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籍教师作为主要师资力量,对中外合作办学是否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籍教师,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基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双本科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外教管理经验,总结了该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如何优化和规范外教管理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外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3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产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纳入教学体系。由此,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也相应成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由于外籍教师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社会习俗的差异,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籍教师,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主要任务。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达成了开展中德双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以下简称本项目),由此展开了将近十年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本文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今后如何规范外教管理、促进该项目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本项目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制4年。第一阶段(第1-5学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部分核心课程由德方教授承担),学生按规定完成并取得第一阶段所有课程学分,其中第4学期末须通过出国英语资格考试,可进入第二阶段(第6-8学期)到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第一阶段主要采用英语及汉英双语教学,第二阶段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需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学生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及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获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士学位。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国际教育背景,掌握丰富的国际学科发展信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
(一)特殊的合作模式将外教甄选及订立合同等工作任务简化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籍教师作为教学力量的重要补充和“引进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本身的素质必须经过仔细地考察和严格地审核。目前,由于薪金、工作环境、教育背景、专业差异等原因,中方高校一般很难聘任到合适的优秀的外籍教师。因此如何聘用到优质的外籍教师成为外教管理的首要难题。
按照本项目的教学目的,本项目所需的外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沟通和教学能力,还要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这对外教的甄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此难题,本项目是通过特殊的合作模式解决的。目前中国教育体制里来华工作的外教主要包括四类人群:高校毕业生、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退休教师以及希望定居中国的外国人[1]。本项目涉及德国教授均属于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本身受聘于德国高校,由合作方高校指派利用休假时间来华进行短期集中授课,中方高校无需对他们进行聘任。由此省去了与外籍教师签订合作合同等事项。同时,由于德国高校严格的教授聘任制度保证了本项目中外籍教师的质量。德国教授的聘任要求是:①高等学校毕业;②具有教学能力;③具有科研能力。相较于其他德国高校,该校还增加了一个条件,即:受聘者需要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或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其中至少有3年是在高校以外的领域工作[2]。因此,来华上课的外教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历,解决了甄选优质外籍教师的难题。
(二)多元化的语言背景解决了外教管理中的语言沟通难题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双方的语言差异,常常会增加外教管理的难度。有的项目甚至因为语言的误解使得双方不欢而散。很多外籍教师,虽然本身有很好地专业功底,但因为语言交流的困难没能发挥出相应的专家水平,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在本项目中,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因此授课的德方教授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由此减少了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的沟通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德国教授不只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全英文授课,营造全英语的语境氛围,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国际化校园学习的模式,从而为他们第二阶段赴德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外教的沟通,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外教都能对学生加以指点和引导,充分利用了外教的语言优势。
(三)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在外教管理中还有一大困难就是如何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全以外方为主,忽略了学生和中方教师本土的特点和需求,使得项目的开展完全走上迎合外方的道路上,偏离了合作办学的初衷。在本项目中,德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互动的教学理念为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提供了很多便利。德方教授在课堂上通常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或风趣幽默,或举例说明,或与学生激烈讨论。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减少了学生的投诉。另外,德方教授并非以输出知识为主要手段,而是调动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通常扮演启发者和鼓励者的角色,不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思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核过程中,外教也充分利用笔试、口试、讨论、做报告、写论文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从而锻炼学生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在与中方教师的合作中,德方教授也处处体现了平等民主的特点,并没有对中方不同的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手段进行苛责或者要求中方教师完全配合自己的思路来。这些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三、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不足
根据这几年德国教授来华授课的情况,发现在实际的外教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做借鉴,缺少系统性的外教管理准则,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项目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外教流动性大,教学质量评估难
本项目的德国教授均由合作方派遣,虽然中方省去了甄选教师的过程,但在外教的配置上处于被动地位。德方通常会派遣有一定休假时间的教授来华上课,因此导致外教流动性大。比如相同的专业课,今年可能由教授甲来完成,明年可能换成教授乙来讲授。又由于德国高校教授的自主性较强,授课风格迥异,教授甲和教授乙很难有相同或相似的教学风格,从而造成了教授的教学方法缺乏连贯性,学生适应困难,对教授的教学质量难以比较,教学水平无法同比提高。
(二)授课时间集中,师生适应压力大
外教来华上课讲授一门课程的学时安排通常为32至48学时不等。由于外教只能利用休假时间来华授课,因此一门课程必须在3至4周的时间内讲完。普通高校的一门课程一般分散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而本项目只能进行集中时间授课,这就造成了师生压力大,相互适应时间不足。而学生对外教的课程一开始可以抱着新鲜的态度去听,但一旦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积压到后期会大大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到位,教学考核有差异
由于中德高校体制的差异,中国和德国的教学体系和考核體系都有较大的区别。德国高校采用五分制,中国高校采用百分制。在本项目中,由于对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充分,有时会出现外教不理解中国考核制度的情况。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念和中国大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论和中国大学具体的上课实践相结合,将德国式的教学方法和中国大学的考核方法相结合,决定了外教到岗前的培训十分必要。
(四)中外文化差异大,外教背井离乡欠关怀
中国与德国的距离可以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外教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中国,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就是巨大的挑战。有些德国教授甚至是第一次来到亚洲,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长辫子清朝时代。对于这些“请进来”的客人,如何消除他们的异国恐惧感,让他们在安心生活的同时能够毫无顾虑的讲授专业知识,这是外教管理者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
四、本项目中外教管理优化和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本项目中德国教授有着修养好、自我意识强、需求高、知识丰富、文化背景复杂等特点,他们主要追求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外教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进行整体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就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发挥外教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利用外教这一优势教育资源。
(一)制定外教管理制度,对外教管理者进行培训
根据外国专家局、公安局、外交部及市教委、市外事办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外籍教师工作制度》和《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外教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这个工作制度对外教进行引导和宣传。外教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事事上报,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外事工作人员应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注重政治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顾全大局,谦虚谨慎,不卑不亢,与外教保持同事关系的同时在生活中给予外教朋友般的用心关怀[3]。此外,在培训中,还要增加外交礼仪、相关的涉外法律法规、异国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培训,这样才能避免误会,妥善处理文化冲突,降低对外教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二)进一步优化外教生活管理
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所有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提升软环境的实力,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地理位置优势,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教竞争上岗,把中方高校在聘任外教中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进一步留住优质外教,减少流动性,也是提高外教教学质量的一个好的手段。
首先,把外教的日常生活管理规范化,从机场接机到任教结束后的机场送行,全程由专人负责。例如,在外教抵达中国当天,为外教提供中英双语的包含有市区地图、校园地图、超市购物指南、手机等常用日用品的《欢迎包—Welcoming Package》并让其签字借用,让外教感受到我校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其次,对新到的外教进行安全教育,从法律法规,安全用电用水,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对外教进行介绍和沟通,使外教能够尽快适应中国式生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中方联系人(至少两人)制度,使之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再次,丰富外教的业余生活,让外教理解并享受文化差异而非排斥文化差异。定期组织外教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观看传统演出,或者组织观光活动,让外教更多地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同时,对于外教本国的节日和风俗也应予以关注,适时的祝福和问候会让外教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三)进一步规范外教教学管理
第一,在德方高校确定来华教授的名单后,即向德方索要各教授的详细资料,包括个人信息、护照信息、个人教育和工作简历等,根据资料制作教授个人情况统计表,建立详细的外教档案。开课前一个月向外教索要教材讲义,以便让学生预习,为外教集中授课做好准备。同时提前告知学生外教的信息,让学生对外教有个全面的了解,尽量减少学生除语言因素之外的听课障碍。
第二,在外教来校前,向他们传递有关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以及中方可以提供的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资料。如果他们个人有其他要求,可以事先提出,使双方都做好授课的硬件准备。
第三,外教上课前要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的教育状况、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和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安排、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考试考核制度、试卷批改要求以及中德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表现差异等,让外教提前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做好准备。此外,专门为外教安排中方合作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分别从中方学校角度和学生角度来对辅助外教的教学工作。
第四,针对外教设立奖罚机制,但要注意实施方式。虽然本项目来华授课的外教受聘于德方高校,与中方高校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但中方学校对教师仍需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在被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外教也应接受该考评体系。对于在考核评估里优秀的外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例如进行书面表扬或者颁发荣誉证书等等。对于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外教,要积极与之沟通,在充分了解外教的基础上进行友好的沟通和协调。
总之,外事无小事。高校的外教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但又要事事谨慎,因为少许差异就可能造成很大的误解,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良好的外教管理制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不断更新和交流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国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外教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8,(11):159;
[2]孙进.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4-65;
[3]徐徐.高校外籍教师聘用中的问题以及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0-51。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外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3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产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纳入教学体系。由此,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也相应成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由于外籍教师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社会习俗的差异,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籍教师,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主要任务。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达成了开展中德双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以下简称本项目),由此展开了将近十年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本文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今后如何规范外教管理、促进该项目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本项目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制4年。第一阶段(第1-5学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部分核心课程由德方教授承担),学生按规定完成并取得第一阶段所有课程学分,其中第4学期末须通过出国英语资格考试,可进入第二阶段(第6-8学期)到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第一阶段主要采用英语及汉英双语教学,第二阶段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需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学生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及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获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学士学位。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国际教育背景,掌握丰富的国际学科发展信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优势
(一)特殊的合作模式将外教甄选及订立合同等工作任务简化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籍教师作为教学力量的重要补充和“引进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本身的素质必须经过仔细地考察和严格地审核。目前,由于薪金、工作环境、教育背景、专业差异等原因,中方高校一般很难聘任到合适的优秀的外籍教师。因此如何聘用到优质的外籍教师成为外教管理的首要难题。
按照本项目的教学目的,本项目所需的外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沟通和教学能力,还要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这对外教的甄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此难题,本项目是通过特殊的合作模式解决的。目前中国教育体制里来华工作的外教主要包括四类人群:高校毕业生、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退休教师以及希望定居中国的外国人[1]。本项目涉及德国教授均属于处于休假期间有稳定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本身受聘于德国高校,由合作方高校指派利用休假时间来华进行短期集中授课,中方高校无需对他们进行聘任。由此省去了与外籍教师签订合作合同等事项。同时,由于德国高校严格的教授聘任制度保证了本项目中外籍教师的质量。德国教授的聘任要求是:①高等学校毕业;②具有教学能力;③具有科研能力。相较于其他德国高校,该校还增加了一个条件,即:受聘者需要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或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其中至少有3年是在高校以外的领域工作[2]。因此,来华上课的外教均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历,解决了甄选优质外籍教师的难题。
(二)多元化的语言背景解决了外教管理中的语言沟通难题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双方的语言差异,常常会增加外教管理的难度。有的项目甚至因为语言的误解使得双方不欢而散。很多外籍教师,虽然本身有很好地专业功底,但因为语言交流的困难没能发挥出相应的专家水平,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在本项目中,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因此授课的德方教授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由此减少了因语言差异而引起的沟通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德国教授不只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全英文授课,营造全英语的语境氛围,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国际化校园学习的模式,从而为他们第二阶段赴德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外教的沟通,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更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外教都能对学生加以指点和引导,充分利用了外教的语言优势。
(三)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在外教管理中还有一大困难就是如何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全以外方为主,忽略了学生和中方教师本土的特点和需求,使得项目的开展完全走上迎合外方的道路上,偏离了合作办学的初衷。在本项目中,德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互动的教学理念为营造和谐的办学治学环境提供了很多便利。德方教授在课堂上通常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或风趣幽默,或举例说明,或与学生激烈讨论。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减少了学生的投诉。另外,德方教授并非以输出知识为主要手段,而是调动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通常扮演启发者和鼓励者的角色,不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思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核过程中,外教也充分利用笔试、口试、讨论、做报告、写论文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从而锻炼学生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在与中方教师的合作中,德方教授也处处体现了平等民主的特点,并没有对中方不同的教学理念或是教学手段进行苛责或者要求中方教师完全配合自己的思路来。这些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外教管理环境。 三、本项目中外教管理的不足
根据这几年德国教授来华授课的情况,发现在实际的外教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做借鉴,缺少系统性的外教管理准则,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项目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外教流动性大,教学质量评估难
本项目的德国教授均由合作方派遣,虽然中方省去了甄选教师的过程,但在外教的配置上处于被动地位。德方通常会派遣有一定休假时间的教授来华上课,因此导致外教流动性大。比如相同的专业课,今年可能由教授甲来完成,明年可能换成教授乙来讲授。又由于德国高校教授的自主性较强,授课风格迥异,教授甲和教授乙很难有相同或相似的教学风格,从而造成了教授的教学方法缺乏连贯性,学生适应困难,对教授的教学质量难以比较,教学水平无法同比提高。
(二)授课时间集中,师生适应压力大
外教来华上课讲授一门课程的学时安排通常为32至48学时不等。由于外教只能利用休假时间来华授课,因此一门课程必须在3至4周的时间内讲完。普通高校的一门课程一般分散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而本项目只能进行集中时间授课,这就造成了师生压力大,相互适应时间不足。而学生对外教的课程一开始可以抱着新鲜的态度去听,但一旦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积压到后期会大大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到位,教学考核有差异
由于中德高校体制的差异,中国和德国的教学体系和考核體系都有较大的区别。德国高校采用五分制,中国高校采用百分制。在本项目中,由于对外教的岗前培训不充分,有时会出现外教不理解中国考核制度的情况。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念和中国大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如何将德国的教学理论和中国大学具体的上课实践相结合,将德国式的教学方法和中国大学的考核方法相结合,决定了外教到岗前的培训十分必要。
(四)中外文化差异大,外教背井离乡欠关怀
中国与德国的距离可以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外教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中国,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就是巨大的挑战。有些德国教授甚至是第一次来到亚洲,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长辫子清朝时代。对于这些“请进来”的客人,如何消除他们的异国恐惧感,让他们在安心生活的同时能够毫无顾虑的讲授专业知识,这是外教管理者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
四、本项目中外教管理优化和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本项目中德国教授有着修养好、自我意识强、需求高、知识丰富、文化背景复杂等特点,他们主要追求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外教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进行整体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就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发挥外教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利用外教这一优势教育资源。
(一)制定外教管理制度,对外教管理者进行培训
根据外国专家局、公安局、外交部及市教委、市外事办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外籍教师工作制度》和《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外教管理者要严格按照这个工作制度对外教进行引导和宣传。外教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事事上报,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外事工作人员应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注重政治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顾全大局,谦虚谨慎,不卑不亢,与外教保持同事关系的同时在生活中给予外教朋友般的用心关怀[3]。此外,在培训中,还要增加外交礼仪、相关的涉外法律法规、异国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培训,这样才能避免误会,妥善处理文化冲突,降低对外教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二)进一步优化外教生活管理
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所有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提升软环境的实力,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地理位置优势,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教竞争上岗,把中方高校在聘任外教中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进一步留住优质外教,减少流动性,也是提高外教教学质量的一个好的手段。
首先,把外教的日常生活管理规范化,从机场接机到任教结束后的机场送行,全程由专人负责。例如,在外教抵达中国当天,为外教提供中英双语的包含有市区地图、校园地图、超市购物指南、手机等常用日用品的《欢迎包—Welcoming Package》并让其签字借用,让外教感受到我校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其次,对新到的外教进行安全教育,从法律法规,安全用电用水,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对外教进行介绍和沟通,使外教能够尽快适应中国式生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中方联系人(至少两人)制度,使之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再次,丰富外教的业余生活,让外教理解并享受文化差异而非排斥文化差异。定期组织外教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观看传统演出,或者组织观光活动,让外教更多地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同时,对于外教本国的节日和风俗也应予以关注,适时的祝福和问候会让外教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三)进一步规范外教教学管理
第一,在德方高校确定来华教授的名单后,即向德方索要各教授的详细资料,包括个人信息、护照信息、个人教育和工作简历等,根据资料制作教授个人情况统计表,建立详细的外教档案。开课前一个月向外教索要教材讲义,以便让学生预习,为外教集中授课做好准备。同时提前告知学生外教的信息,让学生对外教有个全面的了解,尽量减少学生除语言因素之外的听课障碍。
第二,在外教来校前,向他们传递有关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以及中方可以提供的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资料。如果他们个人有其他要求,可以事先提出,使双方都做好授课的硬件准备。
第三,外教上课前要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的教育状况、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和培养目标、教学课程安排、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考试考核制度、试卷批改要求以及中德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表现差异等,让外教提前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做好准备。此外,专门为外教安排中方合作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分别从中方学校角度和学生角度来对辅助外教的教学工作。
第四,针对外教设立奖罚机制,但要注意实施方式。虽然本项目来华授课的外教受聘于德方高校,与中方高校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但中方学校对教师仍需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在被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外教也应接受该考评体系。对于在考核评估里优秀的外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例如进行书面表扬或者颁发荣誉证书等等。对于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外教,要积极与之沟通,在充分了解外教的基础上进行友好的沟通和协调。
总之,外事无小事。高校的外教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但又要事事谨慎,因为少许差异就可能造成很大的误解,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良好的外教管理制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不断更新和交流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国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刘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外教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08,(11):159;
[2]孙进.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4-65;
[3]徐徐.高校外籍教师聘用中的问题以及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