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的丧失。新课程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模式——案例交往式教学法。
  一、案例交往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以案例为载体
  在案例交往式教学过程中,案例是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学习知识的载体。案例质量的高低是案例交往式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为此,案例必须体现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目标性、自主性等特点。
  (二)以交往为本质
  案例交往式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其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这种交往同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与者。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既相对独立,各自属于不同角色,又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1、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扮演“主演”的角色
  (1)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点拨、评论等各种巧妙的手段,使探究、讨论、发言过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2)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在探究讨论中陈述自己的观点,评论他人的观点,展开争论以至形成共识,教师在其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鼓励学生创新,支持不同意见交锋,促进探究向纵深发展。
  (3)教师由居高临下倾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仔细“倾听”,创设和谐情景,促进学生探究。教师不是思想的主宰者,真理的垄断者,而是通过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4)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案例材料。学生提供探究角度,提出假设。学生收集和发现材料,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总结。
  2、师生间的相互交往
  这种交往体现在互动性和互惠性。互动性既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互惠性既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蜡烛的燃烧”,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解析背诵。案例交往式教学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强调过程重于结论,强调批判反思的过程而非教条的结论,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样也意味着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二、案例交往式教学法的操作环节
  (一)选择和呈现案例
  1、案例来源:教师应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案例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或学生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和有关媒体上通过观察和收集,然后加以整理、归纳,也可以从报刊杂志上摘录或从网上下载。
  2、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在学习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在学习知识之后,还可以放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展示。呈现的方式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案例,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学生讲述案例;教师介绍案例。
  (二)探究案例
  探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假设、师生讨论、总结评价四个阶段。
  1、学生自学。案例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导演”,认真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自学教材目的是为案例探究提供理论依据。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储备,案例探究只能就事论事。
  2、提出问题假设,明确探究方向。为了让学生都能提问题,都会提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案例建立“三”问提问模式,既“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种问题假设。
  3、对问题假设进行讨论分析。
  (1)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讨论和分析是探究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少发表对问题的个人意见,但教师仍起“导演”作用。
  (2)讨论的分类。
  ①从组织形式看,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人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人人参与发言;全班讨论人数较多,气氛热烈。
  ②从讨论发言的形式来看,可分为演讲式和辩论式。对于案例较为复杂的发散性案例,采用演讲式为主;对于单一性的案例与问题,设计为正题反题,分成两个阵营进行辩论。
  ③从讨论的内容看,可分为专题式讨论和漫谈式讨论。专题式讨论就是大家共同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问题分析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漫谈式讨论,可以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事实提出问题或选择不同的侧面,讲认识,谈体会。
  案例交往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课型形式。实践证明,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形式它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每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一定会为之不断努力地探究下去。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程目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词汇知识目标有了具体的规定,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的词语概念外,对学习领会词汇和活用词汇分别作了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词汇 词汇量 词汇教学    外语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词汇。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
期刊
摘要: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然而现在不少学生害怕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对作文“敬而远之”。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制约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乐于写作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也是学生作文的强大动力。学生作文有兴趣,写作时思维活动就最积极、最有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意义切入,对自读课文现行的因陈守旧和放任自流的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示自读教学之于讲读课文乃至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读课文“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并具体阐述了常规训练、巧设提纲,轻拨重敲,反思交流的“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模式。  关键词:自读;举一反三;四步教学法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初级中学语文
期刊
[摘要]:鲁迅是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最优秀的承传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最成功的开拓者,是我国伟大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通过鲁迅作品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感觉和审美能力,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能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末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高低,学生是否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直接决定这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从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性构建方面谈了自己个人的看法,并从个人在政治教学中所得经验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 学生学习 主体性地位 构建    在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一位教师给两个基础相同的班级授课,采用同样的授课方式,而当班主任的班的成绩,远远高于另一个班。一个学生喜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指导思想的推行,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就当前体育教学效果差主要是教学方式单一、观念落后、学生无兴趣不愿意学、体育无用等问题,提出了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充分运用物理学、生理保健学、美学、音乐等综合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主动要求学习,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
期刊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期刊
初三的英语课堂不如初一、初二的英语课堂精彩,这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尴尬。特别是在我们农村,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的呈下降趋势,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不感兴趣,无心参与课堂学习,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我曾多次的反思,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  1、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是教学质量的后勤保障。目前许多中学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
期刊
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体育学习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