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海岸带滨海湿地土壤或沉积物中碳通量的定量评估是国内外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碳通量评估涉及地面以下的土壤或沉积物深度大多不超过1?m(最多3?m),少有对更深更长时间尺度(如千年尺度)的沉积物中碳通量进行评估研究.对2016年在渤海湾西岸老黄河三角洲沉积区获取的BHZK13钻孔(长32.68?m)开展AMS14C测年和光释光(OSL)测年、粒度、有孔虫、总碳(TC)和有机碳(OC)浓度、主量元素(含营养元素)和原位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渤海湾西岸老黄河三角洲沉积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
【机 构】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济南 250013;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237;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海岸带滨海湿地土壤或沉积物中碳通量的定量评估是国内外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碳通量评估涉及地面以下的土壤或沉积物深度大多不超过1?m(最多3?m),少有对更深更长时间尺度(如千年尺度)的沉积物中碳通量进行评估研究.对2016年在渤海湾西岸老黄河三角洲沉积区获取的BHZK13钻孔(长32.68?m)开展AMS14C测年和光释光(OSL)测年、粒度、有孔虫、总碳(TC)和有机碳(OC)浓度、主量元素(含营养元素)和原位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渤海湾西岸老黄河三角洲沉积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境自下而上可划分出7个沉积单元,分别对应MIS5期的潮坪相(U1)、泛滥平原相(U2)、河道相(U3)、全新世的潮坪—浅海相(U4)、一期黄河三角洲(5500~3600?cal.aBP)(U5)、改造层(3600?cal.aBP~700?BC)(U6)、二期黄河三角洲(700?BC—11?AD)(U7).沉积速率在U5前缘相中最大(1.99?cm/a),在U1沉积环境中最小(0.014?cm/a).相应地,有机碳埋藏通量在U5前缘相最大(134.56?g/(m2·a)),而最小值(0.16?g/(m2·a))出现在U3环境中.沉积速率是有机碳埋藏通量的主控因素,TC和OC与各营养元素都呈极显著的相关性.虽然老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较低,但由于沉积速率相对较快,使得老黄河三角洲沉积体也是较好的有机碳贮库.
其他文献
在深层—超深层油气保存条件评价研究中,既要关注天然气的物理散失,也要关注高温高压下的烃类化学损耗.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常见于含膏碳酸盐岩层系中,TSR强度越大,烃类损耗程度越大.烃类含量与干燥系数、非烃类含量与酸性气体指数和碳/硫同位素系列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TSR强度,但难以满足定量评价的需要.基于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或者存在强烈TSR的气藏全部为常压气藏,而邻近的硫化氢含量低且未遭受过TSR的气藏普遍为超压气藏这一基本地质事实,认为TSR烃类化学损耗在超压气藏转变为常压气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海底冷泉-热液极端环境是岩石圈与外部圈层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主要窗口,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营养模式孕育了繁茂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控制,海底极端环境的理化性质通常变化频繁且剧烈.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变化或波动又能不同程度地被环境中生存的生物记录下来,因此,生物所保留下来的某些地球化学信息具有恢复重建其生存环境变化的潜在能力,这对人类目前尚难自由出入的深海极端环境的探索尤为重要.本文从海底极端环境生物种类和空间分布、生物壳体的地球化学信息、生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生物有机生标等几方
山东即墨马山地区出露罕见的发育柱状节理的中酸性火山岩,对于其年代学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鲜有讨论.岩石薄片与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证明马山柱状节理火山岩属于粗面英安岩.利用LA-ICP-MS对马山柱状节理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确定其形成时间为113.2±1.3?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原位Lu-Hf分析获得锆石εHf(t)值范围为?19.5~?0.4,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范围约为1.97~3.26?Ga,暗示其源区岩浆成生于古老地壳的熔融.马山粗面英安岩具有SiO2和Al2O3含量较高,MgO含量低及富
根据福宁湾夏季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特征,研究了悬浮泥沙的输运机制,探讨了悬浮泥沙输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平面上,悬浮泥沙浓度从湾内到湾外呈现递减的分布趋势;垂向上,各站位平均含沙量由底层向表层逐层递减.悬浮泥沙在湾内表现为向陆方向输运,?在湾口和湾外整体则向西南方向输运,平流输运在悬沙输运中占主导地位.正常天气下,研究区夏季的悬沙净输运方向与余流方向基本一致;西南强风天气下,研究区悬浮泥沙的浓度增大,其输运方向受风向控制指向东北向.闽浙沿岸流(夏季)活动较弱,对研究区悬浮泥沙的
基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随着渤中19-6凝析气藏、永乐8-3-1基岩油气藏及渤中13-2油气田等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截至目前,已在渤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获得多个高产基岩油气田.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具有分布广泛、纵向层系多、岩性多、类型多样的特征,主要发育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侵入体、中生代碎屑岩等4套储层,尤其以前寒武系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侵入体为主.研究表明基岩油气藏主要表现为新生古储,其形成主要
阳江东凹为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取得重要勘探突破的凹陷.为阐明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恩平组物源区、物源转换等源汇过程,以锆石U-Pb定年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研究区文昌组和恩平组7件砂岩的碎屑锆石形态和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文昌组时期,阳江东凹以周缘凸起的中生代岩浆岩为物源区,为珠江口盆地内部(简称“盆内”)近物源输入,且物源输入量小,利于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文昌组的优质烃源岩为本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物质基础.(2)在恩平组下段沉积期,凹陷主体的物源来自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西侧较远区域出露的加里东晚期
基于电阻率响应特征的储层识别和饱和度估算是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开展了沉积物内水合物生成的物理模拟实验,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分散状水合物和块状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可视化探测,研究了两种赋存形态水合物的电阻率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分散状水合物的高值电阻率零散分布,块状水合物的高值电阻率聚集分布;沉积物内的游离气导致块状水合物的电阻率层析成像位置发生偏移;分散状水合物和块状水合物的电阻率响应特征差异明显,与分散状水合物相比,块状水合物电阻率随着水合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七烯甲萘醌(MK-7).含油脂类食品先经脂肪酶酶解,再经异丙醇提取,不含油食品直接使用异丙醇超声提取,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用Intersil ODS-3 C18型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异丙醇(体积比为75:2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20μL.MK-7的质量浓度在0.4~20 mg/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6
基于2016年莱州湾32个站位表层沉积样的测试和分析并结合以往调研资料,探讨了Cu、Pb、Zn、Cr、Cd、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该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在黄河口以北、西南部小清河口及其东北部富集;Cr、Cd、Hg等与细颗粒沉积物相关,揭示重金属含量受沉积物粒度影响;而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与莱州湾平均环流基本吻合,并与周围河口水动力和潮流显著相关.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全部站位
建立控制图法评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枸杞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在期间精密度条件下,按照GB 5009.15—2014中方法测定枸杞质控样品中镉的含量,根据格拉布斯(Grubbs)法和Anderson-Darlin检验剔除异常值,使结果符合正态性和独立性假设,绘制质量控制图,计算系统误差与不确定度.枸杞铅含量的不确定度为4μg/kg(k=2),质控测试结果为(54±4)μg/kg.将Top-down技术用于化学分析不确定评估,并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相结合,可代替以主要分量作为仪器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