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意义建构,让课堂变为师生迸发创造潜力与智慧的源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引入富有时代感的教学手段,组织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一、媒体为辅,激发趣味,促进交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引导者,当学生满怀热情、真正感兴趣的做某件事情时,成功也就在不远处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需借助可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引发学生探知欲望,促使其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积极思考,大胆创造,促进交流,推进意义建构。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常用手段,利用投影、图片、音乐、视频等媒介与手段,或介绍背景,或渲染氛围,或呈现情境,或暗含知识,或启发想象,或引导讨论、辩论,让学生更自然的融入课文学习中,师生、生生展开对话交流,让学生变为信息加工与分析的主体,成为意义学习的主动构建者。
如教学《鸿门宴》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别样感受。比如导入环节,播放一组镜头:肃杀阴冷画面中,战鼓声声,身着不同服装的刘邦与项羽出现在学生面前,形成鲜明对比,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再伴随悲壮音乐,呈现霸王别姬的图片与《垓下歌》,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过来,进入学习意境,引发他们评价刘邦与项羽。教师再适机穿插相关背景,强化印象,使其产生和历史人物对话的强烈欲望,给新知学习与探索奠定基础。同时,在情境的渲染下,在原有知识与经验作用下,学生会提出不同问题,比如:“项羽是英雄吗?他败在何处?”“刘邦是奸雄,还是英雄?”“刘邦成功的关键是否在于张良?”“同为农民起义领袖,为什么司马迁倾向于抑刘扬项?”等等。对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合理筛选与运用,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促进师生互动对话,点燃学生创造火花,促进意义建构。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情节,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梳理项羽、范增、曹无伤、刘邦、项伯以及张良之间的关系。再呈现有关影视片段,学生观察双方力量,并对比课文中的语句与片段描写,深化认知理解,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体会出作者匠心独运的创作技巧。
二、活动为导,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讲授,缺乏学生自主活动,即便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学习者依旧是“听客”,只是旁观,未能真正参与,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不符。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学生活动,突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认识活动,比如自主阅读、质疑发现、探究讨论、积累整合、创作与运用等等,让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同学们自主与能动的知识探求过程,让同学们由有效引导中,经过自主、合作活动探寻学习中需要把握的东西,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参与者,学会独立思索,发现问题,发表创见,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学探究能力,增强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如教学《虞美人》时,遵循课标要求,优化活动设计,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查:课前搜集相关材料,“知人论世”;反复阅读,试着评点。2)说:学生根据整理的资料,简单说说词牌的由来,讲讲李煜生平与相关作品,各抒己见,老师补充。3)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词,其他学生聆听与评析。而后再听配乐朗读,齐读诗词,进一步把握诗词情感,融入学习情景,加深词义理解。4)感: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讲明理由。而后归纳本词的词眼——愁。思考探究:①李煜有哪些“愁”?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上总结归纳。②李煜又是借助什么而抒发“愁情”的?促使学生分析意象,研究表现手法,感悟意境。5)品:分组讨论与协作:①“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与秋月本为美好事物,为何李煜却希望它们尽快结束?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又是指什么?学生讨论,分组发言,教师点拨与评价,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选媒体与手段,精心设计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学习,交流讨论,自主构建知识,而不是提供现成结论,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
严春红,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一、媒体为辅,激发趣味,促进交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引导者,当学生满怀热情、真正感兴趣的做某件事情时,成功也就在不远处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需借助可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引发学生探知欲望,促使其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积极思考,大胆创造,促进交流,推进意义建构。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常用手段,利用投影、图片、音乐、视频等媒介与手段,或介绍背景,或渲染氛围,或呈现情境,或暗含知识,或启发想象,或引导讨论、辩论,让学生更自然的融入课文学习中,师生、生生展开对话交流,让学生变为信息加工与分析的主体,成为意义学习的主动构建者。
如教学《鸿门宴》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别样感受。比如导入环节,播放一组镜头:肃杀阴冷画面中,战鼓声声,身着不同服装的刘邦与项羽出现在学生面前,形成鲜明对比,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再伴随悲壮音乐,呈现霸王别姬的图片与《垓下歌》,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过来,进入学习意境,引发他们评价刘邦与项羽。教师再适机穿插相关背景,强化印象,使其产生和历史人物对话的强烈欲望,给新知学习与探索奠定基础。同时,在情境的渲染下,在原有知识与经验作用下,学生会提出不同问题,比如:“项羽是英雄吗?他败在何处?”“刘邦是奸雄,还是英雄?”“刘邦成功的关键是否在于张良?”“同为农民起义领袖,为什么司马迁倾向于抑刘扬项?”等等。对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合理筛选与运用,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促进师生互动对话,点燃学生创造火花,促进意义建构。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情节,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梳理项羽、范增、曹无伤、刘邦、项伯以及张良之间的关系。再呈现有关影视片段,学生观察双方力量,并对比课文中的语句与片段描写,深化认知理解,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体会出作者匠心独运的创作技巧。
二、活动为导,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讲授,缺乏学生自主活动,即便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学习者依旧是“听客”,只是旁观,未能真正参与,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不符。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学生活动,突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认识活动,比如自主阅读、质疑发现、探究讨论、积累整合、创作与运用等等,让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同学们自主与能动的知识探求过程,让同学们由有效引导中,经过自主、合作活动探寻学习中需要把握的东西,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参与者,学会独立思索,发现问题,发表创见,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学探究能力,增强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如教学《虞美人》时,遵循课标要求,优化活动设计,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查:课前搜集相关材料,“知人论世”;反复阅读,试着评点。2)说:学生根据整理的资料,简单说说词牌的由来,讲讲李煜生平与相关作品,各抒己见,老师补充。3)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词,其他学生聆听与评析。而后再听配乐朗读,齐读诗词,进一步把握诗词情感,融入学习情景,加深词义理解。4)感: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讲明理由。而后归纳本词的词眼——愁。思考探究:①李煜有哪些“愁”?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上总结归纳。②李煜又是借助什么而抒发“愁情”的?促使学生分析意象,研究表现手法,感悟意境。5)品:分组讨论与协作:①“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与秋月本为美好事物,为何李煜却希望它们尽快结束?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又是指什么?学生讨论,分组发言,教师点拨与评价,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选媒体与手段,精心设计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学习,交流讨论,自主构建知识,而不是提供现成结论,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
严春红,教师,现居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