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基于英语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从三个方面提出教学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英语教学 学生 兴趣 备课 分层教学 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谋发展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而中职英语教学无论是对中职生的升学还是就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立足学生,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也是一群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对象。在英语课堂上,更是如此,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兴趣低,求知欲弱。,英语教学陷入劳而无功,进退两难的境地,更让英语教师有了深深的挫败感。穷则生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渐渐意识到,要想让这群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有所改变,首先就得对他们进行转化。
1.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学生所希望的老师是: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继其志。”愉悦的情感体验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这样的土壤中,才会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作为英语教师,要营造师生平等、互动、融洽的良好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鸿沟,淡化英语知识的神秘性,正确把握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的个性特征,善于把教学过程衍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移情换位,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2.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中心。因此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实现兴趣教学的一个关键。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效果的反馈,联系具体的学生个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珍惜他们的付出和正在付出的努力,使他们感到英语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对自由的剥夺,而是一种愉悦,是一把通向他们从未涉猎的、更大的自由天地的钥匙。
二、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必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难以保持学习的热情。在中职的英语课堂上,每节课的设计,每个教学任务的实施都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尤其是唤起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参与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听一听”、“答一答”“笑一笑”,时时刻刻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并通过自身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进而获得肯定。学生一旦得到认可后,便会自信心大增,学习兴趣盎然。
2.问题设计,实现分层教学
课堂上,只有当教师问题的设计具有艺术性,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则只有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训练。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课堂提问按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能力可以分为:低级能力提问和较高级能力提问。
低级能力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要把需要回答的话递一半给这样的学生;有时有些问题只要求答“Yes 或No”,或者有些二者择一的提问,把这些问题留给这样的学生答。例如问:“Is computer useful in our life?”,答:“Yes,it is.”;问:“Do we usually have a family reunion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答:“No,we don’t.”。让这些英语能力差的学生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找到自信心。
较高级能力提问: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时常提一些大问题、难问题,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加以发挥,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
3.重视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担负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通过评价,教师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的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乐,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也可以唤起对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对象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要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更要让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在口头作业的检查上,针对学生怕开口的特点,我提出让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比如在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中,一个学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所学到的知识,无论是自己组织的还是从课本上的语句,只要肯说,就给予鼓励。其他同学可以先对前一位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反复的评价和补充不仅可以使得更多同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不是总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也有机会去评价别人,指出别人的不足。学生们在互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全员参加,增强了自信。
三、创造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它用计算机把各种电子媒体(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集成和控制起来,并在这些媒体之间建立逻辑链接,协同传达更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够形成接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中职外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听、说能力的教学训练尤其离不开现代教育媒体。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如网络、影像、录音、投影仪、幻灯片来展示富有时代气息的、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感觉、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对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而言,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全心全意做好对这群“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转化“内驱力”,以实现“春风不教一木枯”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出版社,2003.
[2] 张正东. 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
[3] 顾佩娅. 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Internet辅助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金融学校)
【关键词】中等职业英语教学 学生 兴趣 备课 分层教学 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谋发展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而中职英语教学无论是对中职生的升学还是就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立足学生,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也是一群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对象。在英语课堂上,更是如此,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兴趣低,求知欲弱。,英语教学陷入劳而无功,进退两难的境地,更让英语教师有了深深的挫败感。穷则生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渐渐意识到,要想让这群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有所改变,首先就得对他们进行转化。
1.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学生所希望的老师是: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继其志。”愉悦的情感体验犹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这样的土壤中,才会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作为英语教师,要营造师生平等、互动、融洽的良好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鸿沟,淡化英语知识的神秘性,正确把握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的个性特征,善于把教学过程衍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移情换位,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2.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中心。因此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实现兴趣教学的一个关键。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效果的反馈,联系具体的学生个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珍惜他们的付出和正在付出的努力,使他们感到英语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对自由的剥夺,而是一种愉悦,是一把通向他们从未涉猎的、更大的自由天地的钥匙。
二、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认真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必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难以保持学习的热情。在中职的英语课堂上,每节课的设计,每个教学任务的实施都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尤其是唤起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参与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听一听”、“答一答”“笑一笑”,时时刻刻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并通过自身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进而获得肯定。学生一旦得到认可后,便会自信心大增,学习兴趣盎然。
2.问题设计,实现分层教学
课堂上,只有当教师问题的设计具有艺术性,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则只有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训练。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课堂提问按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能力可以分为:低级能力提问和较高级能力提问。
低级能力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要把需要回答的话递一半给这样的学生;有时有些问题只要求答“Yes 或No”,或者有些二者择一的提问,把这些问题留给这样的学生答。例如问:“Is computer useful in our life?”,答:“Yes,it is.”;问:“Do we usually have a family reunion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答:“No,we don’t.”。让这些英语能力差的学生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找到自信心。
较高级能力提问: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时常提一些大问题、难问题,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加以发挥,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
3.重视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担负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通过评价,教师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的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乐,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也可以唤起对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对象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要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更要让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在口头作业的检查上,针对学生怕开口的特点,我提出让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比如在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中,一个学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所学到的知识,无论是自己组织的还是从课本上的语句,只要肯说,就给予鼓励。其他同学可以先对前一位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反复的评价和补充不仅可以使得更多同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不是总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也有机会去评价别人,指出别人的不足。学生们在互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全员参加,增强了自信。
三、创造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它用计算机把各种电子媒体(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集成和控制起来,并在这些媒体之间建立逻辑链接,协同传达更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够形成接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中职外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听、说能力的教学训练尤其离不开现代教育媒体。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如网络、影像、录音、投影仪、幻灯片来展示富有时代气息的、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感觉、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对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而言,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全心全意做好对这群“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转化“内驱力”,以实现“春风不教一木枯”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出版社,2003.
[2] 张正东. 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
[3] 顾佩娅. 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Internet辅助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金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