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处理果断有效,全国民众上下一心,齐心协力迅速击退疫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是一个伟大光荣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爱国主义思想育人恰是“道”的重要部分。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抓住教育契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一、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贯穿了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的始终,这些教材文体各异。单就现代文而言,有诗歌《黄河颂》《回延安》《我爱这土地》;有写景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白杨礼赞》;有记叙散文《邓稼先》《老山界》《回忆我的母亲》;有新闻《“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有演讲词《最后一次演讲》、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等等。
就内容而言,它们或者描写自然风物,让我们感受祖国山川之美。如:《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描写了关东原野的广袤富产,抒发了他失去故土的炽痛忧郁的思绪,表达了他要为收复失地而战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
它们或者直接抒发对祖国深情的眷恋。如《我爱这土地》诗人艾青化身为鸟,不知疲倦地为日军侵占的土地河流、怒风黎明歌唱,愿死后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般深沉的爱已经使他泪水满眶难以言说。
它们让我们体会永恒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如《黄河颂》作者光未然从千里黄河联想到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不仅赞颂了黄河的豪壮雄姿,更是赞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生动展现了全国人民的坚强斗志和激昂的抗日情绪。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使人趋于高尚, 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美丽的东西…… 并且用尽一切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立足教材,揣摩文本,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理析出爱国主义思想要素。
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概述了中国核武器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抒发了作者为中华民族而骄傲,为半个世纪的朋友邓稼先而自豪之情。在教学时,不妨揣摩文本,抓住细节。如“浩浩乎!平沙无垠……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这段引自《吊古战场文》的文字描绘了古战场人迹罕至、荒凉凄惨的景象,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难困苦,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又如“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段引自“五四”时期的一首歌词,以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喻“五四”时中国人民变革维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侧面赞颂了邓稼先投身于国防核武科研事业的英勇无畏。再如杨振宁引用诸葛亮《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述了他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邓稼先为国尽心竭力、到死方休的工作态度。教学时,引导学生揣摩文本,咀嚼文字,不难体会邓稼先为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爱国情怀。
其次,运用链接式追问引导,是语文课堂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启发学生思路,更能助其建立层进式逻辑思维,明确写作目的。
陆定一的《老山界》记叙了1934年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了一些环境描写:“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在教学中,不妨提问:这段自然环境描写美不美?无疑地,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老山界的壮丽景象,突出了山势的陡峭险峻。可以进一步追问:面对悬崖峭壁,红军战士们情绪如何?有没有畏难害怕?毫无疑问,红军战士并没有丝毫畏惧,“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相互鼓劲哈哈大笑。这样,运用链接式追问,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看浩瀚星空连绵山峦中,凸显革命战士与自然之力匹敌的伟大力量,学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再次,朗读是课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大意,感知音韵节奏,而且直接感受了不同的文学形式风格。
《回延安》贺敬之创造性地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描绘了往日的战斗生活与今日的延安新貌,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抒发了他对延安精神的热烈赞颂。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多多诵读品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叠词虽“土”却颇具地方风味。又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对称性的语句,描绘了极富陕北地方特色的风物,读来新奇有趣,朗朗上口。再如“一头扑在亲人怀……”“天南海北想着你……”,诗人直抒胸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大声诵读这些句子,体会省略号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感受诗人热烈直白的情感。
鼓励学生诵读教材,欣赏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表现形式,自然生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最后,横跨时代的爱国经典不计其数,为了消除时间的隔膜,建立作者与读者的共鸣,补充创作背景资料,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之一。
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白杨的生长环境与外形姿态,赞颂了北方军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意志品质。阅读时,学生常常感到枯燥平淡。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就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资料向学生阐述:在抗日战争进行到1941年时,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经昭然若揭,日本侵略者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如入无人之境,对抗日军民的斗争进行了疯狂镇压。1940年,茅盾在延安与共产党军民生活了5个月,见证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热情,极受鼓舞。但是创作此文时,作者生活在白色恐怖下,只能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来礼赞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坚强意志。表面上看是写白杨树,实际上是赞颂抗日军民,由树到人,表达了对军民团结斗争、抗击日寇的伟大精神的赞颂。如此补充创作背景资料,使作者与学生情感有了互通之处。
三、适当延伸课堂在实际活动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大语文背景下,课堂不再是老师唯一的教学现场,组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可以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如每周晨会国旗下的讲话,语文教师不妨认真指导学生结合时事创作发言稿;国庆长假时,不妨号召学生拍摄一张“我与国旗的合影”讲述“我与国旗的故事”;闲暇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名著……
特别的是,南昌作为英雄城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旧居”“小平小道”等景区。现场参观、当志愿讲解员等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总之,力求让中学生对国家、社会 、集体、个人有一个清晰的大我小我的认识,对今日祖国的发展变化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幸福感,更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让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用心浇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土壤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意志和审美品格。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抓住教育契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一、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贯穿了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的始终,这些教材文体各异。单就现代文而言,有诗歌《黄河颂》《回延安》《我爱这土地》;有写景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白杨礼赞》;有记叙散文《邓稼先》《老山界》《回忆我的母亲》;有新闻《“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有演讲词《最后一次演讲》、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等等。
就内容而言,它们或者描写自然风物,让我们感受祖国山川之美。如:《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描写了关东原野的广袤富产,抒发了他失去故土的炽痛忧郁的思绪,表达了他要为收复失地而战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
它们或者直接抒发对祖国深情的眷恋。如《我爱这土地》诗人艾青化身为鸟,不知疲倦地为日军侵占的土地河流、怒风黎明歌唱,愿死后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般深沉的爱已经使他泪水满眶难以言说。
它们让我们体会永恒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如《黄河颂》作者光未然从千里黄河联想到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不仅赞颂了黄河的豪壮雄姿,更是赞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生动展现了全国人民的坚强斗志和激昂的抗日情绪。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使人趋于高尚, 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美丽的东西…… 并且用尽一切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立足教材,揣摩文本,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理析出爱国主义思想要素。
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概述了中国核武器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抒发了作者为中华民族而骄傲,为半个世纪的朋友邓稼先而自豪之情。在教学时,不妨揣摩文本,抓住细节。如“浩浩乎!平沙无垠……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这段引自《吊古战场文》的文字描绘了古战场人迹罕至、荒凉凄惨的景象,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难困苦,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又如“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段引自“五四”时期的一首歌词,以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喻“五四”时中国人民变革维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侧面赞颂了邓稼先投身于国防核武科研事业的英勇无畏。再如杨振宁引用诸葛亮《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述了他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邓稼先为国尽心竭力、到死方休的工作态度。教学时,引导学生揣摩文本,咀嚼文字,不难体会邓稼先为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爱国情怀。
其次,运用链接式追问引导,是语文课堂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启发学生思路,更能助其建立层进式逻辑思维,明确写作目的。
陆定一的《老山界》记叙了1934年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了一些环境描写:“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在教学中,不妨提问:这段自然环境描写美不美?无疑地,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老山界的壮丽景象,突出了山势的陡峭险峻。可以进一步追问:面对悬崖峭壁,红军战士们情绪如何?有没有畏难害怕?毫无疑问,红军战士并没有丝毫畏惧,“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相互鼓劲哈哈大笑。这样,运用链接式追问,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看浩瀚星空连绵山峦中,凸显革命战士与自然之力匹敌的伟大力量,学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再次,朗读是课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大意,感知音韵节奏,而且直接感受了不同的文学形式风格。
《回延安》贺敬之创造性地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描绘了往日的战斗生活与今日的延安新貌,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抒发了他对延安精神的热烈赞颂。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多多诵读品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叠词虽“土”却颇具地方风味。又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对称性的语句,描绘了极富陕北地方特色的风物,读来新奇有趣,朗朗上口。再如“一头扑在亲人怀……”“天南海北想着你……”,诗人直抒胸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大声诵读这些句子,体会省略号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感受诗人热烈直白的情感。
鼓励学生诵读教材,欣赏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表现形式,自然生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最后,横跨时代的爱国经典不计其数,为了消除时间的隔膜,建立作者与读者的共鸣,补充创作背景资料,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之一。
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白杨的生长环境与外形姿态,赞颂了北方军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意志品质。阅读时,学生常常感到枯燥平淡。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就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资料向学生阐述:在抗日战争进行到1941年时,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经昭然若揭,日本侵略者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如入无人之境,对抗日军民的斗争进行了疯狂镇压。1940年,茅盾在延安与共产党军民生活了5个月,见证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热情,极受鼓舞。但是创作此文时,作者生活在白色恐怖下,只能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来礼赞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坚强意志。表面上看是写白杨树,实际上是赞颂抗日军民,由树到人,表达了对军民团结斗争、抗击日寇的伟大精神的赞颂。如此补充创作背景资料,使作者与学生情感有了互通之处。
三、适当延伸课堂在实际活动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大语文背景下,课堂不再是老师唯一的教学现场,组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可以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如每周晨会国旗下的讲话,语文教师不妨认真指导学生结合时事创作发言稿;国庆长假时,不妨号召学生拍摄一张“我与国旗的合影”讲述“我与国旗的故事”;闲暇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名著……
特别的是,南昌作为英雄城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旧居”“小平小道”等景区。现场参观、当志愿讲解员等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总之,力求让中学生对国家、社会 、集体、个人有一个清晰的大我小我的认识,对今日祖国的发展变化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幸福感,更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让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用心浇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土壤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意志和审美品格。