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等社会功能。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旱地变水地,坡地变平地,宜农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以及农业投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农业投资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F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7)05-0017-04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LI Jian,SHI Jun-tong
(College Agronom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includes not only the suppl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but also the effects on society,economics,ecology and environment,which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human being utilizes the nature and benefits from it.We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condition and productivity continuously;we protect the balance of ecology;we treasure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With agricultural investment,the desert become green; the dry land becomes wet;the hillside fields become flat;the wasteland becomes tillable.The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which concerns social,macroscopic sphere,particularity and significance.The focal point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s not only the economic benefits,but also the effects on societ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agriculture;multi-functionality;agricultural investment
农业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农业除了能提供满足人们基本生活品需要外,还承担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农业投资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业的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稻米文化”的概念是强调稻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即稻米生产在防治洪灾、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地形稳定、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在“稻米文化”之后,农业的多功能性这一概念在《21世纪议程》、《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等联合国文献中出现,现在这一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1]农业的多功能性强调尽管农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在下降,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较低,但农业用于人们的现代消费、工业原料或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用于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遗产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明显。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构建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持着农业的多功能性的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2]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的追求农产品生产的产量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致使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农药,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残留的农药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农业生态越来越脆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农业多功能性把农业过去那种单一的生产农产品的经济功能转变为生产食品、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使农业发展真正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
二、农业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农业的公共属性日益明显,经济属性在逐步弱化,多功能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农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属性较强的准公益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部门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农业问题不再是或不仅仅属于微观经济范畴,而是或者首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
一是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不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部门的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解决。
二是农业为人类提供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社会提供劳动力。农业不稳,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保障,工业生产将成为无米之炊,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成为无源之水。
三是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消费一定上不去。农村消费上不去,我国的消费总量就上不去。消费上不去,经济发展就缺乏源动力。我国现在城乡收入比为3.3∶1,农村居民消费只是城镇居民消费的1/4。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农村的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
四是农业解决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民增收、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五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如果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而不去保护自然,一旦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一定限度,一旦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破坏,自然则会向人类报复。沙尘暴、旱涝洪灾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3]
六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一旦粮食安全或食品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影响将会是全社会性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也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粮食供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安全。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与宏观性
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农业投资的相对经济效益较低,如果投资农业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是不值得的,但如果站在全局来考虑,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加大农业投资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启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农业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基本在农村,解决的基本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业投资的40%将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投资影响着农民的就业、增收和消费。[4]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直接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投资农业就是在投资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启动农村需求,是投资社会公平和稳定。
投资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功能。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效率较高,在组织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系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至少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变坏。在自然资源较差的地方,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旱地变水地,坡地变平地,宜农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农业投资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美国3%的农业人口养活着97%的非农业人口,我国70%的农业人口养活着30%的非农业人口。[5]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的农产品高价打出去的难度很大,但每年我国却有大量的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进口,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农业作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四、国家应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决定了农业投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有足够的农业投入作保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6]首先,各级政府要转变对农业投资的认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投资农业不仅仅是农业部门受益,投资农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全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讲投资农业就是投资社会公益事业,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第二,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以赖性较强,我们要牢固树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和利用好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在配置农业投资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为重点,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7]第三,解决农业投资不足问题,不能完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必须政府投资来引导。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投资农业的回报率也较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配置农业投资难度很大,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要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政府责任重大。第四,农业投资来源要多元化,对基础农业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在农业投资中除了效益农业以外,基础农业的投入基本上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总揽之中,在制定农业政策、农业投资计划时,决不能仅仅就农业而论农业,要考虑生态环境、粮食及食品安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使农业与农村建设有利于产生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和效益。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更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农业要发展,农业投资很重要,农业投资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有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确保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和政策,确保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1):26.
[2] 黄飞鸣.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乡镇经济,2005(8):8.
[3] 洪银兴.城乡市场的分割与统一[J].经济学家,2006(6):38.
[4] 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 郝冰.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进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05(9):27.
[6] 温铁军.农民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J].学习月刊,2006(10):3.
[7] 王风山.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J].经济纵横,2007(3):11.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F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7)05-0017-04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LI Jian,SHI Jun-tong
(College Agronom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includes not only the suppl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but also the effects on society,economics,ecology and environment,which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human being utilizes the nature and benefits from it.We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condition and productivity continuously;we protect the balance of ecology;we treasure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With agricultural investment,the desert become green; the dry land becomes wet;the hillside fields become flat;the wasteland becomes tillable.The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which concerns social,macroscopic sphere,particularity and significance.The focal point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s not only the economic benefits,but also the effects on societ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agriculture;multi-functionality;agricultural investment
农业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农业除了能提供满足人们基本生活品需要外,还承担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农业投资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业的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稻米文化”的概念是强调稻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即稻米生产在防治洪灾、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地形稳定、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在“稻米文化”之后,农业的多功能性这一概念在《21世纪议程》、《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等联合国文献中出现,现在这一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1]农业的多功能性强调尽管农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在下降,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较低,但农业用于人们的现代消费、工业原料或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用于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遗产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明显。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构建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持着农业的多功能性的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2]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的追求农产品生产的产量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致使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农药,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残留的农药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农业生态越来越脆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农业多功能性把农业过去那种单一的生产农产品的经济功能转变为生产食品、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使农业发展真正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
二、农业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农业的公共属性日益明显,经济属性在逐步弱化,多功能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农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属性较强的准公益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部门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农业问题不再是或不仅仅属于微观经济范畴,而是或者首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
一是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不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部门的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解决。
二是农业为人类提供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社会提供劳动力。农业不稳,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保障,工业生产将成为无米之炊,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成为无源之水。
三是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消费一定上不去。农村消费上不去,我国的消费总量就上不去。消费上不去,经济发展就缺乏源动力。我国现在城乡收入比为3.3∶1,农村居民消费只是城镇居民消费的1/4。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农村的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
四是农业解决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民增收、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五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如果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而不去保护自然,一旦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一定限度,一旦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破坏,自然则会向人类报复。沙尘暴、旱涝洪灾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3]
六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一旦粮食安全或食品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影响将会是全社会性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也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粮食供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安全。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与宏观性
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农业投资的相对经济效益较低,如果投资农业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是不值得的,但如果站在全局来考虑,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加大农业投资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启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农业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基本在农村,解决的基本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业投资的40%将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投资影响着农民的就业、增收和消费。[4]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直接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投资农业就是在投资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启动农村需求,是投资社会公平和稳定。
投资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功能。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效率较高,在组织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系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至少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变坏。在自然资源较差的地方,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旱地变水地,坡地变平地,宜农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农业投资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美国3%的农业人口养活着97%的非农业人口,我国70%的农业人口养活着30%的非农业人口。[5]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的农产品高价打出去的难度很大,但每年我国却有大量的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进口,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农业作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四、国家应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决定了农业投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有足够的农业投入作保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6]首先,各级政府要转变对农业投资的认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投资农业不仅仅是农业部门受益,投资农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全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讲投资农业就是投资社会公益事业,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第二,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以赖性较强,我们要牢固树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和利用好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在配置农业投资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为重点,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7]第三,解决农业投资不足问题,不能完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必须政府投资来引导。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投资农业的回报率也较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配置农业投资难度很大,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要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政府责任重大。第四,农业投资来源要多元化,对基础农业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在农业投资中除了效益农业以外,基础农业的投入基本上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总揽之中,在制定农业政策、农业投资计划时,决不能仅仅就农业而论农业,要考虑生态环境、粮食及食品安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使农业与农村建设有利于产生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和效益。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更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农业要发展,农业投资很重要,农业投资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有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确保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和政策,确保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1):26.
[2] 黄飞鸣.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看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乡镇经济,2005(8):8.
[3] 洪银兴.城乡市场的分割与统一[J].经济学家,2006(6):38.
[4] 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 郝冰.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进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05(9):27.
[6] 温铁军.农民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J].学习月刊,2006(10):3.
[7] 王风山.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J].经济纵横,20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