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大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转,月亮为什么围绕地球转,向心力使然也。这个向心力从何而来?牛顿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向心力是由两天体之间的引力提供的,两天体的质量越大,之间的距离越小,引力就越大。自然界如此,社会也如此。向心力是党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与保障。可以说,党没有向心力,就没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不能完成自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就不能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富裕、走向光明。因此,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提高党组织、党员的“质量”,缩小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切实提高党的向心力。
一、提高党组织自身“质量”,增强吸引力
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就是党组织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提高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必须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这两个重点。首先,要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凝聚群众的力量。一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一个坚强的堡垒。二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教育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实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大兴团结协作之风,大兴为民谋利之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三要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教育每个党员警钟常鸣,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牢记“两个务必”,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一要疏通“出口”,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二要严把“入口”,保持队伍的先进性。要坚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考察发展对象时既要看才,更要看德,严防动机不纯、心术不正的人混入党的队伍。三要教育培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为党培训一支坚强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能人队伍。
二、提高党员自身“质量,增强凝聚力
党员自身的“质量”就是党员自身素质、在群众中的威望以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党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才能走在群众前头,才能凝聚民心。一要提高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党员提高向心力的基础。共产党员要自觉带头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周围的群众。二要提高知识水平。作为党员,应掌握与其职业、职位、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基本知识。要掌握科技和信息知识,始终走在群众前列。三要提高致富带富能力。要带头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创业本领,增强就业技能,带头致富,为群众做出样子、趟出路子。
三、缩小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形成向心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还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一要“请进来”,充分发扬民主。要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遇事要多向群众请教,多和群众商量,多征求群众意见。二要“走进去”,切实搞好服务。我们每个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经常和群众谈心议事,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精神境界,时刻把群众冷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抓在手上,为民解难造福。三要拓宽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让党组织贴近党员、接近群众。努力扩大党服务群众的范围,更好地组织、宣传、教育和凝聚群众。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经管站、15208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经管站、绥化市经管站)
农村城镇化中的金融困境 刘振军 闫玉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沿海开放地区出现了成功地发展集体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民间资本和私有乡镇企业成功推进城镇化的“温州模式”以及引进外资和出口加工业发展的“珠三角模式”等农村城镇化的典型模式,但是内陆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并无实质性进展。建制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增加了,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没有实质性地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导致内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履维艰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金融困境,其原因除国家长期以来大城市、大工业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以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在担保和授信管理上缺乏创新,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和资金大量外流也是重要原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村税费改革,成为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内部的改革。从而部分地限制了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影响了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迄今为止,农村金融抑制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歧视仍然相当严重,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仍然没有松动,甚至农村金融管制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当前,在我国农村,试图单纯依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完全解决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是不现实的。在加入WTO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不能依靠单一主体(信用社)的垄断供给,农村金融不能被排除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之外。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迟早会到来,并冲击现有的金融体系。因此。在今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鼓励分工协作与促进平等竞争,同时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外资银行收购农村信用社,更加深度地介入农村金融市场。
日前,现有各种信用担保方式的要求与我国农村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融资双方的要求,使农村信贷约束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时,出于回避风险的考虑,自然拒贷。为缓解这种困境,必须构建一套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信用担保组织,在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引入一个第三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担保缺乏的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土地法》,明确农户的房屋在完善房产登记、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手续后,可作为担保、抵押物进行抵押,允许农民对手中的土地承包权进行抵押,解决承贷主体不明、农户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
受信贷资金审批权限的制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演化成为上级行的“吸储器”,加之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除了人民银行少量的支农再贷款外还没有其它渠道,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血液被大量抽走,加重了“三农”发展资金支持缺位的困境。近几年来,通过吸收存款转存于人民银行,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失的重要通道。截至2005年底,全国邮政储蓄网点有3.15万家,邮储存款余额已达13000亿元,仅次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完善邮政储蓄制度,改变由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亏损的现有体制,建立规范化的中央银行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支持制度,通过再贷款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借此促进邮政储蓄存款回流农村。同时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20%,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农村非正规或民间金融来满足。我国也不例外。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152300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政府经济管理中心、152200黑龙江省绥棱县后头乡政府)
一、提高党组织自身“质量”,增强吸引力
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就是党组织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提高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必须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这两个重点。首先,要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凝聚群众的力量。一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一个坚强的堡垒。二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教育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实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大兴团结协作之风,大兴为民谋利之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三要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教育每个党员警钟常鸣,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牢记“两个务必”,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一要疏通“出口”,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二要严把“入口”,保持队伍的先进性。要坚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考察发展对象时既要看才,更要看德,严防动机不纯、心术不正的人混入党的队伍。三要教育培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为党培训一支坚强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能人队伍。
二、提高党员自身“质量,增强凝聚力
党员自身的“质量”就是党员自身素质、在群众中的威望以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党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质量”,才能走在群众前头,才能凝聚民心。一要提高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党员提高向心力的基础。共产党员要自觉带头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周围的群众。二要提高知识水平。作为党员,应掌握与其职业、职位、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基本知识。要掌握科技和信息知识,始终走在群众前列。三要提高致富带富能力。要带头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创业本领,增强就业技能,带头致富,为群众做出样子、趟出路子。
三、缩小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形成向心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还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一要“请进来”,充分发扬民主。要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遇事要多向群众请教,多和群众商量,多征求群众意见。二要“走进去”,切实搞好服务。我们每个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经常和群众谈心议事,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精神境界,时刻把群众冷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抓在手上,为民解难造福。三要拓宽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让党组织贴近党员、接近群众。努力扩大党服务群众的范围,更好地组织、宣传、教育和凝聚群众。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经管站、15208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经管站、绥化市经管站)
农村城镇化中的金融困境 刘振军 闫玉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沿海开放地区出现了成功地发展集体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民间资本和私有乡镇企业成功推进城镇化的“温州模式”以及引进外资和出口加工业发展的“珠三角模式”等农村城镇化的典型模式,但是内陆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并无实质性进展。建制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增加了,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没有实质性地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导致内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履维艰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金融困境,其原因除国家长期以来大城市、大工业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以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在担保和授信管理上缺乏创新,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和资金大量外流也是重要原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村税费改革,成为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内部的改革。从而部分地限制了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影响了有效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迄今为止,农村金融抑制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歧视仍然相当严重,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仍然没有松动,甚至农村金融管制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当前,在我国农村,试图单纯依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完全解决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是不现实的。在加入WTO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不能依靠单一主体(信用社)的垄断供给,农村金融不能被排除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之外。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迟早会到来,并冲击现有的金融体系。因此。在今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鼓励分工协作与促进平等竞争,同时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外资银行收购农村信用社,更加深度地介入农村金融市场。
日前,现有各种信用担保方式的要求与我国农村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融资双方的要求,使农村信贷约束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时,出于回避风险的考虑,自然拒贷。为缓解这种困境,必须构建一套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信用担保组织,在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引入一个第三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担保缺乏的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土地法》,明确农户的房屋在完善房产登记、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手续后,可作为担保、抵押物进行抵押,允许农民对手中的土地承包权进行抵押,解决承贷主体不明、农户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
受信贷资金审批权限的制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演化成为上级行的“吸储器”,加之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除了人民银行少量的支农再贷款外还没有其它渠道,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血液被大量抽走,加重了“三农”发展资金支持缺位的困境。近几年来,通过吸收存款转存于人民银行,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失的重要通道。截至2005年底,全国邮政储蓄网点有3.15万家,邮储存款余额已达13000亿元,仅次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完善邮政储蓄制度,改变由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亏损的现有体制,建立规范化的中央银行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支持制度,通过再贷款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借此促进邮政储蓄存款回流农村。同时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20%,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农村非正规或民间金融来满足。我国也不例外。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152300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政府经济管理中心、152200黑龙江省绥棱县后头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