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宗临先生是我国史学界有成就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著名教授。1947年,山西大学编印的《国立山西大学一览》中,又另辟《现任教员一览》。其中,阎宗临先生列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有识者告诉我,这是校方有意将各方面权威,征得同意后,聘在我校我系任职,山西的学界风云蔚起。阎宗临先生是历史学界权威。山西五台县人。这样的聘任是希望今后返回太原,回山西大学执教。
我当时是文学院教育系一年级学生,未谙学界各方面卓有成就的人物。对阎宗临先生也是素昧平生。1950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新建的文学院中文系任助教。1952年,阎宗临先生,确如学界所期盼,果然返回山西大学任职。这时,主持学校工作的赵宗复副校长对我说,阎宗临先生请回来了,已住北院一排正房。赵副校长还欣喜地告我,他在青年时期,有回翻阅他父亲(旧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办公桌,有几张纸,记有三·五学生的名字,名字后的括号内写着赤色分子。其中就有阎宗临。当时谁都知道,这是进步学生。赵宗复副校长还说,可谓一代青年之秀。说罢还吩咐我多看看阎先生,并请他为山大校报多写稿。我当时也住北院,与阎先生相隔一步之遥。我遵嘱去看望阎先生,进得门,只见屋子的陈设简洁朴素,全家人大小上下,济济一堂。阎先生慈祥温和的微笑,片刻间,我这陌生的小助教与先生熟稔起来。
此时,校园内,知情人士介绍说,阎宗临先生于1925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先毕业于瑞士伏利堡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37年又就读于伏利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荣获文学博士学位。有的教师知道,先生于1937年回国后,南方著名的大学相继诚邀先生去该校讲学,如广西大学、桂林学院和中山大学等。阎先主讲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等。他功力深厚,见解独到,循循善诱,培养了众多学生。
1953年,山西大学奉命将所辖的师范学院独立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54年学院由侯家巷旧址迁到南郊坞城路新区。阎宗临先生住南二楼一层宽敞的新家。我住南区小平房。我们相距不远。阎先生有时消闲散步,路过我家,总要进门看看。我俩每次见面,先生总是带着微笑不断给我讲故事、讲学习、讲文学。这世界,我觉得能得到这样的老前辈、老学者的关爱,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幸福。
阎宗临先生热爱祖国,热爱新文学。他十分崇敬鲁迅先生。他告我说,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的作品艺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说着他脱口而诵起鲁迅的散文诗《秋夜》:秋夜里的枣树,虽然寒气使他落尽了叶子,但是他依然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秋夜那奇怪而高的天空。先生接着委婉地吟颂,有一种极细心的粉红花,也“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却唱起春词来了……”。我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儿,心想,听先生朗诵,诗的境界也廓大起来,令我陶醉!
当然,也有的时候,或在我小屋,或在路边垂柳下,阎宗临先生也问我青年教师的进修情况,我知道什么,便向先生反映什么。他语重情长地教诲:读书有个思想深度,知识广度的问题。知识多了,就会养成辩证的观点。教学也如是,知识面广,就能独具卓见,常发新声。记得有次先生去我家,我正在屋前浇花,西天的一缕霞光落在先生肩上。先生诗情萌动,便谈起他海边看日出的瑰丽景观。那大海沧沧茫茫,浪花大声喧响,海风吹拂着衣衫,等等。我回答先生说,我连泰山日出景观也未曾欣赏过,怎能有机遇看海上日出的奇观?即便有,我的主观情志也缺少修养,未能入乎其中,看不出美感。阎宗临先生文学造诣极深,为文内涵丰实,表达广泛。《阎宗临史学文集》的《续后记》中说过,先生的中篇小说《大雾》和散文集《波动》文革劫难中已经丢失。文革前,山西的《火花》杂志还发表过先生的短篇小说《朴围村》。其他史学专著《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杜赫德的著作及其研究》等,为史学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阎宗临先生多次给我讲过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说罗兰是“先学文学,后攻历史”。阎先生不也正是这样。他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后,出国又攻读世界史,研究欧洲文化。我不懂史学。从阎先生的人品与文品遐想,先生的言谈和笔触,带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活泼的幽默的清新的文风,还有崇高的民主精神。先生赠给我《巴斯加尔传略》专著中说巴斯加尔:“他常好沉思默想,记录下闪光似的片断思想。1670年,经皇港朋友们整理,题为《思想集》,出版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树立起法国散文的典范。”这几句话启迪我缅想阎宗临先生:回忆与先生交往像读一部散文诗一样!
阎宗临先生是山大教务处负责人之一。他约我在教务处作过兼职秘书。我的任务是统计文科教学登记表,整理青年教师的进修计划等等。一次,他审查教师的文章后说,写作和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准确、简洁地表达意思不是件容易事。不久,又在先生散步时,他到我家,补充介绍苏东坡的《醉翁亭记》中,记山间四时的名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四时也。”先生反复叮咛我,文字多简约,多确切,几句话道尽了山间四季的自然景观。苏东坡用心如此,值得我们学习!
就是一位这么备受人尊敬和爱戴著名史学家、教授。他曾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在“文革”的动乱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尽管如此,逢年过节,我去探望先生时,先生仍然是温和的、幽默的、善意的微笑。笑是对人生风雨沧桑的概括。先生的尊夫人梁佩云老师的父亲与我爱人陈蕴老师的父亲有世交之情。因此,我与我爱人从来都称梁老师为梁三姐,语切情深!
阎宗临先生晚年卧病在床,虽有大夫守候,终因久病不愈,于1978年10月5日辞世。逝世后,经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批准,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阎宗临先生和他的著作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03年5月
(责编 东曙)
我当时是文学院教育系一年级学生,未谙学界各方面卓有成就的人物。对阎宗临先生也是素昧平生。1950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新建的文学院中文系任助教。1952年,阎宗临先生,确如学界所期盼,果然返回山西大学任职。这时,主持学校工作的赵宗复副校长对我说,阎宗临先生请回来了,已住北院一排正房。赵副校长还欣喜地告我,他在青年时期,有回翻阅他父亲(旧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办公桌,有几张纸,记有三·五学生的名字,名字后的括号内写着赤色分子。其中就有阎宗临。当时谁都知道,这是进步学生。赵宗复副校长还说,可谓一代青年之秀。说罢还吩咐我多看看阎先生,并请他为山大校报多写稿。我当时也住北院,与阎先生相隔一步之遥。我遵嘱去看望阎先生,进得门,只见屋子的陈设简洁朴素,全家人大小上下,济济一堂。阎先生慈祥温和的微笑,片刻间,我这陌生的小助教与先生熟稔起来。
此时,校园内,知情人士介绍说,阎宗临先生于1925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先毕业于瑞士伏利堡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37年又就读于伏利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荣获文学博士学位。有的教师知道,先生于1937年回国后,南方著名的大学相继诚邀先生去该校讲学,如广西大学、桂林学院和中山大学等。阎先主讲世界古代史及中世纪史等。他功力深厚,见解独到,循循善诱,培养了众多学生。
1953年,山西大学奉命将所辖的师范学院独立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54年学院由侯家巷旧址迁到南郊坞城路新区。阎宗临先生住南二楼一层宽敞的新家。我住南区小平房。我们相距不远。阎先生有时消闲散步,路过我家,总要进门看看。我俩每次见面,先生总是带着微笑不断给我讲故事、讲学习、讲文学。这世界,我觉得能得到这样的老前辈、老学者的关爱,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幸福。
阎宗临先生热爱祖国,热爱新文学。他十分崇敬鲁迅先生。他告我说,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的作品艺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说着他脱口而诵起鲁迅的散文诗《秋夜》:秋夜里的枣树,虽然寒气使他落尽了叶子,但是他依然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秋夜那奇怪而高的天空。先生接着委婉地吟颂,有一种极细心的粉红花,也“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却唱起春词来了……”。我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儿,心想,听先生朗诵,诗的境界也廓大起来,令我陶醉!
当然,也有的时候,或在我小屋,或在路边垂柳下,阎宗临先生也问我青年教师的进修情况,我知道什么,便向先生反映什么。他语重情长地教诲:读书有个思想深度,知识广度的问题。知识多了,就会养成辩证的观点。教学也如是,知识面广,就能独具卓见,常发新声。记得有次先生去我家,我正在屋前浇花,西天的一缕霞光落在先生肩上。先生诗情萌动,便谈起他海边看日出的瑰丽景观。那大海沧沧茫茫,浪花大声喧响,海风吹拂着衣衫,等等。我回答先生说,我连泰山日出景观也未曾欣赏过,怎能有机遇看海上日出的奇观?即便有,我的主观情志也缺少修养,未能入乎其中,看不出美感。阎宗临先生文学造诣极深,为文内涵丰实,表达广泛。《阎宗临史学文集》的《续后记》中说过,先生的中篇小说《大雾》和散文集《波动》文革劫难中已经丢失。文革前,山西的《火花》杂志还发表过先生的短篇小说《朴围村》。其他史学专著《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杜赫德的著作及其研究》等,为史学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阎宗临先生多次给我讲过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说罗兰是“先学文学,后攻历史”。阎先生不也正是这样。他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后,出国又攻读世界史,研究欧洲文化。我不懂史学。从阎先生的人品与文品遐想,先生的言谈和笔触,带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活泼的幽默的清新的文风,还有崇高的民主精神。先生赠给我《巴斯加尔传略》专著中说巴斯加尔:“他常好沉思默想,记录下闪光似的片断思想。1670年,经皇港朋友们整理,题为《思想集》,出版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树立起法国散文的典范。”这几句话启迪我缅想阎宗临先生:回忆与先生交往像读一部散文诗一样!
阎宗临先生是山大教务处负责人之一。他约我在教务处作过兼职秘书。我的任务是统计文科教学登记表,整理青年教师的进修计划等等。一次,他审查教师的文章后说,写作和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准确、简洁地表达意思不是件容易事。不久,又在先生散步时,他到我家,补充介绍苏东坡的《醉翁亭记》中,记山间四时的名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四时也。”先生反复叮咛我,文字多简约,多确切,几句话道尽了山间四季的自然景观。苏东坡用心如此,值得我们学习!
就是一位这么备受人尊敬和爱戴著名史学家、教授。他曾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在“文革”的动乱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尽管如此,逢年过节,我去探望先生时,先生仍然是温和的、幽默的、善意的微笑。笑是对人生风雨沧桑的概括。先生的尊夫人梁佩云老师的父亲与我爱人陈蕴老师的父亲有世交之情。因此,我与我爱人从来都称梁老师为梁三姐,语切情深!
阎宗临先生晚年卧病在床,虽有大夫守候,终因久病不愈,于1978年10月5日辞世。逝世后,经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批准,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阎宗临先生和他的著作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03年5月
(责编 东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