无法完全符合现今的教育的整体需求,因此,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上,笔者对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对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
【摘要】持续升温的艺考热裹挟着许许多多的艺考生奔赴在赶考的苦旅征程上,其中不乏因为热爱音乐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和为之付出的艰辛求索,也有不少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的功利投机。在经历了儿时的特长启蒙、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和高中的艺考辅导、大学的专业学习及各级参赛后,一个艺考生视角的音乐特长生,除了必须付出的应有努力,成功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对音乐源于心灵深处的热爱、教师的引领、音乐学习与文化积淀的相互促进。  【关
期刊
【摘要】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融音乐游戏、律动、创编、表演等于一体的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的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唱歌仍是学生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以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为主的音乐课程教学意义和价值不可忽视。  【关键词】学前音乐;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的教学环节  唱歌课以学习一首歌曲为教学目的,教师要注意引入、
期刊
【摘要】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舞蹈缺少了音乐,艺术魅力就会有所丧失。舞蹈与音乐相互衬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完美的艺术表现。音乐可以丰富舞者的想象力,激发舞蹈的表现力,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舞蹈离不开音乐,在舞蹈的演绎下,音乐旋律也显得更加美妙。所以,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乐魂·舞韵,音乐和舞蹈共生共荣。  【关键词】音乐;舞蹈;关系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与舞蹈
期刊
【摘要】在汶川羌文化保护中,政府、个人、社会组织及自愿者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政府角色的恰当扮演及其有效执行是羌文化保护工程的关键所在。汶川县政府以上承阿坝州政府、下接羌族民众、中联各类组织的身份扮演着多种类型的角色。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汶川;羌族;羌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5·12大地震”以后,面对被大面积、深程度毁坏和掩埋的羌
期刊
【摘要】《蜀红》这部歌舞剧引起了本人对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考。通过本剧所表现的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内容,期望引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投身民俗文化的保护,推动嘉陵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民俗歌舞剧;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唤起民众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  剧中众多的民俗文化,在笔者研究这部歌舞剧之前有些已经比较了
期刊
【摘要】文章以贺州“本地人”山歌为个案,从隐性知识的视角观察民歌代际传承的特点,并探讨了民歌知识分类与转化、传承三要素两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民歌代际传承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隐性知识;民歌;代际传承;族群;本地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按表述特征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有的译为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它指“将理论探讨扩展到组织层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课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科目,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他们唱喜欢的歌,听喜欢的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而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那么,什么是听?怎样培养学生去倾听呢?  【关键词】聆听;预习;表演;故事;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法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要细心聆听,从而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聆听的同时还要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
【摘要】多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经历了质的变革,音乐教育也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也对人文教育、美育起到关键作用。培养审美是拥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圆号演奏曲目《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从其中旋律的处理、音色的把握等入手倡导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审美,更好地理解審美培养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和作用。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情感
期刊
【摘要】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是浪漫派音乐的前期代表人物,钢琴音乐是他创作生涯中最杰出的部分,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诗意与梦幻,而且善于将纯粹细腻的情感全部贯注于音乐本身的表现。本文从“梦”这一元素出发,以舒曼两首钢琴小品《梦幻曲》和《奇幻的梦境》为例,具体比较其音乐风格的特点,并且对这两首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诠释。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奇幻的梦境》;创作风格;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